控制成本是监督项目状态以更新项目预算、管理成本基准变更的过程。包括:
- 对造成成本基准变更的因素施加影响
- 确保所有的变更请求都能获得及时响应
- 当变更实际发生时,管理这些变更
- 确保成本支出不超过批准的资金限额。
- 监督成本绩效,找出并分析与成本基准间的偏差
- 对照资金支出,监督工作绩效
- 防止在成本或资源使用报告中出现未经批准的变更
- 向有关干系人报告所有经批准的变更及其相关成本
- 设法把预期的成本超支控制在可接受范围内
输入:
- 项目管理计划
- 项目资金需求
- 工作绩效信息
- 组织过程资产
工具与技术
1.挣值管理(EVM):计划价值(PV)、挣值(EV)和实际成本(AC)
-
- 进度偏差:SV = EV - PV SV > 0 进度提前
- 成本偏差:CV = EV - AC CV > 0 成本节约
- 进度绩效指数 SPI = EV/PV SPI > 1 进度提前
- 成本绩效指数 CPI = EV/AC CPI > 1 工作价值高
2.预测
-
- 完工预算BAC
- 完工估算EAC = BAC + AC -EV = BAC - CV
- 完工尚需估算ETC: EAC = ETC + AC
- EAC = BAC/CPI
3.完工尚需绩效指数
TCPI = [BAC - EV] / [BAC - AC]。 TCPI 值大于 1 表示需要提高项目剩余工作量的业绩以使项目保持在预算范围内(因此可能需要牺牲部分质量);该值小于 1 则表示可以降低业绩以使项目保持在预算范围内,因此可创造机会以提高质量或利润。
CPI=EV/AC;
CPI与TCPI的关系:
1)CPI如果大于1,则TCPI一定小于1;表明目前的费用效率很高,在以后的日子,钱袋子可以放宽点,也不会超出预算;
2)CPI如果小于1,则TCPI一定大于1;表明目前的费用效率很低,在以后的日子,钱袋子要看紧点,以保证不超出预算;
3)CPI=0.8,TCPI=1.000001,则表明2)以外,还表明目前还处于项目的早期
4.绩效审查
5.偏差分析
6.项目管理软件
输出:
- 工作绩效测量结果
- 成本预测
- 组织过程资产(更新)
- 变更请求
- 项目管理计划(更新)
- 项目文件(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