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我是一只IT小小鸟读后感

    第一部分

    对于这本名字取得很好的书呢,的确符合封面所说的“献给还在大学里的师弟师妹们,尤其是今后想干IT这一行的”,我也会向别人推荐去读这一本书,因为我觉得这是一本凝聚了IT学子成长的手册,记录了很多人曾经走过的路,他们悟出了很多道理,很值得我们ITer去看看,反观自身,或许,迷茫会减少些,心情会好一些,大学的学习更加有热情一些。

    这本书收集了二十一位来自不同大学的IT学子的文章,里面说到了大学里面的一些主题:专业/技术方向选择;社团活动;竞赛;实验室;实习;求职;出国;技术社区;人际交往;时间管理;压力管理……。 这些关键词,都是大学里面少不了的活动,看看别人在里面如何学习,如何生活的,就知道自己和别人之间的差距有那些,为什么会有这些差距,还有就是让你知道原来师兄师姐们是这样走过自己的大学青春的。这些故事让人找到了一个更加清晰的自我。

    其实,这本书不太适合那些非本科或者非重点大学的学生看,因为里面都是一些不是在重点大学读本科就是在重点大学里面读研究生的学生。我是读大专的,我也不 是第一次看这些重点大学生的人生描述,所以还可以接受得了,之前买了一本《大学生,竞争力决定出路》,这本书,我实在是看不下,因为里面清一色地对北大, 清华,上海交大几所名校的学生做访谈,内容都是拼合起来的,看了几页,接受不了这样形式的书,就放下了。虽然小小鸟这本书没有过强的名校色彩在里面,但 是,越读到最后,我越是看不下,特别是最后两个人的文章,因为和前面那些人的描述形式几乎是一样的,我们读大专的学生根本没有接触到那些他们才能“玩”的 活动,例如,考G出国,读研,项目实践,老师组学生团队,轻松就是微软,IBM,甲骨文等公司实习。不可以接触到这些东西,这就是高考失败的沉重代价。所以我是很羡慕读名校的人,因为那里有比较好的学习氛围。

    但是里面的确有几位人物的话语令使我看得很开心的,最贴近我们非本科学生的就是第一个作者,因为他描述了自己对环境的分析,这样的环境我深有同感,我身在 草根级别的学校,看到有和我有同样感受的人,我拍案叫绝啊,哈。印象比较深的还有刘未鹏,当初就是因为看到他的博客而发现这本书,他的文章包含了颇多的方 法论啊。

    第二部分

     

    1.大量地翻阅杂志或者人物访谈吧,你会开拓你的视野,看看“巨人”站在哪里,然后努力地使自己站到巨人的肩膀上。

     

     

     

    2.应该对大学的教育了解一下,你大概就能发现为什么学了十年的英语还是那么烂。也应该为大学的教育写几篇抨击中国教育的文章。然后在这种大学教育下妥协地抗争,要不,逃离这里,出国吧。

     

    3.每天用大量的时间去学习是必须的,每天在图书馆看8小时的书也是必须的,你看看别人长达14小时呢。

     

    4.一定要弄清楚上大学的首要任务,上大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学习;要有扎实的学科基础;发现自己的优势,选择适合自己的出路;学过理论要注重实践;最好是能利用好假期的时间,出去实习;切忌浮躁,急功近利;目标要坚定;做事情不为自己找借口,借口=失败。

     

    5,其实很多课我都想逃,这么多的课程里面我只想上一门,我去上课,并不代表我认同这规矩,只不过是想我在认真干活的时候不被打扰。

     

    6.鼓励任何有主见的学生为了自己的未来而有技巧地逃课。

     

    7.对于身在“草根”大学,而又有主见的学生,不必为了身边没有志同道合的人而苦恼,这个现实你越早接受,成长得越快。环境不走,自己走。

     

    8.大学的功夫都体现在图书馆或者自习室,大学的学费不单单是体现在课堂上,还体现在图书馆的水电,桌椅,理想的学习环境,还有大量藏书。

     

    9.环境怎么差,都要坚持自我。看到别人沉迷于游戏,那就随他的吧。

     

    10.毕业的时候要做高手,不要做半吊子或者“四不像”。要有一项技能是自己研究得很深入的,那种水品就是精通的水平了。

     

    11.眼界,深度的问题,是两大问题。眼界,大专生向重点本科生看齐。深度,能静下来学习一种东西的人太少了。

     

    12.可以订阅自己想要的邮件列表,别人就是通过订阅邮件列表提高自己英文的写作水平的。 百度一下什么叫做邮件列表吧

     

    13.坚持写技术博客。学习的一个历程

     

    14.硬着头皮做,知道麻木,然后就适应,这就叫做坚持。

     

    15.看多一些教我们如何思考的书:www.douban.com/people/pongda

     

    16.一个拟补英语短板的方案:

        1)阅读训练:蕴含在平时的英文技术资料的阅读中,尽量读英文的,一来英文资料更一手,二来也顺便练习阅读。

        2)书写练习:蕴含在去国外邮件列表发技术帖子和自己写的英文博客文章里面。

        3)口头训练:平时的娱乐当中------美剧,找机会和国外的人交谈。

     

     

    17.大学是人生最后的青春。

     

    18.看书,不要浪费时间在那些“杂书”。只看经典,看别人的评论就知道了。

     

    19.多去社区上看看精华帖子,看看那些过来人介绍学习经验和行业经验吧。

     

    20.学习讲究学习体系,不要天真地相信大学安排课程。跟着大学安排的课程走,你将一路平庸。

     

    21.多了解前辈的经验道理,那样是避开弯路的最好方法。

     

    22.不要浮躁,什么是浮躁?(我将用下一整篇博文好好说一下)

     

    23.在大学里面找一个团队吧,无论你是搞点小生意,兴趣好友,技术小组……并且学习怎样去管理一个团队吧,这培养的就是一种核心竞争力。

     

    24.原来计划12天看完某本书的,就改成10天看完,其他事情也一样,永远都走在别人的前面,你的办事效率就是人群里面最高的。

     

    25.理想的工作应该是公司里面的核心业务,那样价值才是最大的。

     

    26.学会使用google 的记事本 和日历备忘里面的免费手机短信提醒功能。

     

    27.应该感谢大学里面拥有一个宽松的一个环境,让有主见的你可以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28.爱好最好不要当作自己的职业。

     

    29.尽早去认识你想进的行业的景象和你预想的是否一样。

     

    30.我们面临的两大敌人s :浮躁和拼凑

    这本书收集了二十一位来自不同大学的IT学子的文章,里面说到了大学里面的一些主题:专业/技术方向选择;社团活动;竞赛;实验室;实习;求职;出国;技术社区;人际交往;时间管理;压力管理……。 这些关键词,都是大学里面少不了的活动,看看别人在里面如何学习,如何生活的,就知道自己和别人之间的差距有那些,为什么会有这些差距,还有就是让你知道原来师兄师姐们是这样走过自己的大学青春的。这些故事让人找到了一个更加清晰的自我。

    其实,这本书不太适合那些非本科或者非重点大学的学生看,因为里面都是一些不是在重点大学读本科就是在重点大学里面读研究生的学生。我是读大专的,我也不 是第一次看这些重点大学生的人生描述,所以还可以接受得了,之前买了一本《大学生,竞争力决定出路》,这本书,我实在是看不下,因为里面清一色地对北大, 清华,上海交大几所名校的学生做访谈,内容都是拼合起来的,看了几页,接受不了这样形式的书,就放下了。虽然小小鸟这本书没有过强的名校色彩在里面,但 是,越读到最后,我越是看不下,特别是最后两个人的文章,因为和前面那些人的描述形式几乎是一样的,我们读大专的学生根本没有接触到那些他们才能“玩”的 活动,例如,考G出国,读研,项目实践,老师组学生团队,轻松就是微软,IBM,甲骨文等公司实习。不可以接触到这些东西,这就是高考失败的沉重代价。所以我是很羡慕读名校的人,因为那里有比较好的学习氛围。

  • 相关阅读:
    hdu 4521 小明系列问题——小明序列(线段树 or DP)
    hdu 1115 Lifting the Stone
    hdu 5476 Explore Track of Point(2015上海网络赛)
    Codeforces 527C Glass Carving
    hdu 4414 Finding crosses
    LA 5135 Mining Your Own Business
    uva 11324 The Largest Clique
    hdu 4288 Coder
    PowerShell随笔3 ---别名
    PowerShell随笔2---初始命令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bpfdxhn/p/5263698.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