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http://blog.csdn.net/hguisu/article/details/7776068
排序有内部排序和外部排序,内部排序是数据记录在内存中进行排序,而外部排序是因排序的数据很大,一次不能容纳全部的排序记录,在排序过程中需要访问外存。
(一)插入排序:直接插入排序
将第一个数看做已排序列,之后的数插入到已排序列中的正确位置
根据之后的数向已排序列中的插入方式的不同,插入排序又分为直接插入排序(O(n^2))、二分插入排序(O(nlogn))
2路插入排序:以第一个元素为准,每一个新元素都向第一个元素的左边或右边已排序的列表中插入,形成两路插入,减少移动次数
(二)插入排序:希尔排序
希尔插入排序实际上是对数据进行处理(分组),即分组进行直接插入排序
首先设计一个增量序列,简单的话可以是d:{n/2,n/4,n/8,......,1}
然后按照增量序列di,将序列中距离为di的元素化在一组进行直接插入排序,直到di取到1,所有元素都在一组中,进行最后一次插入排序
目前还没能给出最好的取出增量序列因子的方法,希尔排序的实效性很难分析
(三)选择排序:简单选择排序
从数据中选择最小的元素依次与第一个、第二个.....元素进行位置交换
改进版本:二元选择排序,即选择剩下数据中最大的和最小的两个元素
(四)选择排序:堆排序
堆排序是一种树型选择排序,是对简单选择排序的有效改进
堆定义:n个元素的序列(k1,k2,...kn),满足下列条件时,称为堆(即数的节点全都小于左右子孩子,或全都大于左右子孩子)
堆排序就是将初始序列,调整存储顺序,使序列成为堆,然后输出堆顶元素,再重新调整存储顺序,使剩下元素序列成为堆,再输出堆顶元素,最后得到排序序列的过程
堆排序涉及到两个问题:
1)初始元素序列建堆
2)堆顶元素取出后,堆调整
n个元素初始建堆的过程:
a)n个节点的完全二叉树,最后一个节点是第个节点的子树,调整该子树,使该子树成为堆
b)找到上一个子树节点,再调整该子树,使其称为堆,依次直到根节点
如图建堆初始过程:无序序列:(49,38,65,97,76,13,27,49)
堆顶元素取出后堆调整的方法:
a)将最后一个元素与堆顶进行交换,堆被破坏
b)将根节点与左右子树中的较小者进行交换
c)若与左子树交换:如果左子树堆被破坏,即左子树的根结点不满足堆的性质,则重复方法b)
d)若与右子树交换,如果右子树堆被破坏,即右子树的根结点不满足堆的性质。则重复方法b)
e)继续对不满足堆性质的子树进行上述交换操作,直到叶子结点,堆被建成。
堆排序最坏情况下,时间复杂度也为:O(nlogn )
(五)交换排序:冒泡排序
在要排序的一组数中,对当前还未排好序的范围内的全部数,自上而下对相邻的两个数一次进行比较和调整,大的下沉,小的上冒,则一趟排序后,最大的沉到最下面,之后对上面的n-1个数重新一趟排序
改进:每趟排序加一个标志位,标志每趟排序中最后一次进行数据交换的位置,该位置之后的数据已经排好序
(六)交换排序:快速排序
一趟排序过程:
i指向第一个元素,j指向最后一个元素,k保存第一个元素的值
从j往前找到第一个小于k的值,j移动到此,将此处的值复制到i处
i往后找到第一个大于k的值,i移动到此,将此处的值复制到j处
j继续往前,i继续往后,直到i、j相遇,在i的位置处,放k,则k在最终排序的正确位置上
一趟之后,k的左边和右边分别重复快速排序
(七)归并排序
(八)基数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