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范式

    范式介绍

    1 第一范式(1NF)

    在任何一个关系数据库中,第一范式(1NF)是对关系模式的基本要求,不满足第一范式(1NF)的数据库就不是关系数据库。

    所谓第一范式(1NF)是指数据库表的每一列都是不可分割的基本数据项,同一列中不能有多个值,即实体中的某个属性不能有多个值或者不能有重复的属性。如果出现重复的属性,就可能需要定义一个新的实体,新的实体由重复的属性构成,新实体与原实体之间为一对多关系。在第一范式(1NF)中表的每一行只包含一个实例的信息。简而言之,第一范式就是无重复的列。

    2 第二范式(2NF)

    第二范式(2NF)是在第一范式(1NF)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即满足第二范式(2NF)必须先满足第一范式(1NF)。第二范式(2NF)要求数据库表中的每个实例或行必须可以被唯一地区分。为实现区分通常需要为表加上一个列,以存储各个实例的唯一标识。这个唯一属性列被称为主关键字或主键、主码。

    第二范式(2NF)要求实体的属性完全依赖于主关键字。所谓完全依赖是指不能存在仅依赖主关键字一部分的属性,如果存在,那么这个属性和主关键字的这一部分应该分离出来形成一个新的实体,新实体与原实体之间是一对多的关系。为实现区分通常需要为表加上一个列,以存储各个实例的唯一标识。简而言之,第二范式就是非主属性非部分依赖于主关键字。

    3 第三范式(3NF)

    满足第三范式(3NF)必须先满足第二范式(2NF)。简而言之,第三范式(3NF)要求一个数据库表中不包含已在其它表中已包含的非主关键字信息。例如,存在一个部门信息表,其中每个部门有部门编号(dept_id)、部门名称、部门简介等信息。那么在图3-2的员工信息表中列出部门编号后就不能再将部门名称、部门简介等与部门有关的信息再加入员工信息表中。如果不存在部门信息表,则根据第三范式(3NF)也应该构建它,否则就会有大量的数据冗余。简而言之,第三范式就是属性不依赖于其它非主属性。

    数据库设计三大范式应用实例剖析

    数据库的设计范式是数据库设计所需要满足的规范,满足这些规范的数据库是简洁的、结构明晰的,同时,不会发生插入(insert)、删除(delete)和更新(update)操作异常。反之则是乱七八糟,不仅给数据库的编程人员制造麻烦,而且面目可憎,可能存储了大量不需要的冗余信息

    设计范式是不是很难懂呢?非也,大学教材上给我们一堆数学公式我们当然看不懂,也记不住。所以我们很多人就根本不按照范式来设计数据库。

    实质上,设计范式用很形象、很简洁的话语就能说清楚,道明白。本文将对范式进行通俗地说明,并以笔者曾经设计的一个简单论坛的数据库为例来讲解怎样将这些范式应用于实际工程。

    4.BCNF

    BCNF(Boyee Codd Normal Form)是由Boyee 和 Codd提出的,比3NF更进了一步,通常认为BCNF是修正的第三范式,所以有时也称为第三范式。

    有BCNF的定义可以看到BCNF的关系模式具有以下三个性质:

    (1)所有非主属性都完全依赖于每个候选码

    (2)所有的主属性都完全依赖于每个不包含它的候选码

    (3)没有任何属性完全函数依赖于非码的任何一组属性

    3范式和BCNF是以函数依赖为基础的关系模式规范化程度的测度。

    如果一个数据库中的所有关系模式都属于BCNF,那么函数依赖范畴内,它已实现了模式的彻底分解,达到了最高的规范化程度,消除了插入异常和删除的异常。

    5. 第四范式(4NF):关系模式R∈1NF,如果对于R对于R的每个非平凡多值依赖X→→Y(Y不属于X),X都含有候选码,则R∈4NF。4NF就是限制关系模式的属性之间不允许有非平凡且非函数依赖多值依赖。显然一个关系模式是4NF,则必为BCNF。

    6. 第五范式(5NF):是最终范式。消除了4NF中的连接依赖。

    软道语录

    软道范式

    软道范式是对数据库进行优化的原则 。

  • 相关阅读:
    tcp流协议产生的粘包问题和解决方案
    使用fork并发处理多个client的请求和对等通信p2p
    最简单的回射客户/服务器程序、time_wait 状态
    C/S程序的一般流程和基本socket函数
    socket概述和字节序、地址转换函数
    IP数据报格式和IP地址路由
    利用ARP和ICMP协议解释ping命令
    TCP/IP协议栈与数据报封装
    从汇编角度来理解linux下多层函数调用堆栈运行状态
    read/write函数与(非)阻塞I/O的概念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chenshanhe/p/6680892.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