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C++]在Visual Studio 2008中使用Google Test 配置

    [C++]Visual Studio 2008中使用Google Test - 配置 

    使用VS2005建立最精简Google C++ Test项目示例(教程)

    http://blog.csdn.net/quietjosen/article/details/2848003

     

    玩转Google开源C++单元测试框架Google Test系列(gtest)之一 - 初识gtest

    http://www.cnblogs.com/coderzh/archive/2009/03/31/1426758.html

     

    [C++]在Visual Studio 2010中使用Google Test - 配置

    http://www.cnblogs.com/SelaSelah/archive/2012/04/11/2442525.html

     

     

     

    一、前言

    本篇将介绍一些gtest的基本使用,包括下载,安装,编译,建立我们第一个测试Demo工程,以及编写一个最简单的测试案例。 

     

    二、下载

    如果不记得网址, 直接在google里搜gtest,第一个就是。目前gtest的最新版本为1.3.0,从下列地址可以下载到该最新版本:

    http://googletest.googlecode.com/files/gtest-1.3.0.zip 

    http://googletest.googlecode.com/files/gtest-1.3.0.tar.gz 

    http://googletest.googlecode.com/files/gtest-1.3.0.tar.bz2 

     

    三、编译

    下载解压后, 里面有个msvc目录:

    ' v:shapes="_x0000_i1025">  

    使用VS的同学可以直接打开msvc里面的工程文件, 如果你在使用的是VS2005或是VS2008,打开后会提示你升级,升完级后,我们直接编译里面的“gtest”工程,可以直接编过的。

    这里要提醒一下的是,如果你升级为VS2008的工程,那么你的测试Demo最好也是VS2008工程,不然你会发现很郁闷,你的Demo怎么也编不过,我也曾折腾了好久,当时我升级为了VS2008工程,结果我使用VS2005工程建Demo,死活编不过。(这里有人误解了,并不是说只能在VS2008中编译,在VS2005中同样可以。如果要编译VS2005版本,最好保证gtest和你的测试工程都使用VS2005工程。)

    编译之后,在msvc里面的Debug或是Release目录里看到编译出来的gtestd.lib或是gtest.lib文件。

     

    四、第一个Demo

    下面我们开始建立我们的第一个Demo了,假如之前使用的VS2008编译的gtest,那么,我们在VS2008中,新建一个Win32 Console Application(空工程)。接着就是设置工程属性,总结如下:

    1.设置gtest头文件路径

     

    2.设置gtest.lib路径

     

    3.Runtime Library设置

           当为debug时,使用多线程调试(/MTd)

     

    4.添加一个新的cpp文件,(注意c文件不行,只能cpp文件)

    代码如下:

     

    #include <gtest/gtest.h>

     

    //待测函数

    int Plus(int a, int b)

    {

           return a + b;

    }

     

    //测试函数

    TEST(PlusTest, FTest)

    {

           EXPECT_EQ(2, Plus(1, 1));

    }

     

    //主函数

    int main(int argc, char **argv)

    {

           std::cout << "Running main() from gtest_main,cc\n";

           testing::InitGoogleTest(&argc, argv);

           return RUN_ALL_TESTS();

    }

     

     

     

     

     

    5,编译执行即可,输出如下:

     

  • 相关阅读:
    差分放大电路分析及运放单双电源供电对输出的影响
    反相加法器与同相加法器对比分析
    高频变压器绕组绕制方式与漏感大小分析与计算
    高频变压器绕组绕制方式与分布电容大小分析与计算
    反激电路开关管电流尖峰分析
    涡流效应产生原因及分析
    磁路-电路通用变换方法及电路对偶变换
    反激电路RCD缓冲电路参数设计分析
    STM32 CUBE
    TEB 系统综合误差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chinaqzh/p/3111576.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