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敏捷开发

    敏捷开发

    敏捷开发的概念

    敏捷开发模式是一种从1990年代开始逐渐引起广泛关注的一些新型软件开发方法,是一种应对快速变化的需求的一种软件开发能力。它们的具体名称、理念、过程、术语都不尽相同,相对于"非敏捷",更强调程序员团队与业务专家之间的紧密协作、面对面的沟通(认为比书面的文档更有效)、频繁交付新的软件版本、紧凑而自我组织型的团队、能够很好地适应需求变化的代码编写和团队组织方法,也更注重做为软件开发中人的作用。

    敏捷开发的特点

    (1)敏捷开发的过程有着更强的适应性而不是预设性,从敏捷宣言的第四条响应变化高于预设计划便可以看出来。因为软件开发过程的本身的不可预见性,很多用户在项目开始时不可能对于这个项目有着一个完整而明确的预期。很多对软件的预期都在后期的修改和完善过程中产生。因此高适应性显然更加符合软件工程开发的实际。而敏捷开发实现其适应性的方式主要在于,第一,缩短把项目提交给用户的周期;第二,增加用户,业务人员,开发人员这三者之间的交流;第三,通过减少重构的成本以增加软件的适应性。

    (2)敏捷开发的过程中,更加的注重人的因素。在传统软件工程中,个人的因素很少的被考虑到分工中,每个个体都是只是整个代码开发机器的一个小小的螺丝钉,个人的意志和创造力很大程度上的被抹去为了更好的为集体服务。而在敏捷开发过程中,每个个人的潜力被充分的考虑,应用什么技术很大程度上直接由在第一线开发的技术人员决定;每个人的特点和创造力都可以充分地发挥,这样开发出来的软件更加的具有生命力,因为他融入了开发者的心血和创意,开发者不再是进行机械的乏味的堆砌,而是创造属于自己的艺术品,这样的条件下产生的代码必然在质量上更占优势。

    (3)在敏捷开发的过程中,整个项目是测试驱动的而不是文档驱动的。不仅每个模块有着自己的相应的测试单元,开发人员在开发自己的模块的过程中必须保证自己所开发的模块可以通过这一单元的测试,并且集成测试贯穿了整个开发过程的始终。集成测试每天会进行十几次甚至几十次,而不是像传统方法一样只有当各个模块的编码都结束了之后再进行联合调试。这样,在软件开发的进程中每一点改动所引起的问题都容嘉容易暴露出来,使得更加容易在错误刚刚产生的时候发现问题从而解决问题。这样就避免了在最后整个系统完成时错误隐藏的太深给调试造成极大的困难。

    敏捷开发的评价

    优势

    敏捷开发的高适应性,以人为本的特性,和轻量型的开发方法即以测试为驱动取代了以文档为驱动,这三个主要的特点,也就是敏捷开发相对与传统开发方式的主要有点。因为他更加的灵活并且更加充分的利用了每个开发者的优势,调动了每个人的工作热情。

    劣势

    与传统开发方式相比,敏捷开发的最主要的劣势在于敏捷开发欢迎新的需求,而在每次新的需求产生时都可能引起整个系统的大幅度的修改。因为开发者在开发上一个版本的时候,完全没有考虑以后的优化将要如何进行。这样的开发方式实际的软件开发过程中,并不一定总是有效的。

    而另一个方面,敏捷开发因为缺乏很多在敏捷开发中被认为“不重要”的文档,这样在一个大型项目比如一个操作系统开发的时候,由于其项目周期很长,所以很难保证开发的人员不更换,而没有文档就会造成在交接的过程中出现很大的困难。

    开发计划

    开发地址:小组3集中营

  • 相关阅读:
    HDU 1009 FatMouse' Trade
    HDU 2602 (简单的01背包) Bone Collector
    LA 3902 Network
    HDU 4513 吉哥系列故事——完美队形II
    LA 4794 Sharing Chocolate
    POJ (Manacher) Palindrome
    HDU 3294 (Manacher) Girls' research
    HDU 3068 (Manacher) 最长回文
    Tyvj 1085 派对
    Tyvj 1030 乳草的入侵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colintz/p/9874644.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