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虚函数表指针vptr的测试

      类的虚函数调用是通过虚函数表实现的。所谓虚函数表,是编译器自动为一个带有虚函数的类生成的一块内存空间,其中存储着每一个虚函数的入口地址。由于函数的入口地址可以看成一个指针类型,因此这些虚函数的地址间隔为四个字节。而每一个带有虚函数类的实例,都拥有一个虚函数指针——vptr,在类的对象初始化完毕后,它将指向虚函数表。

      这个vptr指针将位于类对象的首部,即作为第一个成员变量,处于类对象代表的内存块的前四个字节中。为了便于理解和复习,在此将其内存结构以图示之。

      查阅资料得知,C++标准并没有规定虚函数的实现方法,使用虚函数表的方法是编译器厂商制定的,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一个代码验证,测试一下vptr指针。

      测试的目标是:得到类对象的vptr指针,然后通过vptr指针得到虚函数的入口地址,间接的调用虚函数。

      代码如下:

    class Test
    {
    public:
        Test() : a(0) {}
    
        virtual void print1() { cout << "Test print1" << endl; }
    
        virtual void print2() { cout << "Test print2" << endl; }
    
    private:
        int a;
    };
    
    //测试vptr指针
    //vptr指向了虚函数表,虚函数表里存放着类的所有虚函数的入口地址
    int main()
    {
        Test t;
    
        //得到vptr的值
    
        //由于vptr指向的就是函数指针,因此其步长应该是4,所以可以用int*定义
        int *vptr = NULL;
    
        //vptr是虚函数类的第一个成员变量
        memcpy(&vptr, &t, 4);
        printf("vprt=%d
    ", vptr);
    
        typedef void (*pFunc)();
    
        //通过vptr得到虚函数的入口地址,然后转化成函数指针
        pFunc p1 = (pFunc)*vptr; //vptr指向了虚函数表,也即第一个虚函数的入口地址
        p1();
    
        pFunc p2 = (pFunc)*(vptr + 1); //指向第二个虚函数
        p2();
    
        return 0;
    }

      如此,p1应是成员函数print1,p2应是成员函数print2。实际运行结果也无误。证明了vptr和vbtl的存在和存在方式。

  • 相关阅读:
    linux下硬盘分区、格式化以及文件管理系统
    linux下的文档处理及tar命令
    linux文件及目录的权限管理
    linux用户和群组
    linux下mysql的安装与使用
    linux上uwsgi+nginx+django发布项目
    linux虚拟环境搭建
    linux目录文件操作
    linux基本命令
    rbac组件之权限初始化(五)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demon90s/p/4661722.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