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移动互联网市场竞争最激烈的要数新闻客户端了,四大门户之间你来我往,难分伯仲;垂直媒体表现中规中矩,新闻聚合模式趋势崛起。想要在竞争激烈的移动客户端市场中崛起,必须做到知己知彼,分析现有移动互联网市场中各个产品的优势和劣势,并融合自己的特色和创意来进行产品的开发和内容建设。
不同年龄段,需求属性不同。
艾瑞咨询调研数据显示,使用移动互联网浏览新闻的网民,主要集中在2534和3544这两个年龄段内。2534岁年龄段内的网民,其社交属性非常强烈,希望针对一个事件与社交好友进行讨论、分享和评论的意愿十分强烈;而3544这个年龄段的人群,更加注重新闻报道的权威性和深度,希望事件的报道与自己的思考达到共鸣。所以,针对不同年龄段的人群提供个性化的内容,能够让用户在碎片化的时间中更有效率的阅读,激发用户的阅读兴趣。反观现在市场上的移动互联网新闻产品,板块划分和内容设置大同小异,还没有能够针对年龄段进行板块划分的产品出现。
重视自媒体。
由于互联网的普及,现在出现了许多自媒体作家,他们在不同的领域,用自己丰富的专业知识、犀利的文笔和独特的观点,各自吸引了许多忠实粉丝。关注自媒体的用户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热爱思考,期待改变。他们希望得到自媒体作者的思维引导,让自己更好的思考工作和生活,而这些勤于思考的人,对社会上发生的新闻事件关注度也会比较高。如果一个产品可以将自媒体内容建设作为重点,会吸引一批数量可观的自媒体读者成为产品的忠实用户。
卖点很重要。
笔者对市场上的大部分主流新闻APP都有过使用经历,对聚合类新闻产物Zaker和Flipboard也曾有接触。从个人观点来说:四大门户新闻APP板块划分和内容建设大同小异,相似的引导页面,新手导航集体缺失,没有显著地标题告诉用户自己的产品与其他产品相比有什么独特之处。不过网易新闻“有态度的新闻”一句话,使其脱颖而出。作为新华网来说,移动互联网产品的建设应该紧紧抓住新华网的权威性做文章,在发布权威性内容的同时增加权威性的评论和观点,更能够吸引用户将其作为新闻事件发展的风向标。
用垂直媒体获取用户。
垂直媒体用户量相对较少,但是其用户大部分为有刚性需求的用户,例如汽车之家,搜房网手机客户端。这类产品如果在内容建设方面做得出色,掌握到的用户向其他产品转移的可能性极小。
“以貌取人”依然适用。
聚合类产品Zaker采用了标题块的方式铺设新闻列表,值得肯定;Flipboard采用杂志式风格,用户一开始使用会有很强烈的新鲜感,但是对于低流量用户和非3G用户来说,新鲜感过后,这款App的体检就算不得好了,通篇图片,真正的新闻资讯获取量很少。所以,使用什么样的设计足够吸引用户眼球并能产生用户粘性,是当下新闻类产品迫切需要思考的问题。
UI设计。
目前,扁平化的设计风格大行其道,设计观念提倡简约;
可视面积。
如果用户进入一款手机客户端,硕大的抬头logo占据了很大一部分屏幕,对小屏用户来说,好感肯定降低许多。无论是在5.5寸大屏还是3.5寸小屏的手机上,全屏铺设内容对用户带来的视觉震撼都是一样的,如前所述,针对年龄段,减少可有可无的图片铺设和标题logo,将更多有价值的内容推送到用户眼前,势必对提高用户粘性产生很大的作用。
阅读体验。
目前市场上的新闻类产品当中,很少能够重视用户打开新闻内容后的阅读体验。仅仅是排版整理是远远不够的。参考市面上许多阅读软件,例如字节社,阅FM,其排版和字体搭配能够给人一种赏心悦目的感受,让人真正对阅读爱不释手。
信息过滤很重要。
目前互联网上,“标题党”泛滥,这对用户的阅读体验来说,是一件十分糟糕的事情。如前所述的聚合类产品Zaker,一度曾经成为笔者每日必看的新闻类产品,但是由于标题党泛滥,逐渐让笔者失去了信任与好感。所以,要做有品质的产品,消灭标题党,怎么认真都不过分。
搜索。
笔者在新闻类产品使用过程中,发现了一件十分不解的事情,市面上的新闻类产品中,极少有整合了搜索功能的产品。如果用户可以由被动的浏览信息变为主动打开产品搜索信息,这对这款产品的用户粘度和信任感来说,应该是一个极大的帮助。
其他细节。
手机虽方便,但是有其屏幕太小的限制;PC虽大,但是不容易携带。做好多终端一号登录,一方收藏,多方阅读,更能够培养用户对产品的依赖性。另外,由于wifi的普及,当在电脑前使用手机客户端阅读新闻时,如果可以将长文章一键发送到pc阅读,岂不是一件很美的事情?
上述想法是笔者在工作之余对移动互联网产品的一点思考,由新闻类产品引入,但不局限于一款产品。笔者始终认为,单兵作战始终势单力薄,做好一个产品群,用侧重不同的产品将各个移动互联网消费群体“一网打尽”,是新华网作为一家专业媒体在移动互联网浪潮中强势崛起的迅速而有效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