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字典
数据字典是系统中各类数据描述的集合,是进行详细的数据收集和数据分析所获得的主要成果。通常包括:数据项、数据结构、数据流、数据存储和处理过程五个部分。
数据字典是对数据流图的详细描述。
一、数据字典各部分的描述
① 数据项:数据流图中数据块的数据结构中的数据项说明
数据项是不可再分的数据单位。对数据项的描述通常包括以下内容:
数据项描述={数据项名,数据项含义说明,别名,数据类型,长度,
取值范围,取值含义,与其他数据项的逻辑关系}
其中“取值范围”、“与其他数据项的逻辑关系”定义了数据的完整性约束条件,是设计数据检验功能的依据。
② 数据结构:数据流图中数据块的数据结构说明
数据结构反映了数据之间的组合关系。一个数据结构可以由若干个数据项组成,也可以由若干个数据结构组成,或由若干个数据项和数据结构混合组成。对数据结构的描述通常包括以下内容:
数据结构描述={数据结构名,含义说明,组成:{数据项或数据结构}}
③ 数据流:数据流图中流线的说明
数据流是数据结构在系统内传输的路径。对数据流的描述通常包括以下内容:
数据流描述={数据流名,说明,数据流来源,数据流去向,
组成:{数据结构},平均流量,高峰期流量}
其中“数据流来源”是说明该数据流来自哪个过程。“数据流去向”是说明该数据流将到哪个过程去。“平均流量”是指在单位时间(每天、每周、每月等)里的传输次数。“高峰期流量”则是指在高峰时期的数据流量。
④ 数据存储:数据流图中数据块的存储特性说明
数据存储是数据结构停留或保存的地方,也是数据流的来源和去向之一。对数据存储的描述通常包括以下内容:
数据存储描述={数据存储名,说明,编号,流入的数据流,流出的数据流,
组成:{数据结构},数据量,存取方式}
其中“数据量”是指每次存取多少数据,每天(或每小时、每周等)存取几次等信息。“存取方法”包括是批处理,还是联机处理;是检索还是更新;是顺序检索还是随机检索等。
另外“流入的数据流”要指出其来源,“流出的数据流”要指出其去向。
⑤ 处理过程:数据流图中功能块的说明
数据字典中只需要描述处理过程的说明性信息,通常包括以下内容:
处理过程描述={处理过程名,说明,输入:{数据流},输出:{数据流},
处理:{简要说明}}
其中“简要说明”中主要说明该处理过程的功能及处理要求。功能是指该处理过程用来做什么(而不是怎么做);处理要求包括处理频度要求,如单位时间里处理多少事务,多少数据量,响应时间要求等,这些处理要求是后面物理设计的输入及性能评价的标准。
二、数据字典应用举例
以学生选课数据字典为例简要说明如何定义数据字典。
学生选课的数据流图如下:
数据项:以“学号”为例
①
数据项名:学号
数据项含义:唯一标识每一个学生
别名:学生编号
数据类型:字符型
长度:8
取值范围:00000~99999
取值含义:前2位为入学年号,后3位为顺序编号
与其他数据项的逻辑关系:(无)
② 数据结构:以“学生”为例
数据结构名:学生
含义说明:是学籍管理子系统的主体数据结构,定义了一个学生的有关信息
组成:学号,姓名,性别,年龄,所在系
③ 数据流:以“选课信息”为例
数据流名:选课信息
说明:学生所选课程信息
数据流来源:“学生选课”处理
数据流去向:“学生选课”存储
组成:学号,课程号
平均流量:每天10个
高峰期流量:每天100个
④ 数据存储:以“学生选课”为例
数据存储名:学生选课
说明:记录学生所选课程的成绩
编号:(无)
流入的数据流:选课信息,成绩信息
流出的数据流:选课信息,成绩信息
组成:学号,课程号,成绩
数据量:50000个记录
存取方式:随机存取
⑤ 处理过程:以“学生选课”为例
处理过程名:学生选课
说明:学生从可选修的课程中选出课程
输入数据流:学生,课程
输出数据流:学生选课
处理:每学期学生都可以从公布的选修课程中选修自己愿意选修的课程,选课时有些选修课有先修课程的要求,还要保证选修课的上课时间不能与该生必修课时间相冲突,每个学生四年内的选修课门数不能超过8门。
类别:Mysql 查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