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分工的重要性:不专习一种特殊业务,那么他们不论是谁,绝对不能一日制造二十枚针,说不定一天连一枚也制造不出

    “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的故事,大家都听说过,但这个故事鸡汤故事中的经济学道理,却被绝大部分人忽略。

    “李白”错失成为经济学开山祖师的机会

    “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的故事说,李白小时候不爱学习,到处游玩。有一天,他在山里见到一个老太婆在磨一根铁棒,李白问她为什么这么做。老太婆告诉李白要把这根铁棒磨成针来用。李白认为那太费时间,老太婆告诉他:“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李白瞬间领悟到努力、坚持的意义,后来成为伟大的诗人。

    这个故事的真实性当然成问题,但是最起码的,这个故事流传了很长时间,但却没有人发现其中的异样。

    为什么要把铁棒磨成针呢?为什么不直接买一根?

    亚当·斯密的发现

    亚当·斯密发现在一家扣针厂里,生产一枚扣针需要经过18道工序。这家工厂由10个工人分别承担1-2道工序,每天共生产48000枚扣针,平均每人生产4800枚。

    亚当·斯密说:“如果他们各自独立工作,不专习一种特殊业务,那么他们不论是谁,绝对不能一日制造二十枚针,说不定一天连一枚也制造不出来。他们不但不能制出今日由适当分工合作而制成的数量的二百四十分之一,就连这数量的四千八百分之一,恐怕也制造不出来。”

    亚当·斯密由此阐明分工的重要性。他著名的“看不见的手”的比喻,指的也就是人们基于自利的目的,通过市场分工协作,每个人都造福了他人。西方经济学界大多数人都把亚当·斯密视为“经济学之父”的。

    为什么是斯密而不是李白?

    把一根铁棒磨成针,既费时间又浪费原材料,显然是不合常理的。

    很显然,如果故事中的“李白”对“铁棒磨成针”这一不合常理的行为进行深入思考的话,他很可能就成为了“经济学之父”。

    由于亚当·斯密的揭示,人们可以知道,老太婆那样做,一定是有什么因素阻碍了市场、阻碍了分工。

    亚当·斯密为什么会有不同于“李白”的视角?这是因为,当时欧洲的一些经院学者已经发现了很多经济规律,经济学其实已经有一定程度的发展;另一方面,欧洲的哲学水平也很高,这些都为亚当·斯密成为“经济学之父”准备了条件。

  • 相关阅读:
    03人脉搜索:学会这一招,就能轻松找到90%的人的联系方式
    02 资源搜索-全面、快速查找全网你想要的任何信息、情报
    01信息搜索:全面、快速查找全网你想要的任何信息、情报.
    ansible笔记(12):handlers的用法
    ansible笔记(11):初识ansible playbook(二)
    ansible笔记(10):初识ansible playbook
    ansible笔记(9):常用模块之包管理模块
    ansible笔记(8):常用模块之系统类模块(二)
    ansible笔记(7):常用模块之系统类模块
    ansible笔记(6):常用模块之命令类模块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findumars/p/12747203.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