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动态链接库技术概况
动态链接库技术用得很多。事实上,整个Windows就是由一个个动态链接库(DLL)构建起来的,不管是系统内核,或是系统调用的API封装,还是通用工具(如控制面板、ActiveX插件等),都是一个个动态链接库文件。动态链接库并不是微软独有的技术,它是软件工程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在类Unix系统中,这种二进制可执行模块技术不叫动态链接库,而被称为共享对象或共享库,后缀名一般为.so(即Share Object的简写)。为简便,下文将统称这种动态链接的技术为DLL或共享库。
其实,DLL文件跟普通的可执行文件差别不大,都是可执行文件嘛,装载到进程空间后,都是一些机器指令(函数代码)、内存分配(变量)等。在Windows中,这些可执行文件被称作PE/COFF格式文件,在Linux则称为ELF文件。从CPU的角度看来,程序中的各个要素,不管是函数还是变量,它们都是一个个地址,函数是入口地址,变量是访问地址;而C++的所谓类或对象,最后也被编译器肢解成了一个个变量和函数代码(这里是形象的说法,严谨技术解说请搜索C++对象模型)。DLL的装载(指导入进程空间,然后执行)方式比可执行文件的装载稍微复杂,因为它把模块链接过程推迟到了运行时。在动态链接库的装载过程中,首要任务就是解决地址重定向问题。我们知道,DLL装载到进程空间的位置(基址)是不确定的(动态装载嘛),即使DLL内部使用的函数调用和全局变量引用,在装载时都要重新计算其地址。Windows采用基址重定向(Rebasing)技术解决这一问题,而Linux采用地址无关代码(PIC,通过GOT和PLT表实现)技术。这两种技术各有优缺点。
二、Qt中的动态链接库编程
使用C++面向对象的类编写DLL是要注意很多细节的,主要是二进制(ABI)兼容问题。COM是一个很成功的例子,只要符合COM的规范,我们就能编写出很好的DLL来,然而COM是微软私生的,要想跨平台,我们还得另找它路。
Qt的跨平台特性同样令人(至少是我)兽血沸腾。如果你认为QT仅仅是一个跨平台界面库,那就小看它了。我要说的是,它不但是一个通用的跨平台的面向对象的应用程序接口库(包括GUI、数据库、网络、多线程、XML、数据容器和算法等,常用的编辑资源都有封装,就是说,这些都可以跨平台,而不仅仅是界面),更是一种C++语言的扩展,一种编程平台和应用程序框架。信号和槽的机制简化了对象之间的通信,比MFC的消息映射直观多了;界面的布局管理机制使开发人员可以很轻松地编出优雅的窗体;界面语言翻译机制也很方便实用;QObject容器管理可以看到Qt在内存管理方面的努力;扩展的foreach循环结构也向现代语言靠拢……
Qt的跨平台特性很好,对于本文的主题——动态链接库的支持也很好。QT对各种平台的动态链接库编程技术都有包装,QT把这种技术统一命名为共享库(Shared Libraries)。通过使用Qt包装过的类和宏,可以编写跨平台的共享库和插件——当然,这只是源代码级别的跨平台,你不要指望用MSVC编译出来的DLL,能集成到ARM平台的Linux程序上面——这是一个很美很美的理想哦。
QT使用以下两个宏来实现符号(函数或全局变量/对象)的导出和导入(跨平台不能用def文件了):
Q_DECL_EXPORT // 必须添加到符号声明中(共享库项目) Q_DECL_IMPORT // 必须添加到符号声明中(使用共享库的客户项目) Q_DECL_EXPORT // 必须添加到符号声明中(共享库项目) Q_DECL_IMPORT // 必须添加到符号声明中(使用共享库的客户项目)
QT使用 QLibrary 类实现共享库的动态加载,即在运行时决定加载那个DLL程序,插件机制使用。
三、QT共享库和插件范例
本节通过例子,实现一个共享库和一个插件。在Windows平台上开发,使用VS2005编译,QT库版本为4.6.2。
本例了将编写以下三类项目:
Bil 项目:共享库项目,输出Bil.dll和Bil.lib,基础接口类库,定义一个公共的接口IAnimal(抽象类),供客户项目和插件项目使用; Plugin 类项目:插件类项目,现编写BilDog和BilPanda两插件项目,实现IAnimal的功能,供客户项目加载和测试。两项目输出BilDog.dll和BilPanda.dll; Test 项目:客户应用程序项目,输出Test.exe,界面中可以选择要加载的Animal插件,然后调用Animal的功能函数,完成测试; 1. 编写共享库——Bil 项目的实现
该项目定义一个抽象的 IAnimal 类作为导出接口,供客户项目和插件项目使用。项目类型为共享库,将生成Bil.lib和Bil.dll两个文件,Bil.lib供Plugin项目和Test 项目引用,而Bil.dll将给Test.exe运行时动态加载。
新建一个头文件Bil.h,输入如下代码:
- #ifndef BIL_H
- #define BIL_H
- #include <Qt/qglobal.h>
- // 定义BIL_SHARE,使用者可以不用再处理符号的导入和导出细节
- #ifdef BIL_LIB
- # define BIL_SHARE Q_DECL_EXPORT
- #else
- # define BIL_SHARE Q_DECL_IMPORT
- #endif
- #endif // BIL_H
你现在可能不知道BIL_SHARE宏有何用处。没关系,请继续看下面的IAnimal接口定义代码:
- #ifndef IANIMAL_H
- #define IANIMAL_H
- #include "Bil.h"
- class BIL_SHARE IAnimal
- {
- public:
- IAnimal();
- virtual ~IAnimal();
- public:
- virtualvoid Eat() = 0;
- virtualvoid Run() = 0;
- virtualvoid Sleep() = 0;
- };
- #endif // IANIMAL_H
现在知道BIL_SHARE宏的妙用了吧。BIL_SHARE宏会根据项目编译选项BIL_LIB有没有定义,自动声明IAnimal是导出类,还是导入类。所以,使用BIL_SHARE宏,我们只需要向IAnimal插件的开发者提供同一份IAnimal定义文件(IAnimal.h)即可。
当然,我们得先在Bil项目的编译选项中定义BIL_LIB宏,使得在Bil项目内,BIL_SHARE就是导出符号的声明。插件项目就不要定义BIL_LIB了,因为在Animal插件项目中,IAnimal是导入符号。
编译选项如何定义宏?如果使用Visual Studio工程文件,依次展开:项目属性->配置属性->C/C++->预处理器,在预处理器定义中添加宏BIL_LIB即可;如果是QT工程文件,请在QT工程文件Bil.pro中加入如下定义:
DEFINES += BIL_LIB DEFINES += BIL_LIB
在IAnimal接口中,我们定义了三个纯虚函数Eat()、Run()和Sleep(),表示吃、跑和睡眠的动作,这是抽象的,因为不同的动物有不同的吃相和睡眠姿态,而世间的动物何止千千万——无所谓,让这些具体动物的不同表现交给IAnimal插件的编写者发挥吧——这就是接口的魅力,加上插件的思想,整个应用程序就变成开放的,可扩展的了!
继续编写IAnimal类的实现文件IAnimal.cpp:
- #include "IAnimal.h"
- IAnimal::IAnimal()
- {
- }
- IAnimal::~IAnimal()
- {
- }
虽然只实现了构造和析构函数,并且什么工作也不做,但这是必要的,我们暂时不要使用内联的构造和析构函数,否则在插件项目实现IAnimal时可能会出现链接错误。
好了,我们开始编译吧,生成整个Bil项目。最终我们得到两个输出文件:Bil.lib 和 Bil.dll。
我们向Animal插件开发者提供:
两个头文件:Bil.h 和 IAnimal.h 两个库文件:Bil.lib 和 Bil.dll 下面的插件类项目和客户项目就是依赖这些文件实现的,也许你更愿意把Bil看作是一个通用的DLL类库,就像QT或MFC一样——事实上也是如此,Bil就是这样一个动态的共享类库。
2. 编写Animal插件——BilDog和BilPanda项目的实现
现在,让我们来实现两个小插件。BilDog插件很简单,只是汇报下“我是Dog,我正在啃骨头”;BilPanda也是如此——这里仅仅是测试而已,实现的项目中,你可以尽情的发挥——没错,是在遵循IAnimal接口的前提下。
创建BilDog项目,把Bil项目输出的Bil.h、IAnimal.h和Bil.lib加入到工程。
创建Dog类的头文件Dog.h:
- #ifndef CLASS_DOG_H
- #define CLASS_DOG_H
- #include "IAnimal.h"
- class Dog : public IAnimal
- {
- public:
- Dog(void);
- virtual ~Dog(void);
- public:
- virtualvoid Eat();
- virtualvoid Run();
- virtualvoid Sleep();
- };
- #endif // CLASS_DOG_H
创建Dog类的实现文件Dog.cpp:
- #include <QtGui/QMessageBox>
- #include "Dog.h"
- Dog::Dog(void)
- {
- }
- Dog::~Dog(void)
- {
- }
- void Dog::Eat()
- {
- QMessageBox::information(NULL, "Hello", "Dog eating ...");
- }
- void Dog::Run()
- {
- QMessageBox::information(NULL, "Hello", "Dog running ...");
- }
- void Dog::Sleep()
- {
- QMessageBox::information(NULL, "Hello", "Dog sleeping ...");
- }
调用QT的QMessageBox::information()函数弹出一个信息提示框。
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作,我们得提供一个能够创建(释放)Animal具体对象(这里是Dog)的接口,并且把这些函数导出,让主程序(Test.exe)能够解析这个接口函数,动态创建Animal对象,并访问其功能。
新建BilDog.h文件,输入下面的代码:
- #ifndef BILDOG_H
- #define BILDOG_H
- #include "Dog.h"
- // extern "C" 生成的导出符号没有任何修饰,方便主程序找到它
- extern"C"
- {
- Q_DECL_EXPORT IAnimal * CreateAnimal();
- Q_DECL_EXPORT void ReleaseAnimal(IAnimal * animal);
- }
- #endif // BILDOG_H
这两个函数的工作很简单,直接创建和释放对象即可。 下面是BilDog.cpp的代码:
- #include "bildog.h"
- IAnimal * CreateAnimal()
- {
- returnnew Dog();
- }
- void ReleaseAnimal(IAnimal * animal)
- {
- delete animal;
- }
至此,一个Animal插件总算完成了。编译,生成BilDog项目,输出BilDog.dll插件文件,以供主程序Test.exe动态调用。
BilPanda项目和BilDog项目类似,在这里就不把代码贴出来了。以后开发Animal插件(即使是第三方)的过程都是如此。
我们不打算输出该项目的.lib文件和那些头文件,因为我们打算让主程序在运行时刻根据需要装载dll插件和调用插件的功能,而不是让主程序项目在编译时就指定具体的插件。
3. 编写客户程序——Test项目的实现
Test项目是一个测试程序项目,但它的角色是主程序,是能使用Animal插件的客户程序。
同样,这个项目用到了Bil共享库,所以得先把Bil项目的几个输出文件导入到Test项目。
我们假设Test主程序是一个对话框,上面有一个编辑框和一个“加载并调用”按钮,终端用户在编辑框中输入Animal插件的文件名(比如BilDog,后缀名可省略,Qt会根据平台判断该查找.dll还是.so),点击“加载并调用”进行共享库的加载,并调用动态创建的IAnimal对象的Eat()函数(当然你可以调用Run()函数或Sleep(),这里仅仅是一个示例)。
下面的函数将被“加载并调用”按钮的触发事件调用:
- // ...
- #include <QString>
- #include <QLibrary>
- #include <IAnimal.h>
- // ...
- // strPluginName为插件的名称,可省略后缀
- void MainDlg::LoadAndAction(QString strPluginName)
- {
- // 加载插件dll
- QLibrary lib(strPluginName);
- if (lib.load())
- {
- // 定义插件中的两个导出函数的原型
- typedef IAnimal* (*CreateAnimalFunction)();
- typedefvoid (*ReleaseAnimalFunction)(IAnimal* animal);
- // 解析导出函数
- CreateAnimalFunction createAnimal =
- (CreateAnimalFunction) lib.resolve("CreateAnimal");
- ReleaseAnimalFunction releaseAnimal =
- (ReleaseAnimalFunction) lib.resolve("ReleaseAnimal");
- if (createAnimal && releaseAnimal)
- {
- // 创建Animal对象
- IAnimal * animal = createAnimal();
- if (animal)
- {
- // 使用插件功能
- animal->Eat();
- animal->Sleep();
- // 插件使用完毕,删除对象
- releaseAnimal(animal);
- }
- }
- // 卸载插件
- lib.unload();
- }
- }
- // ...
生成Test项目,输出Test.exe。我们把Test.exe、Bil.dll、BilDog.dll、BilPanda.dll放在同一目录,双击运行Test.exe,赶快试下效果吧!注意BilDog.dll或BilPanda.dll依赖于基础接口库Bil.dll,如果系统找不到Bil.dll,将不能加载BilDog.dll或BilPanda.dll,所以请把它们放在同一目录。
四、一些遗憾
DLL的愿望是美好的,只要接口一致,用户可以任意更换模块。但如果不注意细节,很容易陷入它的泥潭中,这就是传说中的DLL Hell(DLL地狱)!
引起DLL地狱问题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 版本控制不好(主要是接口的版本)
DLL是共享的,如果某程序更新了一个共享的DLL,其它同样依赖于该DLL的程序就可能不能正常工作了!
2. 二制兼容问题(ABI)
即使同一平台,不同编译器(甚至同一编译器的不同版本)编出来的共享库和程序也可能不能协同工作。
二制兼容问题对于C++来说尤其严重。C++的标准是源代码级别的,标准中并没有对如何实现C++作出统一的规定,所以不同的编译器,对标准C++采用不同的实现方式。这些差异主要有:对象在内存中的分配(C++)、构造和析构函数的实现(C++)、重载和模板的实现(C++)、虚函数表结构(C++)、多重继承和虚基类的实现(C++)、函数调用约定(C)、符号修饰(C/C++)等。此外,不同的运行时库(CRT、STL等标准库)也会引起ABI兼容问题。可以说,如果你在编写基于类的共享库,如果接口(指导出类)稍有改变,新的DLL与原程序就可能不协同工作了。
关于二进制兼容问题,大家可以参考KDE官网上的一篇文章《Policies/Binary Compatibility Issues With C++ 》
不过这些都不是大问题,毕竟我们不是编写像Qt一样的通用库。我们引入DLL划分应用程序的模块,目的是减小系统开发和后期升级维护的难度,同时方便项目的管理。如果用户想自己编写插件模块,就得使用我们指定的编译平台和类接口。所以我们仍能从DLL技术中得到很大的实惠。
(版权声明:转载请注明作者和出处)
本文来自CSDN博客,转载请标明出处:http://blog.csdn.net/flyoxs/archive/2010/04/30/5546591.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