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20年间中国房地产价格的剧烈上涨有很多一次性的历史因素在里面:
1 中国社会从农业社会转变为一个工业社会;
2 城市化;
3 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导致生产要素的重新估值。土地在计划经济时期作为生产要素是不能自由交易也谈不上价格的,导致人们在印象中感觉以前的土地很便宜;
4随着中国进入开放的世界市场并且与先发国家之间的差距不断缩小,中国国内的生产要素价格与国际市场价格也必然逐渐产生趋同的趋势(劳动力价格上涨了百倍不止),这一原因所造成的结果与3是一致的。
5 连续40年的通货膨胀,使得中国人对通货膨胀已经形成了稳定的预期,只有低通胀预期和高通胀预期的不同,没有通胀预期和通缩预期的不同;
6 由于生产能力增长的速度在几十年间一直超过消费习惯改变的速度,导致中国人手中可用于投资的储蓄一直居高不下。典型的就是我父母这一代人,拿着每月几千元的工资,但一直维持着一两千元的消费习惯。
增� 7:拜工业化进程和长期和平所赐,中国的人口在70年间从5.4亿增长到了14亿。
所有以上的宏观历史因素及其惯性,造成了中国过去20年间房地产价格的剧烈上涨,也造成所有人都形成了对炒房的固定印象:干什么都不如炒房子赚钱快!
但是,但是,但是——你现在还在这里说这种现象,是不是有点后知后觉了?
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已经进入了末期了,城市里已经建成的空房子也足够满足所有潜在的农村进城人口的住房需求了,生产要素价格的扭曲也没有那么严重了(在土地价格方面现在只存在价格高估的扭曲),中国的生产要素价格和国际相比也没有明显低估了(土地价格比美国贵,高级人才便宜,但普通劳动力的价格已经远高于低收入国家),越来越多80后90后的工资都不够还每个月的信用卡贷款了(换句话说越来越多的00后10后不能指望父母给补贴买房的钱了),甚至连中国人口都已经接近历史性的顶点了,那么除了恶性通货膨胀的预期,还有什么宏观历史因素是能够支撑房价继续高速上涨的?
且不说通货膨胀现象是不是会继续下去(个人认为是会的),即使继续下去,也是衣食住行的价格和劳动力的价格继续上涨。因为年轻劳动力越来越少,而需要照顾的老人却是越来越多;需要租房的新进城年轻人越来越少,需要拿房换养老钱的老年人越来越多。房产尤其是住宅房产,是一种工业产品,是谈不上长期的稀缺性的。炒房者玩的不仅仅是一个稀缺品交易的博傻游戏,他们还要面对每年以十亿平米计算的新增住房供给。就凭他们脆弱的出租房现金流(很多房产实际上是长期租不出去的),能长时间撑住这个市场的价格吗?实际上只要你把目光从少数几个刚刚经历过恶性炒作的一线城市移开,你会发现现在的中国大部分城市的房地产住宅市场都已经在停滞下降状态中了。这个价值重估的过程已经近在眼前,十年后再来看,很多的忧虑其实都是多余的。
https://www.ccthere.com/article/42296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