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EOS基础全家桶(十四)智能合约进阶

    简介

    通过上一期的学习,大家应该能写一些简单的功能了,但是在实际生产中的功能需求往往要复杂很多,今天我就继续和大家分享下智能合约中的一些高级用法和功能。

    使用docker编译

    如果你需要使用不同版本的CDT来编译不同的合约,那么这个方法是目前最有效的,使用虚拟机也是类似的原理,但是却没有docker更便利。如果你要通过安装卸载在不同的CDT版本间切换,你这是最低效且难以维护的方式了。

    之前我就介绍过了使用使用EOS Studio上传的docker镜像,我们打开docker官方的Hub页面,然后搜索eosio.cdt,找到eostudio下的。这里可以参考文章EOS基础全家桶(十二)智能合约IDE-VSCode 中的 使用eosio.cdt的docker镜像 部分。

    我们拉取需要的版本镜像,比如我们现在获取v1.4.1、v1.5.0和v1.6.3这三个版本的镜像。

    docker pull eostudio/eosio.cdt:v1.4.1
    docker pull eostudio/eosio.cdt:v1.5.0
    docker pull eostudio/eosio.cdt:v1.6.3
    

      

    我们启动时可以通过挂载相应的项目目录到容器上,以便在容器内访问到合约源码,然后使用容器内的CDT程序编译合约。

    比如,我的hello合约在~/Projects/hello目录下,那么我可以将~/Projects/hello/挂载到容器的/root/Projects/。当然,你也可以直接挂在项目目录。

    docker run --rm -v ~/Projects/hello:/root/Projects/ -w /root/Projects/ eostudio/eosio.cdt:v1.6.3 sh -c "eosio-cpp -abigen hello.cpp -o hello.wasm"
    

      

    表索引

    因为合约表是multiindex类型的,支持多索引,我们在进行表查询的时候,除了可以使用主键,还可以指定其他的索引进行查询。

    索引的定义

    我们先来把前面的hello合约的my_friend表改改。增加一个第二索引,通过访问时间排序和查询。

    private:
        struct [[eosio::table]] my_friend
        {
            name friend_name;
            uint64_t visit_time;
    
            uint64_t primary_key() const { return friend_name.value; }
            double by_secondary() const { return -visit_time; }
        };
    
        typedef eosio::multi_index<"friends"_n, my_friend, indexed_by<"time"_n, const_mem_fun<my_friend, double, &my_friend::by_secondary>>> friends;
    

      

    1. 索引类型支持uint64_t,uint128_t,double,float128,ripemd160,sha256。但是常用的就uint64_tdouble,如果需要使用sha256的类型,可以使用fixed_bytes<32>

    我们增加了一个第二索引的方法,返回的是double。double by_secondary() const { return -visit_time; }

    1. 索引默认使用正序排序,在合约中查询表时要注意。如需倒序,可以利用负数,即返回double类型,在数值前取负数,则默认排序相当于变成了倒序。

    这里我们希望使用访问时间倒序,所以在by_secondary方法中,我们返回了-visit_time,这样索引取到的就是访问时间的倒序了。

    1. 使用multi_index定义表类型的时候,增加indexed_by来定义索引。

    我们是这样定义索引的indexed_by<"time"_n, const_mem_fun<my_friend, double, &my_friend::by_secondary>>,time是定义了索引的名称,查询时需要使用;指定my_friend类型的by_secondary方法为索引获取的方法,类型是double。

    索引的使用

    我们在hello合约中增加一个action,我们通过time索引查询最近一个访问的朋友是谁,然后再次拜访他。

    [[eosio::action]] void meetagain()
    {
        uint32_t now = current_time_point().sec_since_epoch();
    
        auto time_idx = friend_table.get_index<"time"_n>();
        auto last_meet_itr = time_idx.begin();
        check(last_meet_itr != time_idx.end(), "I don't have a friend.");
    
        time_idx.modify(last_meet_itr, get_self(), [&](auto &f) {
                f.visit_time = now;
        });
    }
    

      

    这个方法中核心有三个,首先是通过表的get_index<>方法来获取索引的对象。这里泛型类型指定的就是name类型的索引名friend_table.get_index<"time"_n>()

    然后是使用该索引对象来获取所以数据,可以使用find方法来查询,也可直接获取begin和end位置的数据。因为我们是要获取最近访问的一条数据,该索引又是时间倒序的,所以我们取begin就是了。

    最后要注意,对表进行增删改的时候,使用的也是索引对象的emplace、modify和erase方法,而非表对象的。

    权限验证

    这里要说说权限验证了,这个可以说是非常重要的了。我们写的合约,不一定是任何人都可以调用的,比如你转账,肯定只有用户自己才能操作自己的资产吧,所以在合约中验证调用者的权限就很重要了。

    但是,权限验证是很大的一块功能,细说的话,我留到后面讲解权限管理的时候再说,今天只说说最简单的验证。

    在合约中使用内置方法require_auth(user),这是一个强制验证方法,如果不通过,就会直接报错返回。参数user是name类型的账号用户名。假设我们要验证是否是合约本身账号调用的,只需require_auth(get_self())即可。

    还有一种方式是验证方法,返回true或者false的,has_auth(user),使用方式是一样的,只是返回了验证结果,而不会直接报错。

    内联Action

    我们通常调用程序内的方法都是直接引用,然后调用即可,但是在区块链上,有时我们需要把这种调用关系向外暴露,那就需要使用到内联交易了,这相当于在Action中又发起了对另一个Action的公开调用,在链上会有这两次调用的记录,并在同一个Transaction的记录中,这就是内联调用。

    在链上我们看到过A将EOS转给了B,B在收到EOS后立即转给了C,而这部分EOS从A到B到C的操作都是一个trxid,这就是一个内联Action调用的典型应用。

    我们以官方的eosio.token合约的方法为例。我们看官方合约可以看到,一般都定义了头文件,而Action和Table的定义都在头文件中,头文件里还会有使用action_wrapper定义的各个Action的别名,比如:

    using create_action = eosio::action_wrapper<"create"_n, &token::create>;
    using issue_action = eosio::action_wrapper<"issue"_n, &token::issue>;
    using retire_action = eosio::action_wrapper<"retire"_n, &token::retire>;
    using transfer_action = eosio::action_wrapper<"transfer"_n, &token::transfer>;
    using open_action = eosio::action_wrapper<"open"_n, &token::open>;
    using close_action = eosio::action_wrapper<"close"_n, &token::close>;
    

      

    这样写的好处就是为了方便合约内进行action调用。

    同合约内,只需实例化一个对应action_wrapper类型的action,然后调用send方法将action参数传入即可。

    跨合约的调用,也只需引入包含该action_wrapper定义的头文件即可。

    以下是在eosio.system合约中进行内存购买时调用eosio.token的合约将手续费转到eosio.ramfee账号的操作。

    token::transfer_action transfer_act{ token_account, { {payer, active_permission} } };
    transfer_act.send( payer, ramfee_account, fee, "ram fee" );
    

      

    token_account是token合约所在的账号,就是eosio.token。
    { {payer, active_permission} }指明了该action调用需要使用的权限是payer账号的active权限。(这里能使用payer的权限是因为该合约账号是特权账号)

    send传递的参数是action的参数。我们知道transfer方法的参数有from、to、quantity和memo。
    payer就是购买内存的用户,是from。
    ramfee_account是eosio.ramfee账号,是to。
    fee就是手续费,是quantity。
    ram fee就是memo。

    总结

    今天是我们分享的第一篇合约进阶,后续还会有很多分享,合约中还有很多功能和技巧,将更好的帮助你解决实际生产中的问题。

     
  • 相关阅读:
    静态导入
    OC中的Debug表达式
    友盟消息推送(一)
    Xcode7.0 更新完后,网络请求报错
    HTTP返回的状态码
    ios 通知监听App进入后台,然后再进入App(获取验证码的时间间隔)
    iOS保存model数据(自定义Model 可以存放到本地)
    tatableView 刷新
    iOS bounds和Frame的区别
    UIButton下面添加滑动的线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fishopark/p/13230263.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