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jemalloc和内存管里

    netty的buffer引入了缓冲池。该缓冲池实现使用了jemalloc的思想。为了看懂这块代码学写了内容分配的知识。这里讲的内存分配是堆的内存分配,其他内容本文不会涉及。

    内存分配是面向虚拟内存的而言的,以页为单位进行管理的,页的大小一般为4kb,当在堆里创建一个对象时(小于4kb),会分配一个页,当再次创建一个对象时会判断该页剩余大小是否够,够的话使用该页剩余的内存,减少系统调用。真实的内存分配算法比这个复杂了,效率不好的内存算法会导致出现很多内存碎片。

    内存分配的核心思想概括起来有3条

    1:首先讲内存区(memory pool)以最小单位(chunk)定义出来 ,然后区分对象大小分别管理内存,小内存定义不同的规格(bins),根据不同的bin分配固定大小的内存块,并用一个表
    管理起来,大对象则以页为单位进行管理,配合小对象所在的页,降低碎片,设计一个好的存储方案(metadata)减少对内存的占用,同时优化内存信息的存储。以使对每个bin或大内存区域的访问性能最优且有上限。


    2:当释放内存时,要能够合并小内存为大内存,该保留的保留下次可快速响应,不该保留的释放给系统
    3:多线程环境下,每个线程可以独立的占有一段内存区间(TLS),这样线程内操作可以不加锁

    jemalloc是freebsd的内存分配算法,他的layout如下:

    1:arena:把内存分成许多不同的小块来分而治之,该小块便是arena,让我们想象一下,给几个小朋友一张大图纸,让他们随意地画点。结果可想而知,他们肯定相互顾忌对方而不敢肆意地画(synchronization),从而影响画图效率。但是如果老师事先在大图纸上划分好每个人的区域,小朋友们就可以又快又准地在各自地领域上画图。这样的概念就是arena。它是jemalloc的核心分配管理区域,对于多核系统,会默认分配4*cores个arena 。线程采用轮询的方式来选择响应的arena进行内存分配。

    2: chunk。具体进行内存分配的区域,默认大小是4M,chunk以page为单位进行管理,每个chunk的前6个page用于存储后面page的状态,比如是否分配或已经分配

    3:bin:用来管理各个不同大小单元的分配,比如最小的Bin管理的是8字节的分配,每个Bin管理的大小都不一样,依次递增。

    4:run:每个bin在实际上是通过对它对应的正在运行的Run进行操作来进行分配的,一个run实际上就是chunk里的一块区域,大小是page的整数倍,具体由实际的bin来决定,比如8字节的bin对应的run就只有1个page,可以从里面选取一个8字节的块进行分配。在run的最开头会存储着这个run的信息,比如还有多少个块可供分配。

    5:tcache。线程对应的私有缓存空间,默认是使用的。因此在分配内存时首先从tcache中找,miss的情况下才会进入一般的分配流程。

    arena和bin的关系:每个arena有个bin数组,每个bin管理不同大小的内存(run通过它的配置去获取相应大小的内存),每个tcahe有一个对应的arena,它本身也有一个bin数组(称为tbin),前面的部分与arena的bin数组是对应的,但它长度更大一些,因为它会缓存一些更大的块;而且它也没有对应的run的概念

    chunk与run的关系:chunk默认是4M,而run是在chunk中进行实际分配的操作对象,每次有新的分配请求时一旦tcache无法满足要求,就要通过run进行操作,如果没有对应的run存在就要新建一个,哪怕只分配一个块,比如只申请一个8字节的块,也会生成一个大小为一个page(默认4K)的run;再申请一个16字节的块,又会生成一个大小为4096字节的run。run的具体大小由它对应的bin决定,但一定是page的整数倍。因此实际上每个chunk就被分成了一个个的run。

    内存分配的,具体流程如下:

           1.   如果请求size不大于arena的最小的bin(笔者机器上是3584字节),那么就通过线程对应的tcache来进行分配。首先确定size的大小属于哪一个tbin,比如2字节的size就属于最小的8字节的tbin,然后查找tbin中有没有缓存的空间,如果有就进行分配,没有则为这个tbin对应的arena的bin分配一个run,然后把这个run里面的部分块的地址依次赋给tcache的对应的bin的avail数组,相当于缓存了一部分的8字节的块,最后从这个availl数组中选取一个地址进行分配;
           2.   如果请求size大于arena的最小的bin,同时不大于tcache能缓存的最大块(笔者机器上是32K),也会通过线程对应的tcache来进行分配,但方式不同。首先看tcache对应的tbin里有没有缓存块,如果有就分配,没有就从chunk里直接找一块相应的page整数倍大小的空间进行分配(当这块空间后续释放时,这会进入相应的tcache对应的tbin里);
           3.   如果请求size大于tcache能缓存的最大块,同时不大于chunk大小(默认是4M),具体分配和第2类请求相同,区别只是没有使用tcache;
           4.   如果请求大于chunk大小,直接通过mmap进行分配。
     
           回收流程大体和分配流程类似,有tcache机制的会将回收的块进行缓存,没有tcache机制的直接回收(不大于chunk的将对应的page状态进行修改,回收对应的run;大于chunk的直接munmap)。需要关注的是jemalloc何时会将内存还给操作系统,因为ptmalloc中存在因为使用top_chunk机制(详见华庭的文章)而使得内存无法还给操作系统的问题。目前看来,除了大内存直接munmap,jemalloc还有两种机制可以释放内存:
           1.   当释放时发现某个chunk的所有内存都已经为脏(即分配后又回收)就把整个chunk释放;
           2.   当arena中的page分配情况满足一个阈值时对dirty page进行purge(通过调用madvise来进行)。这个阈值的具体含义是该arena中的dirty page大小已经达到一个chunk的大小且占到了active page的1/opt_lg_dirty_mult(默认为1/32)。active page的意思是已经正在使用中的run的page,而dirty page就是其中已经分配后又回收的page。
     
    本文引用:
    1:http://www.bkjia.com/ASPjc/819797.html
    2:http://club.alibabatech.org/article_detail.htm?articleId=36
    3:http://wangkaisino.blog.163.com/blog/static/1870444202011431112323846/
  • 相关阅读:
    Quicksum -SilverN
    uva 140 bandwidth (好题) ——yhx
    uva 129 krypton factors ——yhx
    uva 524 prime ring problem——yhx
    uva 10976 fractions again(水题)——yhx
    uva 11059 maximum product(水题)——yhx
    uva 725 division(水题)——yhx
    uva 11853 paintball(好题)——yhx
    uva 1599 ideal path(好题)——yhx
    uva 1572 self-assembly ——yhx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gaoxing/p/4253833.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