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转]回车和换行

    作者: 阮一峰

    今天,我总算搞清楚"回车"(carriage return)和"换行"(line feed)这两个概念的来历和区别了。

    在计算机还没有出现之前,有一种叫做电传打字机(Teletype Model 33)的玩意,每秒钟可以打10个字符。但是它有一个问题,就是打完一行换行的时候,要用去0.2秒,正好可以打两个字符。要是在这0.2秒里面,又有新的字符传过来,那么这个字符将丢失。

    于是,研制人员想了个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就是在每行后面加两个表示结束的字符。一个叫做"回车",告诉打字机把打印头定位在左边界;另一个叫做"换行",告诉打字机把纸向下移一行。

    这就是"换行"和"回车"的来历,从它们的英语名字上也可以看出一二。

    后来,计算机发明了,这两个概念也就被般到了计算机上。那时,存储器很贵,一些科学家认为在每行结尾加两个字符太浪费了,加一个就可以。于是,就出现了分歧。

    Unix系统里,每行结尾只有"<换行>",即" ";Windows系统里面,每行结尾是"<回车><换行>",即" ";Mac系统里,每行结尾是"<回车>"。一个直接后果是,Unix/Mac系统下的文件在Windows里打开的话,所有文字会变成一行;而Windows里的文件在Unix/Mac下打开的话,在每行的结尾可能会多出一个^M符号。

    原文链接:http://www.ruanyifeng.com/blog/2006/04/post_213.html

  • 相关阅读:
    centos mongodb
    CentOS YUM 安装 TOMCAT6
    Linux切换工作目录命令:cd
    CentOS中JAVA_HOME的环境变量设置
    用Navicat for MySQL 连接 CentOS 6.5
    CentOS上开启MySQL远程访问权限
    centos7下yum安装mysql
    long数值 转换为时间
    安卓开发_浅谈AsyncTask
    ScrollView与ListView的事件冲突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geekham/p/4213289.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