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扩展阅读] property 的详细使用方法

    #搬运自FishC论坛,该系列已完结,共有00~96节,本人学习过程中的记录等。

    #FishC论坛:http://bbs.fishc.com/forum.php

    #小甲鱼课程规划帖:http://bbs.fishc.com/thread-1053-1-1.html 此教程适合完全零基础的朋友学习,

    property(fget=None, fset=None, fdel=None, doc=None)

    俗话说条条大路通罗马,同样是完成一件事,Python 其实提供了好几个方式供你选择。
    property() 是一个比较奇葩的BIF,它的作用把方法当作属性来访问,从而提供更加友好访问方式。

    官方帮助文档代码:

    class C:
        def __init__(self):
            self._x = None
    
        def getx(self):
            return self._x
        def setx(self, value):
            self._x = value
        def delx(self):
            del self._x
        x = property(getx, setx, delx, "I'm the 'x' property.")

    property() 返回一个可以设置属性的属性,当然如何设置属性还是需要我们人为来写代码。第一个参数是获得属性的方法名(例子中是 getx),第二个参数是设置属性的方法名(例子中是 setx),第三个参数是删除属性的方法名(例子中是 delx)。

    property() 有什么作用呢?举个例子,在上边的例题中,我们为用户提供 setx 方法名来设置 _x 属性,提供 getx 方法名来获取属性。但是有一天你心血来潮,突然想对程序进行大改,可能你需要把 setx 和 getx 修改为 set_x 和 get_x,那你不得不修改用户调用的接口,这样子的体验就非常不好。

    有了 property() 所有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因为像上边一样,我们为用户访问 _x 属性只提供了 x 属性。无论我们内部怎么改动,只需要相应的修改 property() 的参数,用户仍然只需要去操作 x 属性即可,对他们来说没有任何影响。

    使用属性修饰符创建描述符

    使用属性修饰符创建描述符,也可以实现同样的功能(【扩展阅读】Python 函数修饰符(装饰器)的使用):

    官方帮助文档代码:

    class C:
        def __init__(self):
            self._x = None
    
        @property
        def x(self):
            """I'm the 'x' property."""
            return self._x
    
        @x.setter
        def x(self, value):
            self._x = value
    
        @x.deleter
        def x(self):
            del self._x

    注意:三个处理 _x 属性的方法名要相同(参数不同)。

    作者:Agiroy_70

    本博客所有文章仅用于学习、研究和交流目的,欢迎非商业性质转载。

    博主的文章主要是记录一些学习笔记、作业等。文章来源也已表明,由于博主的水平不高,不足和错误之处在所难免,希望大家能够批评指出。

    博主是利用读书、参考、引用、抄袭、复制和粘贴等多种方式打造成自己的文章,请原谅博主成为一个无耻的文档搬运工!

  • 相关阅读:
    hdu 4002 Find the maximum
    hdu 2837 坑题。
    hdu 3123
    zoj Treasure Hunt IV
    hdu 2053 Switch Game 水题一枚,鉴定完毕
    poj 1430 Binary Stirling Numbers
    hdu 3037 Saving Beans
    hdu 3944 dp?
    南阳oj 求N!的二进制表示最低位的1的位置(从右向左数)。
    fzu 2171 防守阵地 II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hale547/p/13361358.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