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请回望暑假时的第一次作业,你对于软件工程课程的想象
1)对比开篇博客你对课程目标和期待,“希望通过实践锻炼,增强计算机专业的能力和就业竞争力”,对比目前的所学所练所得,在哪些方面达到了你的期待和目标,哪些方面还存在哪些不足,为什么?
总的来说,最初对于课程目标和期待,也算是达成了一些。从最开始什么都不知道,到后面自己学会百度自学。从最开始以为做软件就是拿到分析然后开始敲代码,到之后意识到事前的分析规划,还有文档整理的重要性。从最初都不知道服务器是啥,到后来跟着大佬一点点熟悉了整个服务器搭建的流程。从最开始的单兵作战,到后来的通力协作,并且开始用git进行协同工作。总的来说自己整体的开发实力都有很明显的提升。但是还是存在很多的不足。首先是对于文档的重要性还是认识不够。再者对于协同化的理解跟认识也有所不足。这些在之后还需要很多的提升。
2)总结这门课程的实践总结和给你带来的提升,包括以下内容:然后
- 1、统计一下,你在这门软件工程实践中,完成了多少行的代码;
- 2、软工实践的各次作业分别花了多少时间?(做一个列表)
- 3、哪一次作业让你印象最深刻?为什么?
- 4、累计花了多少个小时在软工实践上?平均每周花多少个小时?
- 5、学习和使用的新软件;
- 6、学习和使用的新工具;
- 7、学习和掌握的新语言、新平台;
- 8、学习和掌握的新方法;
- 9、其他方面的提升。
-
-
提升 量 代码完成量 1000+(具体不太清楚) 学习的新软件 webstore,wampserver,teamviewer等 学习使用的新工具 git等 学习的新语言+平台 JAVA,JS,NODEJS等 学习的新方法 服务器搭建,模板的使用 其他方面提升 学会使用协同类工具 学会书写文档 熟悉整个软件的开发流程 学会将问题分解处理 学会画各种流程图&类图 等等…… -
-
作业 时间 数独 10h 结对作业 20H 项目需求分析 10h 软工原型设计 20h+ 项目选题报告 8h alpha冲刺 40+h beta冲刺 40+h
-
-
-
-
二、写下属于自己的人月神话——个人或结对或团队项目实践中的经验总结+实例/例证结合的分析
最初的时候,对整个项目任务都没有很好的规划。全都是凭感觉做。结果任务一直没有确定下来。变动的任务导致最初原型设计的时候各种修改。没办法确定。后期分配任务的时候也因为没有划分清楚完全没有办法分工。导致整个组的积极性都很差。然后由于之前对任务难度的错误估计。导致后面大面积的不会做。整个任务进度因此停滞了很久。后来换了新的队员,大家一起重新整理,重头做起,这才慢慢将进度赶了上去。
三、对下一届实践的建议,或者对于开学初的你,对于大一的你,对于开学初的我,你有什么想建议和告知的呢?对于后来人的期许。 特别地,特别地,下一届要不要中途换队员?
这门课是挺辛苦的,但是绝对是很有收获的存在。
换队员还是觉得不是很建议吧。毕竟本来都熟悉之后突然换到别的组重新开始确实很难以适应,尤其是后阶段的开发时间本身就没多少了。
四、分析一下自己所处的团队。软件工程实践是大学里少有的认真的团队协作经验。《构建之法》上说团队的发展有几个阶段,你的团队都经历过么,最后到达了“创造”阶段了么?(参考《构建执法》第17章 人、绩效和职业道德)
我们团队现在应该算是度过了磨合阶段,到达了规范阶段。但是距离创造阶段还有不小的差距。
五、怎样证明你学会了软件工程?
在整个软件实践阶段的开发中,开发过程的迭代是十分有必要的,通过这一次的软工实践。我意识到了记录过程迭代的重要性。在最初的工作中我们的代码问题比较多。所以经常要进行功能块的大规模修改。最初没有进行备份。也没有文档或者其他形式的记录。结果修改之后发现还不如之前的做法。想退回去又找不到原文档。导致整个部分又需要重新的构思,研究。而且很多时候完整版本并不可能一次性就全部做出来。基本上都是需要每次交付一点,然后再下一个阶段再改再交付。后来也是学长特别的给我指出了这个问题,然后自己也认真的开始做备份和记录。这样就算出现了误操作也不用担心回不到原点。而且每次修改一点就做好记录,事后回顾的时候也会觉得特别有成就感。
七、个性发挥,包括图文、照片和创意等
并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