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strtok的每个后继调用都返回下一个标记的起始,并在返回的标记末尾插入一个' '。当strtok函数到达s1的末尾时,就返回NULL。
strtok没有为标记分配新的空间,而是就地对s1进行了标记,理解这一点是很重要的。因此,如果需要在调用该函数后访问原来的s1,就必须传递字符串的一个拷贝。
这两个参数使用的限定符restrict要求:这个函数中s1引用的任何对象都不能被s2访问。也就是说,被解析的字符串的末端不能用来包含定界符。
但是,strtok不是一个线程安全的函数。因为根据其定义,它必须使用内部静态变量来记录字符串中下一个需要解析的标记的当前位置。但是,由于指示这个位置的变量只有一个,那么,在同一个程序中出现多个解析不同字符串的strtok调用时,各自的字符串的解析就会互相干扰。
原型:char *strtok(char *s, char *delim); 功能:分解字符串为一组字符串。s为要分解的字符串,delim为分隔符字符串。 说明:首次调用时,s指向要分解的字符串,之后再次调用要把s设成NULL。 返回值:从s开头开始的一个个被分割的串。当没有被分割的串时则返回NULL。 举例: #include <string.h> return0; 函数第一次调用需设置两个参数。第一次分割的结果,返回串中第一个 ',' 之前的字符串,也就是上面的程序第一次输出abc。 带有_r的函数主要来自于UNIX下面。所有的带有_r和不带_r的函数的区别的是:带_r的函数是线程安全的,r的意思是reentrant,可重入的。 1. strtok介绍 QUOTE:
int in=0;
char buffer[]="Fred,John,Ann" char *p[3]; char *buf = buffer; while((p[in]=strtok(buf,","))!=NULL) { in++; buf=NULL; } 如上代码,第一次执行strtok需要以目标字符串的地址为第一参数(buf=buffer),之后strtok需要以NULL为第一参数 (buf=NULL)。指针列p[],则储存了分割后的结果,p[0]="John",p[1]="John",p[2]="Ann",而buf就变成 Fred/0John/0Ann/0。 QUOTE:
struct person {
char [25] name ; char [6] sex; char [4] age; } 要做到这个,其中一个方法就是先提取一段被“,”分割的字符串,然后再将其以“ ”(空格)分割。 QUOTE:
#include<stdio.h>
#include<string.h> #define INFO_MAX_SZ 255 int main() { int in=0; char buffer[INFO_MAX_SZ]="Fred male 25,John male 62,Anna female 16"; char *p[20]; char *buf=buffer; while((p[in]=strtok(buf,","))!=NULL) { buf=p[in]; while((p[in]=strtok(buf," "))!=NULL) { in++; buf=NULL; } p[in++]="***"; //表现分割 buf=NULL; } printf("Here we have %d strings/n",i); for (int j=0; j<in; j++) printf(">%s</n",p[j]); return 0; } 这个程序输出为: QUOTE:
#include<stdio.h>
#include<string.h> #define INFO_MAX_SZ 255 int main() { int in=0; char buffer[INFO_MAX_SZ]="Fred male 25,John male 62,Anna female 16"; char *p[20]; char *buf=buffer; char *outer_ptr=NULL; char *inner_ptr=NULL; while((p[in]=strtok_r(buf,",",&outer_ptr))!=NULL) { buf=p[in]; while((p[in]=strtok_r(buf," ",&inner_ptr))!=NULL) { in++; buf=NULL; } p[in++]="***"; buf=NULL; } printf("Here we have %d strings/n",i); for (int j=0; jn<i; j++) printf(">%s</n",p[j]); return 0; } 这一次的输出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