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Linux笔记

    1 命令:

    1.1 df

      linux中df命令的功能是用来检查linux服务器的文件系统的磁盘空间占用情况。可以利用该命令来获取硬盘被占用了多少空间,目前还剩下多少空间等信息。

    [root@CT1190 log]# df
    文件系统 1K-块 已用 可用 已用% 挂载点 /dev/sda7 19840892 890896 17925856 5% / /dev/sda9 203727156 112797500 80413912 59% /opt /dev/sda8 4956284 570080 4130372 13% /var /dev/sda6 19840892 1977568 16839184 11% /usr /dev/sda3 988116 23880 913232 3% /boot tmpfs 16473212 0 16473212 0% /dev/shm

      说明:linux中df命令的输出清单的第1列是代表文件系统对应的设备文件的路径名(一般是硬盘上的分区);第2列给出分区包含的数据块(1024字节)的数目;第3,4列分别表示已用的和可用的数据块数目。用户也许会感到奇怪的是,第3,4列块数之和不等于第2列中的块数。这是因为缺省的每个分区都留了少量空间供系统管理员使用。即使遇到普通用户空间已满的情况,管理员仍能登录和留有解决问题所需的工作空间。清单中Use% 列表示普通用户空间使用的百分比,即使这一数字达到100%,分区仍然留有系统管理员使用的空间。最后,Mounted on列表示文件系统的挂载点。

      相关:-h:--human-readable 使用人类可读的格式。

      如:df -h:查看磁盘使用情况。

    1.2 ls

      用于显示指定工作目录下之内容(列出目前工作目录所含之文件及子目录)。

      相关:-l:即简写成ll,除文件名称外,亦将文件型态、权限、拥有者、文件大小、时间等资讯详细列出。

         -R:若目录下有文件,则以下之文件亦皆依序列出。

         -r:将文件以相反次序显示(原定依英文字母次序)。

         -t:将文件依建立时间之先后次序列出。

         -h:--human-readable 使用人类可读的格式。

      如:ls -lrt:按照时间次序从新到旧排列。

    1.3 rm

      用于删除一个文件或者目录。

      相关:-i 删除前逐一询问确认。

         -f 即使原档案属性设为唯读,亦直接删除,无需逐一确认。

         -r 将目录及以下之档案亦逐一删除。删除文件可以直接使用rm命令,若删除目录则必须配合选项"-r"。

      如:rm -rf 目录。

    1.4 tail

      用于查看文件的内容,有一个常用的参数 -f 常用于查阅正在改变的日志文件。默认显示最后10行,tail -f filename 会把 filename 文件里的最尾部的内容显示在屏幕上,并且不断刷新,只要 filename 更新就可以看到最新的文件内容。

      格式:tail [参数] [文件]

      相关:-f:循环读取。

         -n<行数>:显示文件的尾部 n 行内容。

  • 相关阅读:
    Struts2之页面取得当前actionName
    Javascript跳转页面和打开新窗口等方法
    数据集+树的一种最简单高效的算法
    TRzCheckTree的使用
    FASTSCRIPT脚本实现多国语言
    econtrol form designer添加三方控件
    内存管理六
    内存管理五
    程序启动时只显示登录窗体
    多标签主界面使用TRzPageControl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jasonZh/p/12973123.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