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的基本知识还是IO的,关键是在于对于“协议”的理解。
一直觉得这些个协议是个很帅气的东西。感觉就像密码一样,你读到了一个文件,你只有知道对方的“加密”方式,你才能正确的解读,否则你拿着也没用。就像你无法用记事本正确地打开一张图片一样,里面只会全是乱码。
言归正传,根据以上的说法,我们首先应该去了解的是BMP文件时如何写的。
BMP文件分为四个部分:文件头信息块,图像描述信息块,颜色表,图像信息区。
文件头信息块
这个部分主要是一些基本的信息,比如,开头两个字节最终读出来是BM,是标识BMP文件的,所以如果以后想要读多种文件分类,可以用开头的标识来分类。
因为此部分的信息后面读取图片意义不大,所以直接读出来,跳过。
- //读取前面14个字节
- int bflen=14;
- byte bf[]=new byte[bflen];
- dis.read(bf);
图像描述信息块
此部分包含图像的一些基本信息,包括图像大小,宽,高,压缩方式等等。
宽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数据,因此在此我们要获取到宽和高。
- //读取后面40个字节,并且获取到图像的宽和高
- int bilen=40;
- byte bi[]=new byte[bilen];
- dis.read(bi,0,bilen);
- image_width=ChangeInt(bi,7);
- image_height=ChangeInt(bi,11);
- /**
- * byte转变为int数据的方法
- * @param bi传入的数组
- * @param end四个byte型数的最后的一个
- * @return
- */
- public int ChangeInt(byte[] bi,int end){
- return(((int)bi[end]&0xff)<<24)
- |(((int)bi[end-1]&0xff)<<16)
- |(((int)bi[end-2]&0xff)<<8)
- |(int)bi[end-3]&0xff;
- }
颜色表
此区域大小由颜色模式而定,在后面读取中基本不怎么用到,所以在此就不详解了。
图像数据区
BMP格式的图像分为2色图,16色图,256色图以及真彩图。
除了真彩色以外,其它三种形式均要用00补齐行字节数,使之成为4的整数倍。
也因此,我们在处理图像的时候,要注意这个问题,跳过是用来补齐4的整数倍的数据。
- /**
- * 显示颜色的方法
- * 对颜色的处理
- * @param dis数据流
- */
- public void showRGB24(DataInputStream dis){
- if(!(image_width*3%4==0)){
- skip_width=4-image_width*3%4;
- }
- //申请数组空间
- imageG=new int[image_height][image_width];
- imageB=new int[image_height][image_width];
- imageR=new int[image_height][image_width];
- for(int h=image_height-1;h>=0;h--){
- for(int w=0;w<image_width;w++){
- try {
- int blue= dis.read();
- int green=dis.read();
- int red=dis.read();
- imageB[h][w]=blue;
- imageG[h][w]=green;
- imageR[h][w]=red;
- } catch (IOException e) {
- e.printStackTrace();
- System.exit(0);
- }
- if(w==0){
- try {
- System.out.println(dis.skipBytes(skip_width));
- } catch (IOException e) {
- e.printStackTrace();
- }
- }
- }
- }
- }
存储好颜色之后,后面再重绘出图片就OK 啦。
一点小结:
包括后面要做的通信项目,个人觉得关键仍然是协议。不是一种看看就可以的状态,要深入去了解,包括一些特殊的情况。透过现象看本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