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笔记|软件调试的技巧

    这篇文章是《调试九法:软硬件错误的排查之道》的阅读笔记。这本书的主旨,是介绍如何修复bug:找出bug发生的原因、并给出修复方案。

    调试bug的九个规则列举如下,建议将这个清单打印出来,摆放在工作时候能看到的地方。

    调试规则

    接下来一次看下每个规则的核心理念,从名字上来看,每个规则看起来都比较明显(PS:由于翻译的问题,有些词可能没那么容易理解),但是理解这些规则和应用这些规则中间还是差了很多距离的。

    规则1:理解系统

    你必须掌握系统的工作原理以及它是如何设计的,在某些情况下还要知道为什么这样设计。如果你没有理解系统中的某个部分,那么这通常是出问题的地方。(这不仅仅是墨菲定律的问题,如果你不能理解你所设计的系统,你的工作可能会变得一团糟)。

    如何理解系统呢?

    • 阅读手册
    • 逐字逐句阅读手册,仔细理解每个细节
    • 知道什么是正常的,知道什么是正常的可以帮助你注意到什么是不正常的
    • 知道工作流程,要理解业务,要讲系统的工作过程对应到具体要解决的现实问题
    • 选择合适的工具,选择合适的辅助(监控、插桩)工具可以帮你理解系统
    • 查阅细节,经验有时候会骗人,记忆有时候会出错

    规则2:制造失败

    这一点比较容易理解,就是问题复现,在日常工作中,你在排查一个问题的过程中,最重要的一步就是复现问题——能复现的问题都能解决。

    这里有几个要点需要注意:

    • 引发失败,而不要模拟失败,不要尝试用不同的方式去模拟问题,而要模拟和构建引发bug发生的条件
    • debug的动作,不要影响错误的发生方式,可以影响错误的发生频率
    • 从头开始,需要有一个正常的状态到不正常的状态的过程,从开始正常的状态开始观察,直到问题发生;
    • 终极方案,控制变量法,将可能引发错误的因素依次排除;排除所有可能的原因后,剩下那个答案,无论多么不可思议,都是事实。

    规则3:不要想,而要看

    亲眼看到底层的失败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你猜测失败是如何发生的,那常常会修复一些根本不是bug的问题。

    在软件世界里,观察意味着设置断点、添加调试语句、监视程序值以及检查内存;在医学领域,需要测试血样和进行X光透视。

    对细节的观察应该到什么程度合适呢?简单的答案是:一直观察,直到把问题的原因锁定在几种可能之内。

    在系统设计的时候,就要考虑到将来调试、排查问题的情况,将日志视为系统设计的一部分—打印一些关键日志,或者设计一些打开日志的开关,以便在生产环境针对某个case进行调试。

    日常生活中有很多插桩的case:

    • 体温计测量体温
    • 自行车轮胎漏气时,都是将轮胎打满气,然后放在水里检查哪里漏气
    • 天然气中加入了臭鸡蛋的气味

    规则4:分而治之

    反复将问题分成好的一半和坏的一半,然后缩小搜索范围,然后进一步研究有问题的那一半链路。

    规则5:一次只改一个地方

    初中就学过的控制变量法。
    在修改bug时候,如果某个改动没有修复bug,就应该立即把它改回来。

    规则6: 保持审计跟踪

    记下你的每步操作、顺序和结果;
    魔鬼藏在细节中;
    将一些事情关联起来思考;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规则7:检查插头

    一些显而易见的假设可能是错误的;是不是运行了正确的代码?是不是打了正确的包?插头是不是掉了?从一些最基本的问题开始确认,很多时候问题就出在这里。对自己使用的工具进行测试,因为工具也是一种软件,难保不会出问题。

    规则8:获得全新观点

    “要想重新理清一个案子的头绪,最好的方法就是把它讲给别人听。” ——福尔摩斯,《银色马》

    向别人解释问题的过程,会让你对问题进行重新的梳理和理解,这时候可能发现之前没有发现的问题。

    bug发生了,以除掉bug为自豪,而不是非得以自己除掉bug才自豪。

    不管你是跟什么人求助,或者需要别人什么样的帮助(征求意见、获取专业知识、听取经验),在向别人描述问题的时候,一定要记住一件事——报告症状、而不是讲你的理论;另外,有些症状你可能不是十分确定,也可以描述出来。

    规则9:如果你不修复bug,它将依然存在

    “当危险已经离你很近时,拒绝承认它并不是勇敢的表现,而是愚蠢。” ——福尔摩斯,《最后一案》

    如果你不修复bug,它不会自动消失。按照前面的规则解决问题后,要进行一次回归验证,确保已经修复问题,并且没有引入新的问题。

    我的感想

    这本书里的很多案例都是是硬件相关的,对于软件开发工程师来说不太熟悉,不过在阅读的过程中,建议可以想想自己在工作中排查问题的场景,是不是按照一定的章法去排查的?有没有从最基本的假设开始确认?有没有查阅文档?有没有关注本次变更的内容?有没有按照二分法进行排除?

    作为软件开发工程师,在实际工作中很少有机会从0开始构建一个系统,更常见的情况是接手维护一个已经运行了几年、经历了几代的系统。写代码只是工作中的一部分,还有很多其他的事情需要做:修复bug、需求评审、系分评审、项目排期等等。

    修复bug(解决问题)的能力,是软件工程师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在最开始的工作中,有时候会羡慕老司机的“直觉”——看到一个错误日志,就大概知道是哪里有问题,后来自己查问题查得多了之后,自己也get到了这种“直觉”,也理解了——这不是直觉,这是已经被实践验证过很多次的经验,即使这样,我也会告诫自己——不能完全依赖这种经验,经验有助于缩小待验证的范围,还是需要事实(重现问题)去证实前面的猜测。


    本号专注于后端技术、JVM问题排查和优化、Java面试题、个人成长和自我管理等主题,为读者提供一线开发者的工作和成长经验,期待你能在这里有所收获。javaadu

  • 相关阅读:
    How do you Design a Circular FIFO Buffer (Queue) in C?

    搞懂分布式技术5:Zookeeper的配置与集群管理实战
    Spring boot 启动提示数据源错误
    IntelliJ IDEA 如何配置数据源
    Windows 10 中你可能用得最多的快捷键
    JUnit 5 测试问题 throws java.lang.Exception’ must be static unless the test class is annotated with @TestInstance(Lifecycle.PER_CLASS)
    Intellij IDEA 如何自动生成 serialVersionUID
    Docsify 初始化文件夹
    Docsify 安装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javaadu/p/11148145.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