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设计模式(单例模式)

    一 、简介

      所谓类的单例设计模式,就是 采取一定的方法保证在整个的软件系统中,对某个类只能存在一个对象实例,并且该类只提供一个取得其对象实例的方法(静态方法)。 比如 Hibernate 的 SessionFactory,它充当数据存储源的代理,并负责创建 Session 对象。SessionFactory 并不是轻量级的,一般情况下,一个项目通常只需要一个 SessionFactory 就够,这是就会使用到单例模式。

     

    二、 单例模式的五种方式

    1、饿汉式

    案例1 静态常量:

    package com.ycdhz.design.Singleton;
    
    public class SingletonTest01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ingleton temp01 = Singleton.getInstance();
            Singleton temp02 = Singleton.getInstance();
            System.out.println(temp01 == temp02);
            System.out.println("temp01:" + temp01.hashCode());
            System.out.println("temp02:" + temp02.hashCode());
        }
    }
    
    class Singleton {
        // 构造器私有化 (防止 new )
        private Singleton() {}
    
        //类的内部创建对象
        private final static Singleton instance = new Singleton();
    
        //向外暴露一个静态的公共方法 getInstance
        public static Singleton getInstance(){
            return instance;
        }
    }

    案例2 静态方法块:

    class Singleton {
    
        private Singleton() {}
    
        private static Singleton instance;
    
        static {
            instance = new Singleton();
        }
    
        public static Singleton getInstance(){
            return instance;
        }
    }

    总结:

    1、这种写法比较简单,就是在类装载的时候就完成实例化。避免了线程同步问题。

    2、在类装载的时候就完成实例化,没有达到懒加载的效果。如果从始至终从未使用过这个实例,则会造成内存的浪费。

    3、这种方式基于ClassLoader 机制避免了多线程的同步问题,不过instance 在类装载时就实例化,在单例模式中大多数都是调用getInstance 方法,但是导致类装载的原因有很多种,因此不能确定有其他的方式(或者其他的静态方法)导致类装载,这时候初始化 instance 就没有达到懒加载的效果。

    4、这种单例模式可用,但可能造成内存浪费

     

    2、懒汉式

    案例1 线程不安全:

    class Singleton {
    
        private static Singleton singleton;
    
        private Singleton(){}
    
        //提供一个静态的公有方法,当使用到该方法时,才去创建 instance
        public static Singleton getInstance(){
            if(singleton == null){
                singleton = new Singleton();
            }
            return singleton;
        }
    }

    总结:

    1、起到了懒加载的效果,但是只能在单线程下使用。

    2、如果在多线程下,一个线程进入了if (singleton == null)判断语句块,还未来得及往下执行,另一个线程也通过了这个判断语句,这时便会产生多个实例。

    3、在实际开发中, 不建议使用这种方式。

     

    案例2 线程安全,同步方法:

    class Singleton {
    
        private static Singleton singleton;
    
        private Singleton(){}
    
        //方法前加synchronized关键字解决线程安全问题,但是会增加创建的时间消耗。
        public static synchronized Singleton getInstance(){
            if(singleton == null){
                singleton = new Singleton();
            }
            return singleton;
        }
    }

    总结:

    1、解决了线程安全问题

    2、效率太低了,每个线程在想获得类的实例时候,执行 getInstance()方法都要进行同步。而其实这个方法只执行一次实例化代码就够了,后面的想获得该类实例,直接 return 就行。 方法进行同步效率太低。

    3、在实际开发中, 不推荐使用这种方式。

     

    案例3 线程安全,双重检查:

    class Singleton {
    
        private static volatile Singleton instance;
    
        private Singleton(){}
    
        //提供一个静态的公有方法,加入双重检查代码,解决线程安全问题, 同时解决懒加载问题。
        public static synchronized Singleton getInstance(){
            if(instance == null){ // 第一次检查
                synchronized (Singleton.class){
                    if(instance == null){ // 第二次检查
                        instance = new Singleton();
                    }
                }
            }
            return instance;
        }
    }

    总结:

    1、线程安全, 延迟加载,效率较高。 通过Double-Check 概念是保证了线程安全,如代码中所示,我们进行了两次 if (instance == null)检查

    2、在实际开发中, 推荐使用这种单例设计模式总结 。

     

    3、静态内部类

    案例1:

    class Singleton {
        private static volatile Singleton instance;
    
        private Singleton() {}
    
        //写一个静态内部类,该类中有一个静态属性 INSTANCE。
        private static class SingletonInstance {
            private static final Singleton INSTANCE = new Singleton();
        }
    
        //提供一个静态的公有方法,直接返回 SingletonInstance.INSTANCE。
        public static synchronized Singleton getInstance() {
            return SingletonInstance.INSTANCE;
        }
    }

    总结

    1、这种方式采用了类装载的机制来保证初始化实例时只有一个线程。

    2、静态内部类方式在 Singleton 类被装载时并不会立即实例化,而是在需要实例化时,调用 getInstance 方法,才会装载 SingletonInstance 类,从而完成 Singleton 的实例化。

    3、类的静态属性只会在第一次加载类的时候初始化,所以在这里,JVM 帮助我们保证了线程的安全性,在类进行初始化时,别的线程是无法进入的。

    4、避免了线程不安全,利用静态内部类特点实现延迟加载,效率高,推荐使用。

     

    4、枚举

    package com.ycdhz.design.Singleton;
    
    public class SingletonTest07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ingleton instance = Singleton.INSTANCE;
            Singleton instance1 = Singleton.INSTANCE;
            System.out.println(instance == instance1);
        }
    }
    
    enum Singleton {
        INSTANCE; //属性
    }

    总结:

    1、其底层是依赖 JDK1.5 中添加的Enum类实现的,枚举类的成员变量其实都是静态类型的,并且是在静态代码块中实例化的,有点像饿汉模式,也是天然线程安全的。不仅能避免多线程同步问题,而且还能防止反序列化重新创建新的对象。

    2、推荐使用。

     

    5、ThreadLocal

    public class Singleton{
        
        private Singleton(){}
        
        // 使用ThreadLocal实现线程安全的单例
        private static final TheadLocal<Singleton> instance= new ThreadLocal<Singleton>(){
            @Override
            protected Singleton initialValue(){
                return new Singleton();
            }
        };
        
        public static Singleton getInstance(){
            return instance.get();
        }
    }

    总结:

    1、ThreadLocal会为每一个线程提供一个独立的副本,在多个线程对数据的访问相互独立。

    2、根据实际情况选用。

     

    三、 总结

    1、单例模式保证了系统内存中该类只存在一个对象,节省了系统资源,对于一些需要频繁创建销毁的对象,使用单例模式可以提高系统性能。

    2、当想实例化一个单例类的时候,必须要记住使用相应的获取对象的方法,而不是使用 new。

    3、单例模式 使用的场景:需要 频繁的进行创建和销毁的对象、创建对象时耗时过多或耗费资源过多(即:重量级对象),但又经常用到的对象、 工具类对象、频繁访问数据库或文件的对象(比如 数据源、session 工厂等)。

     

     

  • 相关阅读:
    【学习】reactjs(一)——使用npm创建react项目并整合elementUI
    【学习】整合springboot2.0 和 mybatis,实现基本的CRUD
    macos monterey 系统升级后 go build 错误
    [R语言]关联规则2---考虑items之间严格的时序关系
    [R语言]关联规则1---不考虑items之间的时序关系
    [python]使用python实现Hadoop MapReduce程序:计算一组数据的均值和方差
    [机器学习笔记]奇异值分解SVD简介及其在推荐系统中的简单应用
    [机器学习笔记]主成分分析PCA简介及其python实现
    [游戏数据分析]WAU模型简介及WAU预测
    [R语言]读取文件夹下所有子文件夹中的excel文件,并根据分类合并。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jiangyaxiong1990/p/13450930.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