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C++中数组参数详解

    在C++中,数组永远不会按值传递。它是传递第一个元素(准确地说是第0个)的指针。
    例如,如下声明:
      void putValues(int[10]);
    被编译器视为:
      void putValues(int*);
    数组的长度与参数声明无关。因此,下列三个声明是等价的:
      void putValues(int*);
      void putValues(int[]);
      void putValues(int[10]);

    因为数组被传递为指针,所以这对程序员有两个含义:
    1、在被调函数内对参数数组的改变将被应用到数组实参上而不是本地拷贝上。当用作实参的数组必须保持不变时,程序员需要保留数组的拷贝。函数可以通过把参数类型声明为const来表明不希望改变数组元素:
      void putValues(const int[10]);
    2、数组长度不是参数类型的一部分。函数不知道传递给它的数组的实际长度,编译器也不知道,当编译器对实参类型进行参数类型检查时,并不检查数组的长度。
    例如:

    void putValues(int[10]); //视为int*

    int main()
    {
        
    int i, j[2];
        putValues(
    &i); //ok:&i是int*; 潜在的运行错误
        putValues(j);  //ok:j被转换成第0个元素的指针
        
    // 实参类型为int*:潜在的运行错误
        return 0;
    }

    参数的类型检查只能保证putValues()的再次调用都提供了int*型的实参。类型检查不能检验实参是一个10元素的数组。

    习惯上,C风格字符串是字符的数组,它用一个空字符编码作为结尾。但是所有其他类型,包括希望处理内含字符的字符数组,必须以某种方式在向函数传递实参时使其知道它的长度。一种常见的机制是提供一个含有数组实参的长度的额外参数。例如:

    void putValues(int[], int size);
    int main()
    {
        
    int i,j[2];
        putValues(
    &i, 1);
        putValues(j, 
    2);
        
    return 0;
    }


    另外一种机制是将参数声明为数组的引用。当参数是一个数组类型的引用时,数组长度成为参数和类型的一部分,编译器检查数组实参的长度与在函数参数类型中指定的长度是否匹配。

    // 参数为10个int的数组
    // parameter is a reference to an array of 10 ints
    void putValues(int (&arr)[10]);
    int main()
    {
        
    int i, j[2];
        
    int a[10];
        putValues(i); 
    // 错误:实参不是10个int的数组
        putValues(j); // 错误:实参不是10个int的数组
        putValues(a); // 正确
        return 0;
    }

    因为数组的长度现在是参数类型的一部分,所以putValues()的这个版本只接受10个int的数组。这限制了可以作为实参被传递给putValues()的数组的种类。但是,它也使函数的实现更加简单。

  • 相关阅读:
    mybatis公用代码抽取到单独的mapper.xml文件
    mysql与oracle常用函数及数据类型对比00持续补充
    人民币在岸 离岸 中间价的含义与关系
    mysql hang and srv_error_monitor_thread using 100% cpu(已解决)
    long和BigDecimal引发的管理思考
    mybatis 3的TypeHandler深入解析(及null值的处理)
    mysql 5.7.17发布
    rabbitmq connection/channel/consumer/queue的数量关系详细分析
    rabbitMQ publish丢包分析
    INFO: task java:27465 blocked for more than 120 seconds不一定是cache太大的问题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kobe/p/1423266.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