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环形缓冲区

    【转】环形缓冲区的实现原理(ring buffer)

    在通信程序中,经常使用环形缓冲区作为数据结构来存放通信中发送和接收的数据。环形缓冲区是一个先进先出的循环缓冲区,可以向通信程序提供对缓冲区的互斥访问。

    1、环形缓冲区的实现原理

    环形缓冲区通常有一个读指针和一个写指针。读指针指向环形缓冲区中可读的数据,写指针指向环形缓冲区中可写的缓冲区。通过移动读指针和写指针就可以实现缓冲区的数据读取和写入。在通常情况下,环形缓冲区的读用户仅仅会影响读指针,而写用户仅仅会影响写指针。如果仅仅有一个读用户和一个写用户,那么不需要添加互斥保护机制就可以保证数据的正确性。如果有多个读写用户访问环形缓冲区,那么必须添加互斥保护机制来确保多个用户互斥访问环形缓冲区。

    图1、图2和图3是一个环形缓冲区的运行示意图。图1是环形缓冲区的初始状态,可以看到读指针和写指针都指向第一个缓冲区处;图2是向环形缓冲区中添加了一个数据后的情况,可以看到写指针已经移动到数据块2的位置,而读指针没有移动;图3是环形缓冲区进行了读取和添加后的状态,可以看到环形缓冲区中已经添加了两个数据,已经读取了一个数据。

    个数据。

    2、实例:环形缓冲区的实现

    环形缓冲区是数据通信程序中使用最为广泛的数据结构之一,下面的代码,实现了一个环形缓冲区:

    /*ringbuf .c*/

    #include<stdio. h>

        #include<ctype. h>

    #define NMAX 8

    int iput = 0; /* 环形缓冲区的当前放入位置 */

    int iget = 0; /* 缓冲区的当前取出位置 */

    int n = 0; /* 环形缓冲区中的元素总数量 */

    double buffer[NMAX];

    /* 环形缓冲区的地址编号计算函数,如果到达唤醒缓冲区的尾部,将绕回到头部。

    环形缓冲区的有效地址编号为:0到(NMAX-1)

    */

    int addring (int i)

    {

            return (i+1) == NMAX ? 0 : i+1;

    }

    /* 从环形缓冲区中取一个元素 */

    double get(void)

    {

    int pos;

    if (n>0){

                          Pos = iget;

                          iget = addring(iget);

                          n--;

                          return buffer[pos];

    }

    else {

    printf(“Buffer is empty\n”);

    return 0.0;

    }

    /* 向环形缓冲区中放入一个元素*/

    void put(double z)

    {

    if (n<NMAX){

                          buffer[iput]=z;

                          iput = addring(iput);

                          n++;

    }

    else

    printf(“Buffer is full\n”);

    }

    int main{void)

    {

    chat opera[5];

    double z;

    do {

    printf(“Please input p|g|e?”);

    scanf(“%s”, &opera);

                   switch(tolower(opera[0])){

                   case ‘p’: /* put */

                      printf(“Please input a float number?”);

                      scanf(“%lf”, &z);

                      put(z);

                      break;

    case ‘g’: /* get */

                      z = get();

    printf(“%8.2f from Buffer\n”, z);

    break;

    case ‘e’:

                      printf(“End\n”);

                      break;

    default:

                      printf(“%s - Operation command error! \n”, opera);

    }/* end switch */

    }while(opera[0] != ’e’);

    return 0;

    }

    在CAN通信卡设备驱动程序中,为了增强CAN通信卡的通信能力、提高通信效率,根据CAN的特点,使用两级缓冲区结构,即直接面向CAN通信卡的收发缓 冲区和直接面向系统调用的接收帧缓冲区。 通讯中的收发缓冲区一般采用环形队列(或称为FIFO队列),使用环形的缓冲区可以使得读写并发执行,读进程和写进程可以采用“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模型来 访问缓冲区,从而方便了缓存的使用和管理。然而,环形缓冲区的执行效率并不高,每读一个字节之前,需要判断缓冲区是否为空,并且移动尾指针时需要进行“折行处理”(即当指针指到缓冲区内存的末尾时,需要新将其定向到缓冲区的首地址);每写一个字节之前,需要判断缓区是否为,并且移动尾指针时同样需要进行“ 折行处理”。程序大部分的执行过程都是在处理个别极端的情况。只有小部分在进行实际有效的操作。这就是软件工程中所谓的“8比2”关系。结合CAN通讯实际情况,在本设计中对环形队列进行了改进,可以较大地提高数据的收发效率。 由于CAN通信卡上接收和发送缓冲器每次只接收一帧CAN数据,而且根据CAN的通讯协议,CAN控制器的发送数据由1个字节的标识符、一个字节的RTR 和DLC位及8个字节的数据区组成,共10个字节;接收缓冲器与之类似,也有10个字节的寄存器。所以CAN控制器收的数据是短小的定长帧(数据可以不满 8字节)。 于是,采用度为10字节的数据块业分配内存比较方便,即每次需要内存缓冲区时,直接分配10个字节,由于这10个字节的地址是线性的,故不需要进行“折行”处理。更重要的是,在向缓冲区中写数据时,只需要判断一次是否有空闲块并获取其块首指针就可以了,从而减少了重复性的条件判断,大大提高了程序的执行效率;同样在从缓冲队列中读取数据时,也是一次读取10字节的数据块,同样减少了重复性的条件判断。 在CAN卡驱动程序中采用如下所示的称为“Block_Ring_t”的数据结构作为收发数据的缓冲区:

    typedef struct {

    long signature;

    unsigned char *head_p;

    unsigned char *tail_p;

    unsigned char *begin_p;

    unsigned char *end_p;

    unsigned char buffer [BLOCK_RING_BUFFER_SIZE];

    int usedbytes;

    }Block_Ring_t;

    该数据结构在通用的环形队列上增加了一个数据成员usedbytes,它表示当前缓冲区中有多少字节的空间被占用了。使用usedbytes,可以比较方 便地进行缓冲区满或空的判断。当usedbytes=0时,缓冲区空;当usedbytes=BLOCK_RING_BUFFER_SIZE时,缓冲区 满。 本驱动程序除了收发缓冲区外,还有一个接收帧缓冲区,接收帧队列负责管理经Hilon A协议解包后得到的数据帧。由于有可能要同接收多个数据帧,而根据CAN总线遥通信协议,高优先级的报文将抢占总线,则有可能在接收一个低优先级且被分为 好几段发送的数据帧时,被一个优先级高的数据帧打断。这样会出现同时接收到多个数据帧中的数据包,因而需要有个接收队列对同时接收的数据帧进行管理。 当有新的数据包到来时,应根据addr(通讯地址),mode(通讯方式),index(数据包的序号)来判断是否是新的数据帧。如果是,则开辟新的 frame_node;否则如果已有相应的帧节点存地,则将数据附加到该帧的末尾;在插入数据的同时,应该检查接收包的序号是否正确,如不正确将丢弃这包 数据。 每次建立新的frame_node时,需要向frame_queue申请内存空间;当frame_queue已满时,释放掉队首的节点(最早接收的但未完 成的帧)并返回该节点的指针。 当系统调用读取了接收帧后,释放该节点空间,使设备驱动程序可以重新使用该节点。

    形缓冲区:环形缓冲队列学习

    来源: 发布时间:星期四, 2008年9月25日 浏览:117次 评论:0

    项目中需要线程之间共享一个缓冲FIFO队列,一个线程往队列中添数据,另一个线程取数据(经典的生产者-消费者问题)。开始考虑用STL的vector 容器, 但不需要随机访问,频繁的删除最前的元素引起内存移动,降低了效率。使用LinkList做队列的话,也需要频繁分配和释放结点内存。于是自己实现一个有 限大小的FIFO队列,直接采用数组进行环形读取。

    队列的读写需要在外部进程线程同步(另外写了一个RWGuard类, 见另一文)

    到项目的针对性简单性,实现了一个简单的环形缓冲队列,比STL的vector简单

    PS: 第一次使用模板,原来类模板的定义要放在.h 文件中, 不然会出现连接错误。

    template <class _Type>
    class CShareQueue 
    {
    public:
    CShareQueue();
    CShareQueue(unsigned int bufsize);
    virtual ~CShareQueue();

    _Type pop_front();
    bool push_back( _Type item);
    //返回容量
    unsigned int capacity() { //warning:需要外部数据一致性
    return m_capacity;
    }
    //返回当前个数
    unsigned int size() { //warning:需要外部数据一致性
    return m_size;
    }
    //是否满//warning: 需要外部控制数据一致性
    bool IsFull() {
    return (m_size >= m_capacity);
    }

    bool IsEmpty() {
    return (m_size == 0);
    }


    protected:
    UINT m_head;
    UINT m_tail;
    UINT m_size;
    UINT m_capacity;
    _Type *pBuf;


    };

    template <class _Type>
    CShareQueue<_Type>::CShareQueue() : m_head(0), m_tail(0), m_size(0)
    {
    pBuf = new _Type[512];//默认512
    m_capacity = 512;
    }

    template <class _Type>
    CShareQueue<_Type>::CShareQueue(unsigned int bufsize) : m_head(0), m_tail(0)
    {
    if( bufsize > 512 || bufsize < 1)
    {
    pBuf = new _Type[512];
    m_capacity = 512;
    }
    else
    {
    pBuf = new _Type[bufsize];
    m_capacity = bufsize;
    }
    }

    template <class _Type>
    CShareQueue<_Type>::~CShareQueue()
    {
    delete[] pBuf;
    pBuf = NULL;
    m_head = m_tail = m_size = m_capacity = 0;
    }

    //前面弹出一个元素
    template <class _Type>
    _Type CShareQueue<_Type>::pop_front()
    {
    if( IsEmpty() )
    {
    return NULL;
    }
    _Type itemtmp;
    itemtmp = pBuf[m_head];
    m_head = (m_head + 1) % m_capacity;
    --m_size;
    return itemtmp;

    }

    //从尾部加入队列
    template <class _Type>
    bool CShareQueue<_Type>::push_back( _Type item)
    {
    if ( IsFull() )
    {
    return FALSE;
    }
    pBuf[m_tail] = item;
    m_tail = (m_tail + 1) % m_capacity;
    ++m_size;
    return TRUE;
    }


    #endif

  • 相关阅读:
    深度学习——02、深度学习入门——经典卷积神经网络架构实例——RNN
    深度学习——02、深度学习入门——经典卷积神经网络架构实例——RNN
    深度学习——02、深度学习入门——经典卷积神经网络架构实例——VGGNet
    深度学习——02、深度学习入门——经典卷积神经网络架构实例——VGGNet
    深度学习——02、深度学习入门——经典卷积神经网络架构实例——VGGNet
    asp.netweb formURL 路由​​​​​​​
    asp.netweb formURL 路由​​​​​​​
    CSS 加粗(css fontweight)
    CSS 加粗(css fontweight)
    MongoDB$unwind操作符展开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lemon0823/p/2846113.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