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开发的过程中,肯定会使用到很多设备,所以对设备的挂载卸载是一个很基本的操作。
Linux对设备的默认定义如下:
一、Linux中的硬件设备号
设 备 设 备 号
IDE硬盘 /dev/hd[a-d] (并行硬盘)
SCSI硬盘 /dev/sd[a-p] (串行硬盘)
U盘 /dev/sd[a-p]
光驱 /dev/cdrom
软驱 /dev/fd[0-1]
打印机 /dev/lp[0-2]
鼠标 /dev/mouse
LCD /dev/fb0
系统终端 /dev/tty0
串行端口终端 /dev/ttys0
伪终端 /dev/ptyp1
(注1:tty是Teletype的缩写,通常使用tty来简称各种终端设备。终端是一种字符型设备)
(注2:伪终端(Pseudo Terminal)是成对的逻辑终端设备,如果某人在网上使用telnet程序连接到你的计算机上,则telnet程序就可能会开始连接到设备ptyp2(m2)上(一个伪终端端口上)。此时一个getty程序就应该运行在对应的ttyp2(s2)端口上。当telnet从远端获取了一个字符时,该字符就会通过m2、s2传递给getty程序,而getty程序就会通过s2、m2和telnet程序往网络上返回”login:”字符串信息。这样,登录程序与telnet程序就通过“伪终端”进行通信。通过使用适当的软件,就可以把两个甚至多个伪终端设备连接到同一个物理串行端口上)
例如:
<1>当插入第一个U盘时,它的设备号为sda1
当插入第二个U盘时,它的设备号为sdb1
<2>当插入第一个硬盘时,它的设备号为hda1
当插入第二个硬盘时,它的设备号为hdb1
系统的/dev目录下列出了当前识别出来的所有设备。
mount -l 列出当前已经挂载的存储设备。
下面是存储设备的具体挂载方法:
[root@localhost mnt]#mkdir udisk
这样,就在/mnt目录下新建一子目录udisk作为挂接点.
这样,就成功的将U盘的设备文件/dev/sda1挂载到了ARM开发板的/mnt/udisk目录下,且以fat格式进行挂载.当用户需要访问U盘时,可以通过对文件/mnt/udisk而实现.
[root@localhost mnt]#mkdir arm_linux
[root@localhost mnt] #mount -o nolock,wsize=1024,rsize=1024 192.168.0.20:/home/lishuai /mnt/arm_linux
这样就将IP地址为192.168.0.20(Linux虚拟机)下的/home/lishuai挂载到(ARM系统)的/mnt/arm_linux目录下.
卸载则使用 umount 挂接点即可完成,如 umount /mnt/samb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