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new和delete,自己觉得一句话就是:最好同一作用域内,必须成对使用
先给出自己的认识:
malloc,free,申请和释放一段heap堆中的内存。
new:申请heap内存并在申请的内存中放置用默认构造函数构造好的对象。(注意:对象内可能也有申请堆内存,new)
delete:完成了两个工作,
1. 释放对象内申请的堆内存。 所以会去调用析构函数。
2. 释放对象本身占用的堆内存。类似free 对象指针。
如下例子,明白了,就应该基本初步认识了new和delete。
#include <stdio.h> #include <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class myclass { public: myclass(const string& _name,const string& _des):name(_name),heaporstack(_des) { pint=new int[10]{1,2,3,4,5,6,7,8,9,0}; printf("%s Construt by %s. add of class:%0x. add of int[] in class:%0x0 ",name.c_str(),heaporstack.c_str(), this,pint); }; ~myclass() { delete[] pint; printf("%s Destory by %s. add of class:%0x. add of int[] in class:%0x0 ",name.c_str(),heaporstack.c_str(), this,pint); } string name; string heaporstack; int * pint; private: myclass(){} }; int main() { myclass Mclass_local("Mclass_local","stack"); myclass* Mclass_heap=new myclass("Mclass_heap","heap"); delete Mclass_heap; Mclass_heap=0x0; return 0; }
所以,使用基本原则:
1)成对使用。new 对 delete . new a[] 对 delete [] a;
2)谁new谁delete。 mian方法中,new,那么main必须delete。 class 中new。那么class的析构函数~class{delete} 最好有delete。也就是最好同一作用域内。
3)delete后,必须把指针设置为空指针。当然在析构函数内其实不用写。因为析构是最后执行的,类里面不太会有语句在析构之后执行。
二)C++还有一个std::allocator<T>
作用:某些类,需要预先分配用于创建新对象的内存,需要时再在预先分配的内存中构造新对象。也就是以空间换时间的策略。
比如vector。就是典型的这种类,先分配一定大小,加入数据时,如空间够,不必要每次插入数据就申请一次空间,只有空间不够才再次申请原空间的2倍内存。典型的预支内存空间换申请内存时间的策略。
常用的操作:
allocator<T> a; 定义一个T类型的allocator对象。
a.allocate(n); 申请n个T大小的,未分配的空间。类似(T*) malloc(sizeof(T)*n)
a.deallocate(p,n) 释放内存,p为T*,n为释放的T类型对象的数量。注意:T类型对象本身,如有需要释放的资源,必须先释放,a.deallocate(p,n)只是释放对象本身的内存,而对象的建立又额外申请的资源,需要另外处理。
a.construct(p,t) 复制构造,用t来复制构造。相当于 new (p) T(t),这个是placement new的用法 new(place_address) type(initializer-list)
uninitialized_copy(startit,endit,it) startit,endit :要复制的开始迭代器地址和结束地址。it:要复制的迭代器地址。
(迭代器指向的类型是POD型别,不用构造,可以直接拷贝,不清楚具体处理,见链接,备了解。)
uninitialized_fill(startit,endit,obj) startit,endit :要复制的开始迭代器地址和结束地址。it:要复制的对象。 使用复制构造函数填充内存
uninitialized_fill_n(startit,endit,obj,n) startit,endit :要复制的开始迭代器地址和结束地址。it:要复制的对象。 n,要复制的数量。 使用复制构造函数填充内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