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time命令详情

    基础命令学习目录首页

    原文链接:https://blog.csdn.net/adaptiver/article/details/6596143?utm_source=blogxgwz3

    linux下time命令可以获取到一个程序的执行时间,包括程序的实际运行时间(real time),以及程序运行在用户态的时间(user time)和内核态的时间(sys time)。

    它的使用方法和前面讲过的strace类似,在待执行的命令前加上time即可。

    来看一个例子程序test.c

    #include <stdio.h>
    int main()
    {
    FILE *fp = fopen("/tmp/testfile","w");
    int i=0;
    for(i=0;i<3;++i)
    {
    fprintf(fp,"%d
    ",i);
    }
    fclose(fp);
    return 0;
    }

    编译后用time命令来统计它的执行时间:

    [leconte@localhost test]$ time ./test
    real    0m0.020s
    user    0m0.000s
    sys     0m0.018s

    结果表明,程序实际运行时间0.020s,用户态运行时间接近0s,内核态运行时间0.018s。这是因为我们主要操作是使用文件相关的系统调用,程序大部分时间工作在内核态。

    需要注意的是,real并不等于user+sys的总和。real代表的是程序从开始到结束的全部时间,即使程序不占CPU也统计时间。而user+sys是程序占用CPU的总时间,因此real总是大于或者等于user+sys的。

    例如我在上述程序中加上sleep(1):

    for(i=0;i<3;++i)
    {
    sleep(1);
    fprintf(fp,"%d
    ",i);
    }

    用time统计结果如下:

    [leconte@localhost test]$ time ./test
    real    0m3.025s
    user    0m0.000s
    sys     0m0.019s

    由于执行了三次 sleep(1),real的时间比刚才多了3s,这3s内程序并没有占用CPU,因此user+sys并没有变化

    【命令】time — 执行命令并计时

    【格式】time [-p] command [arguments...]

    【说明】

    执行命令行"command [arguments...]",命令行执行结束时在标准输出中打印执行该命令行的时间统计结果,其统计结果包含以下数据:

    1)实际时间(real time): 从command命令行开始执行到运行终止的消逝时间;

    2)用户CPU时间(user CPU time): 命令执行完成花费的用户CPU时间,即命令在用户态中执行时间总和;

    3)系统CPU时间(system CPU time): 命令执行完成花费的系统CPU时间,即命令在核心态中执行时间总和。

    其中,用户CPU时间和系统CPU时间之和为CPU时间,即命令占用CPU执行的时间总和。实际时间要大于CPU时间,因为Linux是多任务操作系统,往往在执行一条命令时,系统还要处理其它任务。

    另一个需要注意的问题是即使每次执行相同命令,但所花费的时间也是不一样,其花费时间是与系统运行相关的。

    例1:

                1. # time date
                2. Sun Mar 26 22:45:34 GMT-8 2006
                3. 
                4. real    0m0.136s
                5. user    0m0.010s
                6. sys     0m0.070s
                7. #

    在例1中,执行命令"time date"(见第1行)。系统先执行命令"date",第2行为命令"date"的执行结果。第3-6行为执行命令"date"的时间统计结果,其中第4行"real"为实际时间,第5行"user"为用户CPU时间,第6行"sys"为系统CPU时间。以上三种时间的显示格式均为MMmNN[.FFF]s。

    在例1中,CPU时间 = 用户CPU时间 + 系统CPU时间 = 0m0.010s + 0m0.070s = 0m0.080s,实际时间大于CPU时间,说明在date命令运行的同时,还有其它任务在运行。

    【参数说明】

    -p 以POSIX缺省的时间格式打印时间统计结果,单位为秒。详细的输出格式见例2。

    例2:

                1. # time -p date
                2. Wed Mar 27 00:33:11 GMT-8 2006
                3. real 0.11
                4. user 0.00
                5. sys 0.02
                6. #

    在例2中,同样执行命令"time date"(见第1行)。系统先执行命令 "date",第2行为该命令的执行结果。第3-5行为执行命令"date"的时间统计结果。注意本例的时间格式与例1中的时间格式差别,使用-p 参数后的时间显示格式为NN.FF,其单位为秒。

    【相关环境变量说明】

    TIMEFORMAT 自定义输出的时间格式。

    我们也可以通过环境变量TIMEFORMAT来自定义输出的时间格式[1]。格式中使用和标准C中的函数printf一致的转义符,以及使用以下的转义序列来指定输出的时间格式:

    %[prec][l][RUS]

    其中,选项prec为指定时间精度,即小数点后面的位数;选项l表示使用分秒(具体格式为:MMmNN[.FFF]s)的格式;最后一个字符表示时间的类型,其中R表示实际时间,U表示用户CPU时间,S表示系统CPU 时间,它们的单位均为秒。

    time命令缺省输出的时间格式同 TIMEFORMAT=$'/nreal/t%3lR/nuser/t%3lU/nsys/t%3lS'。

    使用-p参数的time命令输出的时间格式同 TIMEFORMAT=$'real %2R/nuser %2U/nsys %2S'。

    例3:

                1. # export TIMEFORMAT=$'real %2R/nuser %2U/nsys %2S'
                2. # time date
                3. Wed Mar 27 00:52:03 GMT-8 2006
                4. real 0.04
                5. user 0.00
                6. sys 0.01
                7. #

    比较例2和例3显示结果,很容易发现例3虽然没有使用参数-p,但其输出的结果和例2一模一样。

    当然,我们也可以修改为任何自己喜欢的时间格式。

    例4:

                1. # export TIMEFORMAT=$'/nHello, ThinkerABC!/nreal time :       %lR/nuser CUP time :   %lU/nsystem CPU time : %lS'
                2. # time date
                3. Wed Mar 27 01:09:26 GMT-8 2006
                4.
                5. Hello, ThinkerABC!
                6. real time :       0m0.016s
                7. user CUP time :   0m0.006s
                8. system CPU time : 0m0.008s
                9. #

    例4的第4-8行正是我们自定义的输出格式。

    从以上介绍了三种指定时间格式的方法,即缺省的时间格式、使用参数-p的POSIX缺省的时间格式和设定环境变量TIMEFORMAT自定义的时间格式,Linux系统使用的先后顺序如下:

    1.参数-p的POSIX缺省时间格式;

    2.环境变量TIMEFORMAT自定义的时间格式;

    3.缺省的时间格式。

    【退出状态说明】

    如果能执行command命令,则返回该命令的退出状态,否则返回如下的退出状态值:

    127 命令未找到

    126 命令找到,但不能执行

    1-125 其它错误

    译至:http://unicus.jp/skmk/archives/338

    由于输出 time 命令的结果到文件时使用的错误的方式,所以将其记录下来。

    环境是bash。

    目标

    将运行的a.out程序的输出和其所花的时间重定向到日志文件中

    无效的例子1


    time ./a.out > logfile
    time ./a.out | tee logfile


    上面的例子是重定向结果到logfile,下面的例子是通过tee把标准输出输出到文件。 
    但是只有time的输出没有被记录到文件中。

        这是因为time的结果是通过标准错误输出的。

    所以不把标准错误输出重定向到文件中是不行的。

    无效的例子2

    把错误输出也重定向到文件。
    time ./a.out >& logfile
    time ./a.out > logfile 2>&1
    time ./a.out 2>&1 | tee logfile

    然而,这也是没有用的。

    ./a.out >& logfile
    ./a.out > logfile 2>&1
    ./a.out 2>&1 | tee logfile

    因为这只是意味着把a.out的错误和标准输出重定向到logfile。

     

    OK的例子

    我们是想把 time ./a.out 的结果输出到logfile,所以:
     
    (time ./a.out) >& logfile
    (time ./a.out) > logfile 2&>1
    (time ./a.out) 2>&1 | tee logfile

    用括号括起来。这样就搞定了。换句话说,你是在一个子shell中运行。

    另外最新的bash不仅支持>&也支持&>。

     

    也可以用{;} 指定一组命令。

    { time ./a.out ; } >& logfile
    { time ./a.out ; } > logfile 2&1
    { time ./a.out ; } 2>&1 | tee logfile

    { 后一定要加空格,如果没有的话,会报错 -bash: syntax error near unexpected token `}’ 。后面的冒号;也不要忘了。

    /usr/bin/time

    顺便说一下,bash内置的命令time和GNU的time命令是不一样的。通过追加完整的路径/usr/bin/time 可以执行GNU命令。
    但是和内置的bash不同的是,不加括号也可以将所有的输出重定向到文件。当然加括号也没问题。

    /usr/bin/time ./a.out >& logfile
    /usr/bin/time ./a.out > logfile 2>&1
    /usr/bin/time ./a.out 2>&1 | tee logfile

    而且有输出到文件的选项-o。

    /usr/bin/time -o logfile ./a.out
    
    但是这只会把time的结果写到文件。使用追加选项-a就可以了。
    /usr/bin/time -a -o logfile ./a.out > logfile
    
    GNU的time命令跟bash的time比的话,数据更详细,也能指定多种输出格式。
    详细的情况请使用man time,bash的time的话使用help time。
    原文链接:https://blog.csdn.net/robertsong2004/article/details/38655389
  • 相关阅读:
    python 购物车和三级菜单
    python-装饰器
    day3 python 函数
    day3 python 集合 文件
    two day python基础知识
    python-day 1
    Cordova 环境搭建
    javascript在html直接传值
    JavaScript疑难点
    Javascript创建对象的方法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machangwei-8/p/10355241.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