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名字

    1.JS

        1.R). React,Facebook开源的MVC框架,阮一峰老师的入门资料 http://www.ruanyifeng.com/blog/2015/03/react.html 

        1.N). NaN即非数值(Not a Number)

    2.工具

      

      2.M). MarkMan,高效的设计稿标注、测量工具

           http://www.getmarkman.com/#/download-modal

      2.N). NPM 是随同NodeJS一起安装的包管理工具,能解决NodeJS代码部署上的很多问题,常见的使用场景有以下几种:      

    • 允许用户从NPM服务器下载别人编写的第三方包到本地使用。
    • 允许用户从NPM服务器下载并安装别人编写的命令行程序到本地使用。
    • 允许用户将自己编写的包或命令行程序上传到NPM服务器供别人使用。

      http://www.runoob.com/nodejs/nodejs-npm.html

           2.V). VB (Visual Basic)是Microsoft公司开发的一种通用的基于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为结构化的、模块化的、面向对象的、包含协助开发环境事件驱动为机制的可视化程序设计语言。是一种可用于微软自家产品开发的语言。

      2.W). Webpack 是前端资源模块化管理和打包工具。他可以将许多松散的模块按照依赖和规则打包成符合生产环境部署的前端资源。

      还可以将按需加载的模块进行代码分隔,等到实际需求的时候再异步加载。通过loader的转换,任何形式的资源都可以视作模块,比如CommonJS模块,AMD模块,ES6模块,CSS,图片,JSON, Coffeescript,LESS等。

           

      

    3.其他

       ABCDEFG

      3.A). JS的AMD规范,全称是Asynchronous Module Definition,即异步模块加载机制。从它的规范描述页面看,AMD很短也很简单,但它却完整描述了模块的定义,依赖关系,引用关系以及加载机制。

      3.B). BOM(Browser Object Document)即浏览器对象模型

      3.C). CDN 的全称是 Content Delivery Network,即内容分发网络。其基本思路是尽可能避开互联网上有可能影响数据数据传输速度和稳定性的瓶颈和环节,使内容传输的更快,更稳定。

      3.C). JS的CMD规范 (Common Module Definition), 是seajs推崇的规范,CMD则是依赖就近,用的时候再require。

      3.D). DNS(Domain Name System,域名系统),万维网上作为域名和IP地址相互映射的一个分布式数据库,能够使用户更方便的访问互联网,而不用去记住能够被机器直接读取的IP数串。

      

       HIJKLMN

       3.H). HTTP协议是Hyper Text Transfer Protocol(超文本传输协议),是用于从万维网(WWW:World Wide Web )服务器传输超文本到本地浏览器的传送协议。

           HTTP使用统一资源标识符(Uniform Resource Identifiers, URI)来传输数据和建立连接。

      3.I). ICP(Internet Content Provider)是互联网内容提供商,向广大用户综合提供互联网信息业务和增值业务的电信运营商。

      3.I). IO = I/O输入/输出(Input/Output),分为IO设备和IO接口两个部分。

      3.i). IP 是Internet Protocol的缩写,网络之间互连的协议也就是为计算机网络相互连接进行通信而设计的协议。

      3.I). ISP(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互联网服务提供商,即向广大用户综合提供互联网接入业务、信息业务、和增值业务的电信运营商。

      3.J). JSON (JavaScript Object Notation, JS 对象标记) 是一种轻量级的数据交换格式。

      3.J). JSONP (JSON with Padding)是JSON的一种“使用模式”,可用于解决主流浏览器的跨域数据访问的问题。

       OPQRST

      3.S). SDK ( Software Development Kit ) , 软件开发工具包。一般都是一些软件工程师为特定的软件包软件框架硬件平台、操作系统等建立应用软件时的开发工具的集合。

      3.S). SPA应用(single page web application,SPA),就是只有一张Web页面的应用。单页应用程序 (SPA) 是加载单个HTML 页面并在用户与应用程序交互时动态更新该页面的Web应用程序.

      3.T). 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 传输控制协议)是一种面向连接的、可靠的、基于字节流的传输层通信协议,由IETF的RFC 793定义。在简化的计算机网络OSI模型中,它完成第四层传输层所指定的功能,用户数据报协议(UDP)是同一层内[1]  另一个重要的传输协议。

      

       UVWXYZ

      3.U). URI是Uniform Resource Identifiers(统一资源标识符)

      3.U). URL全称是UniformResourceLocato,是一种特殊类型的URI,包含了用于查找某个资源的足够的信息

      

           

     
  • 相关阅读:
    547. Friend Circles
    399. Evaluate Division
    684. Redundant Connection
    327. Count of Range Sum
    LeetCode 130 被围绕的区域
    LeetCode 696 计数二进制子串
    LeetCode 116 填充每个节点的下一个右侧节点
    LeetCode 101 对称二叉树
    LeetCode 111 二叉树最小深度
    LeetCode 59 螺旋矩阵II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miangao/p/6702772.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