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Ubuntu设置环境变量的几种方法

    1.Linux的变量种类

      按变量的生存周期来划分,Linux变量可分为两类:

      1.1 永久的:需要修改配置文件,变量永久生效。

      1.2 临时的:使用export命令声明即可,变量在关闭shell时失效。

     

    2.设置变量的四种方法

      2.0  修改/etc/bash.bashrc 文件

      如:export PATH=$PATH:/home/dog/crosstool-NG/builds/xtensa-lx106-elf/bin

      对所有用户有效,比较好用

      2.1 在/etc/profile文件中添加变量【对所有用户生效(永久的)

      用VI在文件/etc/profile文件中增加变量,该变量将会对Linux下所有用户有效,并且是“永久的”。

      例如:编辑/etc/profile文件,添加CLASSPATH变量

      $ vi /etc/profile

      export CLASSPATH=./JAVA_HOME/lib;$JAVA_HOME/jre/lib

      注:修改文件后要想马上生效还要运行$ source /etc/profile,不然只能在下次重进此用户时生效。

      2.2 在个人用户主目录下的~/.bashrc中增加变量【对单一用户生效(永久的)

      用VI在用户目录下的~/.bashrc文件中增加变量,改变量仅会对当前用户有效,并且是“永久的”。

      例如:编辑emos用户目录(/home/emos)下的.bashrc

      $ vi /home/emos/.~/.bashrc

      添加如下内容:

      export CLASSPATH=./JAVA_HOME/lib;$JAVA_HOME/jre/lib

      注:修改文件后要想马上生效还要运行$ source /home/guok/.bashrc,不然只能在下次重进此用户时生效。

      2.3 直接运行export命令定义变量【只对当前shell(BASH)有效(临时的)】

      在shell的命令行下直接使用[export 变量名=变量值] 定义变量,该变量只在当前的shell(BASH)或其子shell(BASH)下是有效的,shell关闭了,变量也就失效了,再打开新shell时就没有这个变量,需要使用的话还需要重新定义。

       改完后,使用 source “修改的文件”  更新资源文件

    3.环境变量的查看

      3.1 使用echo命令查看单个环境变量。例如:

      echo $PATH

      3.2 使用env查看所有环境变量。例如:

      env

      3.3 使用set查看所有本地定义的环境变量。

      unset可以删除指定的环境变量。

      4.常用的环境变量

      PATH 决定了shell将到哪些目录中寻找命令或程序

      HOME 当前用户主目录

      HISTSIZE 历史记录数

      LOGNAME 当前用户的登录名

      HOSTNAME 指主机的名称

      SHELL   当前用户Shell类型

      LANGUGE  语言相关的环境变量,多语言可以修改此环境变量

      MAIL   当前用户的邮件存放目录

      PS1   基本提示符,对于root用户是#,对于普通用户是$

  • 相关阅读:
    spring boot 2.0.3+spring cloud (Finchley)2、搭建负载均衡Ribbon (Eureka+Ribbon+RestTemplate)
    spring boot 2.0.3+spring cloud (Finchley)1、搭建服务注册和发现组件Eureka 以及构建高可用Eureka Server集群
    windows下安装redis
    Spring注解@Resource和@Autowired的区别
    spring常用管理bean注解
    maven中package和install命令的区别
    SpringBoot打war包并部署到tomcat下运行
    使用jquery.qrcode生成二维码及常见问题解决方案
    动态生成二维码插件 jquery.qrcode.js
    Notepad++的列编辑功能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mingyunrangwozoudaoxianzai/p/9841690.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