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20171201-构建之法:现代软件工程-阅读笔记

    敏捷开发的原则:

    1.尽早并持续地交付有价值的软件以满足客户需求

    2.敏捷流程欢迎需求的变化,并利用这种变化来提高用户的竞争优势。

    3.经常发布可用的软件,发布间隔可以从几周到几个月,能短则短

    4.业务人员和开发人员在项目开发过程中应该每天共同工作

    5.以进取心的人为项目核心,充分支持信任他们

    6.无论团队内外,面对面的交流始终是最有效的沟通方式

    7.可用的软件是衡量项目进展的主要指标

    8.敏捷流程应保持可持续的发展。领导,团队和用户应该能按照目前的步调持续合作下去

    9.只有不断关注技术和设计,才能越来越敏捷

    10.保持简明----尽可能简化工作量的技艺----极为重要、

    11.只有能自我管理的团队才能创造优秀的架构,需求和设计

    12.时时总结如何提高团队效率,并付诸行动

    功能测试:

          Unit Test:单元测试----在最基本的功能 / 参数上验证程序的正确性;

          Functional Test:功能测试----验证模块的功能;

          Integration Test:集成测试----验证几个互相有依赖关系的模块的功能;

          Scenario Test:场景测试----验证几个模块能否完成一个用户场景;

          System Test:系统测试----对于整个系统功能的测试;

          Alpha / Beta Test:外部软件测试人员(Alpha / Beta测试员)在实际用户环境中对软件进行全面的测试;

    非功能测试【Non-functional Requirement】(服务质量需求【Quality of Service Requirement】):

          Stress / Load Test:眼力测试----测试软件在负载情况下能否正常工作;

          Performance Test:效能测试----测试软件的效能;

          Accessibility Test:可访问性测试----测试软件是否向残疾用户提供了足够的辅助功能;

          Lcalization / Globalization Test:本地化 / 全球化测试;

          Compatibility Test:兼容性测试;

          Configuration Test:配置测试----测试软件在各种配置下能否正常工作;

          Usability Test:易用性测试----测试软件是否好用;

          Security Test:软件安全性测试;

    按测试的时机和作用分类:

        测试“烽火台”、不同的测试方法;

    各种测试方法:

        1.单元测试和代码覆盖率测试;

        2.构建验证测试【Build Verification Test, BVT】:基本功能能否使用;

        3.验收测试【Acceptance Test】;

        4.“探索式”的测试【Ad hoc Test】;

        5.回归测试【Regression Test】:验证修复的Bug有没有再次出现;

        6.场景 / 集成 / 系统测试:各模块连接是否正常;

        7.伙伴测试【Buddy Test】;

        8.效能测试【Performance Test】:软件在设计负载内能否提供令用户满意的服务质量;

          涉及两个概念:1.设计负载;2.令用户满意的服务质量;

          现实的环境两方面:1.现实的静态数据;2.现实的动态数据;

        9.压力测试:增加负载的两个方面----1.沿着用户轴延长;2.沿着时间轴延长

        10.内部 / 外部公开测试;

        11.易用性测试;

        12.“小强”大扫荡【Bug Bash】;

  • 相关阅读:
    Building a flexiable renderer
    Indirect Illumination in mental ray
    我的心情
    Cellular Automata
    Subsurface Scattering in mental ray
    Shader Types in mental ray
    BSP Traversal
    我的渲染器终于达到了MR的速度
    How to handle displacement and motion blur
    说明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mjw970619/p/7944436.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