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Opencv中K均值算法(K-Means)及其在图像分割中的应用

    K均值(K-Means)算法是一种无监督的聚类学习算法,他尝试找到样本数据的自然类别,分类是K由用户自己定义,K均值在不需要任何其他先验知识的情况下,依据算法的迭代规则,把样本划分为K类。K均值是最常用的聚类技术之一,通过不断迭代和移动质心来完成分类,与均值漂移算法的原理很相似。


    K均值算法的实现过程:

    • 1. 对于一组未知分类的数据集合,指定其分类数K;
    • 2. 随机分配K个类别的中心点位置,分配的原则是各个类别的中心点距离彼此越远越好。
    • 3.将数据集中的每一个点进行类别划分,划分的距离N个初始的类别中心点中哪一个的距离最近,就划入哪一类;
    • 4.根据上一步中初步划分的N个类别,分别计算当前每一类的样品中心,并移动初始中心点到当前集合所在的中心。
    • 5.去除数据集合中每个点的归类属性,依据上边产生的中心点,转到第3步,迭代执行,直到中心点收敛。

    K均值的核心就是不断移动类别划分的中心点,直到该点稳定下来或者达到所设置的最大迭代次数,这时当前中心点所划分的类别就是最终的K均值对样本数据的聚类。


    下图是对K-Means迭代过程的简单演示。假设有n 个数据样本需要进行分类,这里k取值 为2:



    (a)初始数据集合

    (b)随机选取两个点作为初始聚类中心

    (c)计算每个点到聚类中心的距离,并聚类到离该点最近的聚类中去

    (d)计算每个聚类中所有点的坐标平均值,并将这个平均值 作为新的聚类中心

    (e)重复(c),计算每个点到聚类中心的距离,并聚类到离该点最近的聚类中去

    (f) 重复(d),计算每个聚类中所有点的坐标平均值,并将这个平均值作为新的聚类中心,直到满足迭代条件。


    虽然K-Means算法原理简单,也有自身的缺陷:

    • 1.K值的选择需要用户指定,实际中K值 的估计很难做到准确,并且不同的K值得到的结果可能差别很大。
    • 2.初始的聚类中心点的设定对结果影响较大。不同的初始聚类中心可能导致完全不同的聚类结果,并且不能保证K-Means算法收敛于全局最优解,极端情况下有可能达到局部收敛。
    • 3.时间复杂度高0(nkt),其中n是对象总数,k是簇数,t是迭代次数。数据库较大的时候,收敛会比较慢。

    以下是用K-Means算法对一幅图像进行分割的代码实现: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opencv2/core/core.hpp>
    #include <imgproc/imgproc.hpp>
    #include <opencv2/highgui/highgui.hpp>
    #include <opencv2/ml/ml.hpp>
    
    using namespace cv;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main(int argc, char* argv[])  
    {  
    	Mat img =imread("Sky.jpg");  
    	namedWindow("Source Image",0);
    	imshow("Source Image", img);
    	//生成一维采样点,包括所有图像像素点,注意采样点格式为32bit浮点数。 
    	Mat samples(img.cols*img.rows, 1, CV_32FC3); 
    	//标记矩阵,32位整形 
    	Mat labels(img.cols*img.rows, 1, CV_32SC1);
    	uchar* p; 
    	int i, j, k=0; 
    	for(i=0; i < img.rows; i++) 
    	{ 
    		p = img.ptr<uchar>(i); 
    		for(j=0; j< img.cols; j++) 
    		{ 
    			samples.at<Vec3f>(k,0)[0] = float(p[j*3]); 
    			samples.at<Vec3f>(k,0)[1] = float(p[j*3+1]); 
    			samples.at<Vec3f>(k,0)[2] = float(p[j*3+2]); 
    			k++; 
    		} 
    	}
    
    	int clusterCount = 4; 
    	Mat centers(clusterCount, 1, samples.type()); 
    	kmeans(samples, clusterCount, labels, 
    		TermCriteria( CV_TERMCRIT_EPS+CV_TERMCRIT_ITER, 10, 1.0), 
    		3, KMEANS_PP_CENTERS, centers);
    	//我们已知有3个聚类,用不同的灰度层表示。 
    	Mat img1(img.rows, img.cols, CV_8UC1); 
    	float step=255/(clusterCount - 1); 
    	k=0; 
    	for(i=0; i < img1.rows; i++) 
    	{ 
    		p = img1.ptr<uchar>(i); 
    		for(j=0; j< img1.cols; j++) 
    		{ 
    			int tt = labels.at<int>(k, 0); 
    			k++; 
    			p[j] = 255 - tt*step; 
    		} 
    	}
    
    	namedWindow("K-Means分割效果",0); 
    	imshow("K-Means分割效果", img1);
    	waitKey();
    	return 0;
    }


    原始图像:



    由于原图像素大小是4160X2336,计算时候也没有进行压缩,所以K-Means的迭代消耗时间也是很可观的,在我的机器上整个耗时约60S。

    对图像进行分割,采用K=2效果:


    K=3效果:


    K=4效果:



  • 相关阅读:
    Python面向对象(组合、菱形继承、多态)
    Python面向对象
    Python hash、xml、configparser、sheve、shutil模块讲解 以及 面向对象初识
    python正则re模块
    Python序列化、date、random、os模块
    Python包和日志模块
    python面向对象、模块讲解
    python递归函数、二分法、匿名函数、(sorted、map、filter内置函数应用)
    Python生成器、三元表达式、列表生成式、字典生成式、生成器表达式
    Python迭代器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mtcnn/p/9411934.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