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巴荣 网络日志071
佛山·中国 2019-09-03
一个公司,人越多,生产量越大,但要养活越来越多的人,就要越多的业务量。人数不够时,太多的业务会压垮整个公司,那么多少人和多少业务量才是合适的呢?今晚看了一个关于游戏《斗战神》开发经营的视频,深感做开发者的不易,更加引出了关于开发和运营之间的平衡的思考,再联想到最近自己的经历,想着是否有一个形象的图形关系,来描述这些复杂的问题,例如人数和业务量的平衡关系。
今晚要讨论智能眼镜,还是平衡关系?有点苦恼,经营问题我是外行,虽然上段时间画了一些良性和恶性循环的分析图,说明了人数不足带来的坏影响,可是没有钱,设想更好也没用。生存是首要任务,而搞到钱才能生存,那就引出我的问题,靠做智能眼镜怎么赚钱?在这之前,为什么要做智能眼镜?如果想做电子产品赚钱,有很多选择,这种新技术,冷门领域,高风险低回报。低回报是我瞎说的,没有数据支撑,但可以分析一下,如果有高回报,那些大公司会不抢着做吗。这么说,还真的有大公司做智能眼镜,前两年很火的虚拟现实用的智能眼镜,不过我昨天的文章说了智能眼镜的定义是头戴式摄像机,所以VR眼镜不算智能眼镜,以后有机会再讨论。纯拍摄的头戴式相机,没看到多少公司在做,起码大公司没有,可能是保密了?
回到为什么的问题。如果想靠融资生存,又很尴尬,火不过最新的人工智能、5G、量子技术、石墨烯、机器人等等,中规中矩的成熟产品市场竞争不过别人,传统行业更别说了,搞不到融资。智能眼镜夹在前沿科技和成熟行业中间,技术性能上,比不上监控摄像头、运动相机、行车记录仪这类,唯一的卖点,就是在前沿和成熟之间搭建桥梁,让那些飘于云端的高科技找到落脚点,从而跟成熟产业结合,爆发巨大的能量。不过,要爆发还差很远,电池能量密度和芯片的性能功耗比太低,限制了穿戴设备的进步。可以想象,这个蛋糕就摆在桌上,大家都只够到一点,就是分不到大头。但是,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iMac、iPod、iPhone、大疆无人机、GoPro这些产品的出现一举改变了行业内沉闷的气氛,成为行业的领头羊,智能眼镜这个行业也在等待真正的独角兽。
那些重要的产品,似乎都是带着使命出现的,一举解决人们的一些痛点,多少人有过这样的想法,如果有个什么样的东西来实现这个功能就好了,但是迟迟没有人做出这样的东西。一旦做成了,就一炮而红。为什么要做智能眼镜?因为使命,为了更方便地采集声音和图像数据。这使命同时也是最重要的方法,任何偏离这个方向的决定,都是不适合的。当然,实际运作往往不会一帆风顺,有时候走弯路也是必经之路。
我可以大胆地说,企业生存需要两样东西:金钱和使命。分别代表物质和精神。先不论怎么保证金钱供应和使命不变,假设这两个条件都具备了,就算把一个公司的全部资源卖了,也能在另一个地方很快地建立起另一个公司。理论是这样的,没有例子。而我们公司金钱和使命都缺,使命前面讲了,只差老板认同这个观点,问题是怎么赚钱?困了,明天再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