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有关T型账户 沧海

    T型账户在财务中是一个比较总要的账户,在SBO的学习中,我们的财务凭证基本上采用的是这种记帐方法。但是我对借贷双方是如何确定还是很糊涂的,一个经济业务的发生,我经常会搞不明白是怎么回事。到底哪一方为借?哪一方为贷?
    为这个问题,我搜索了baidu和google,找到下面的解释:
    在baidu知道中,有人问下面的这个问题:
    是不是所有的资产类的借教表示增加,贷都表示减少??
    负债类的借都表示减少,贷都表示增加.
    那收入类、费用类的怎么算呢??
    例如:"营业外收入"它也算是收入账户,它的借方登记的是转入”本年利润“的总额。贷方登记的是企业取得的营业外的收入。它这怎么算增减法啊???我怎么越看越糊迷涂啊???郁闷!!!


    回答如下:
    是不是所有的资产类的借教表示增加,贷都表示减少??
    负债类的借都表示减少,贷都表示增加.
    那收入类、费用类的怎么算呢??
    例如:"营业外收入"它也算是收入账户,它的借方登记的是转入”本年利润“的总额。贷方登记的是企业取得的营业外的收入。它这怎么算增减法啊???我怎么越看越糊迷涂啊???郁闷!!!


    同时有另外的一些文章:

    编制现金流量表T型账户法

    型账户法是以利润表和资产负债表为基础,结合有关科目的记录,对现金流量表的项目进行分析并编制调整分录,通过“T型账户”编制出现金流量表的一种方法。其具体步骤是:

      第一步,为所有的非现金项目分别开设T型账户,将各自的期末数和期初数过入各该账户。

      第二步,开设一个大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T型账户,每边分为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三个部分,左边记现金流入,右边记现金流出。与其他账户一样,将期末数和期初数过入该账户中。

      第三步,以利润表项目为基础,结合资产负债表分析每一个非现金项目的增减变动,并据以编制调整分录。

      第四步,将调整分录过入各T型账户,并进行核对。该账户借贷相抵后的余额与原先过入的期末、期初数应当一致。

      第五步,根据大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T型账户编制正式的现金流量表。

    其实,T型记账法也属于借贷记账,其基本要点如下:
    每个账户都有专门的格式,严格反映一定的经济内容。随着经济业务的不断发生,这些内容随之发生变化,这种变化需要在账户中反映出来。

       账户一般可分为左右两方,一方反映增加,另一方反映减少。如果规定在左方记录增加额,就应该在右方记录减少额。反之,如果在右方记录增加额,就应该在左方记录减少额。在具体账户的左、右两方中究竟规定哪一方记录增加额,哪一方记录减少额,取决于各账户所记录的经济内容和所采用的记账方案。

       除此之外,账户的格式还应包括: (1) 账户名称及编号 (2) 经济业务发生日期和摘要 (3) 凭证号数,即账户记录的来源和依据 (4) 增加减少的金额每个账户都有四个金额要素,即期初余额、期末余额、本期增加额、本期减少额。其左方和右方登记的增减金额称为本期发生额,到期末应结算出期末余额。本期期末余额转入下期即为下期的期初余额。


       四个金额之间的关系为:

       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增加额-本期减少额

       账户的本期发生额反映一定时期内该账户核算内容的增减变动情况,而期末余额则反映其变动的结果。账户的余额一般与记录的增加额在同一方向。

       账户的格式取决于采用的记账方法。《企业会计准则》规定采用借贷记账法,它的"三栏式"账户格式。 会计有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及利润六大要素。相应地,账户也可分为资产类、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收益类、成本费用类、利润类等六大类。则利润类账户包括"利润"、"利润分配"等账户,它们和所有者权益类账户具有相同的性质,因则可以并入所有者权益类账户。

      这样一来,账户按会计要素分类可分为资产类、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收益类及成本费用类五大类账户。 资产类账户用来反映资产的增减变动和结存情况。账户的发生额反映资产的增减变动情况,账户的余额反映资产的结存情况。 同样,负债类账户的发生额反映负债的增减变动情况,账户的余额反映未偿还的负债情况。 所有者权益包括投入资本和未分配利润。 收益类账户用来归集企业的收入情况。成本费用类账户用来归集企业的成本费用。


    借贷记账法的特点

    第一, 在借贷记账法下,账户的"借方"用来登记资产和费用的增加,同时用来登记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和利润的减少;而账户的"贷方"则用来登记资产和费用的减少,同时还用来登记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和利润的增加,记入账户借方的数额合计,称为借方发生额虻入贷方的数额合计,称为贷方发生额。

      对于一个账户来说,记入该账户增加方的数额一般都要大于或等于记入其减少方的数额,所以账户正常的余额应在记录增加额的那一方。也即资产类账户余额在借方,负债类和所有者权益类账户余额在贷方。费用和收入类账户一般无余额。根据这个,我们可以从账户余额的方向判断账户的性质。各类账户余额的计算公式如下:

    资产类账户期末(借方)余额=期初借方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

    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类账户期末(贷方)余额=期初贷方余额+本期贷方发生额-本期借方发生额

    为了方便了解掌握借贷记账法下的账户结构,现将各类账户的结构列示如表所示:

    帐户名称 借方 贷方 余额方向
    资产类 增加 减少 借方
    负债类 减少 增加 贷方
    所有制权益类 减少 增加 贷方
    收入类 减少 增加 一般无余额
    费用类 增加 减少 一般无余额

      第二, 根据复式记账的原理。再结合借贷记账法的账户结构,对于任何一项经济业务,一方面记入一个或几个账户的借方,另一方面必然要记入一个或几个账户的贷方,并且借方与贷方的数额必然是相等的。 企业发生的经济业务大致可分为奖金流入企业的业务、资金在企业内部流动的业务、权益转化的业务和资金退出企业的业务。

       运用借贷记账法加以处理如下:
    1. 资金流入企业的业务。即资产与负债、所有者权益同时增加。资产增加记入有关账户的"借方",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增加记入有关账户的"贷方"。

    2. 资金在企业内部流动的业务。即资产、收入和费用之间或资产要素内部的增减。资产和费用的增加以及收入减少记入相关账户的'借方',收入增加以及资产和费用的减少记入相关账户的"贷方"。

    3. 权益转化的业务。即负债、所有者权益和利润三者之间或一个要素内部有增有减。负债、所有者权益和利润增加记入相关账户的"贷方",减少则记入相关账户的"借方"。

    4. 资金退出企业的业务。即资产和负债、所有者权益同时减少。资产减少记入有关账户的"贷方",负债及所有者权益减少则记入有关账户的"借方"。 由此可以看出,每类业务都要同时记入有关账户的借方和另一些账户的贷方,且记入双方的金额相等。

    因此,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可概括为"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专注于企业信息化,最近对股票数据分析较为感兴趣,可免费分享股票个股主力资金实时变化趋势分析工具,股票交流QQ群:457394862
  • 相关阅读:
    949. Largest Time for Given Digits
    450. Delete Node in a BST
    983. Minimum Cost For Tickets
    16. 3Sum Closest java solutions
    73. Set Matrix Zeroes java solutions
    347. Top K Frequent Elements java solutions
    215. Kth Largest Element in an Array java solutions
    75. Sort Colors java solutions
    38. Count and Say java solutions
    371. Sum of Two Integers java solutions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omygod/p/976205.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