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Linux用户管理

    4.1用户类型

    Linux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多用户、多任务操作系统。

    root用户:

    超级用户,即系统管理员,在Linux系统中有且只有一个root用户,

    对系统的一切都具有完全的访问权限的用户,并可由它建立多个普通用户。

    root用户的密码在系统安装时由安装者设定。

    普通用户:

    可以创建许多普通用户,并为其指定相应的权限,使其有限地使用Linux系统。

    4.2登录

    系统在建立之初,仅有root用户,其它的用户则都是由root用户创建的。

    root用户登录,系统提示符是“#”;Linux是这样的,Unix未必

    以普通用户身份进入系统,系统提示符为“$”。

    4.3口令

    为了更好地保护用户帐号的安全,Linux允许用户在登录之后随时使用passwd命令修改自己的口令。修改口令需要经历:

    输入原来的口令,如果口令输错,将中止程序,无法修改口令;

    输入新的口令;

    提示重复一遍新的口令,如果两次输入的口令相吻合,则口令修改成功。

    root用户修改口令,则不需要输入老密码。root用户可以修改任何用户的口令。

    4.4开关机

    Shutdown 命令

    功能:让用户退出系统,其功能和login指令相互对应,是登录的相对操作。

    在结束Linux系统运行时,应先关闭操作系统,然后关机,而不能直接切断电源。因为在关闭系统时,Linux的一些系统进程可能正在对文件进行操作。

    只有root用户才能够关闭系统。

    标准的关闭系统的命令:shutdown -h now

    其他:

    #shutdown +5   维护时使用,提示5分钟后到单用户状态

    #Init 0   以中断调用的形式关闭系统

    #reboot   重启动(相当于shutdown -r now

    #halt   相当按了halt

    4.5创建组和用户

    每个用户账户会涉及/etc目录下三个配置文件

    /etc/passwd   记录用户账户信息,每个用户一行记录

    /etc/group   包含组信息,每个组一行记录

    /etc/shadow   口令文件,每个用户一行记录

    初学者应该结合这三个配置文件学习创建组、用户、口令等命令

    1)创建组、删除组

    groupadd

    功能:建立用户组。在/etc/group文件登记一行组信息

    命令常见形式

    #groupadd g1   g1是组名

    #groupadd -g 200 g2   200是组号

    #groupdel g1   删除组

    2useradd命令

    功能:建立用户帐号。在/etc/passwd文件总登记一行该用户的基本信息

    格式:useradd  [选项]...  用户名

    常用命令选项

    -u:指定 UID 标记号

    -d:指定宿主目录,缺省为 /home/用户名

    -g:指定用户的基本组名(或UID号)

    -G:指定用户的附加组名(或GID号)

    创建一个新用户,必定与两件事件相关:

    1)新用户必然属于一个组,如果不说明,则默认建立一个该用户同名的组,也可以指定用户属于一个已存在的组,组信息保存在/etc/group文件中。

    2)新用户登录时必然有其自己的主目录(即家目录),如果不说明,则默认在 /home下建立一个与该用户同名的目录作为主目录,也可以令新用户建立指定的主目录。

    分析以下几种常见的命令形式

    #useradd tim   最简单的形式,自动建立tim组,将tim用户加入其中

    #useradd -g g1 tim   建立tim用户,加入已存在的g1

    #useradd tim -g g1   等同上句

    #useradd -g g1 -u 201 tim   在上句基础上指定了用户号

    #useradd -g g1 -u 201 -G g2 -d /abc tim   类似上句指定了辅组和家目录

    3passwd命令

    功能:对指定帐号的用户设置口令,还可以用做修改已存在用户的口令或当前登录用户的口令。这个命令修改了/etc/shadow文件

    root用户能修改系统中所有用户的口令,而普通用户只能变更自己的口令。

    [root@cuug ~]#passwd tims

    [root@cuug ~]#su - tim

    [root@tim ~]$passwd

    4.6删除用户、删除组

    只能由root用户执行。

    userdel命令

    格式:userdel [-r] <用户帐号>

    功能:删除用户帐号与相关文件。若不加参数,则仅删除用户帐号,不删除文件。

    #userdel -r tim   参数-r同时删除该用户的家目录

    #groupdel g1   非空的组不能删除

    4.7 修改用户帐号的属性

    usermod命令

    格式:usermod  [选项]...  用户名

    #usermod -g g1 tim   tim用户所在组变更为g1

    4.8切换用户

    root用户与普通用户的身份转换

    #su - tim   root用户转换到普通用户

    #id   查看当前用户及组

    $su -   普通用户转换到root用户,要求操作者提供root用户口令

    4.9家目录

    1)用户登录时的目录叫家目录(宿主目录)

    root用户的家目录是/root

    普通用户的家目录缺省是/home/用户名,也可指定其他目录。

    2)家目录的文件来源

    新建用户帐号时,从 /etc/skel 目录中复制而来

    家目录中有三个隐含文件:

    ~/.bash_profile:用户每次登录时执行

    ~/.bashrc:个性环境变量的描述,可由~/.bash_profile调用

    ~/.bash_logout:用户每次退出登录时执行

    3)快速进入家目录的方法

    方法1#cd<回车>

    方法2#cd ~<回车>   “~”代表家目录,小破折号和一些命令配套使用很常见

    4.10 应用示例:提供root密码安全

    1)root密码丢失

    如果忘记了RHEL5root密码,可以使用单用户的模式来修改root密码。

    启动RHEL5,在第一次出现选项读秒时打Enter键,到如下的画面:

    按下键盘上的“a”

  • 相关阅读:
    vim编辑器入门
    线程概念
    forkJoin
    join()方法跟踪
    mybatis 注解和xml 优缺点
    sql 索引 sql_safe_updates
    spirngcloud文件
    springCloud com.sun.jersey.api.client.ClientHandlerException: java.net.ConnectException: Connection refused: connect
    创建线程池的四种方式
    ThreadLocal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ouyy/p/9103721.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