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北京有趣地名(二)

    前言
        这第二篇--> 北京有趣地名(二) 屯了很久了,总没有找到比较中意的地名来寻找资料然后贴出来分享,但是意外的找到两个资料库:
        1.WIKI  : 维基百科-北京地名
        2.资料库: 山东省省情资料库
    怕是帖这帖子之后很长时间都没时间来调查一些有趣的地名了,不过遇上了会先收集起来.下面介绍几个地名:)

    正题
    1. 东便门、西便门(引用山东省事情资料库资料,个人比较赞成此看法)
            关于东便门、西便门名称的由来,朱先生说:“便门一是便于南北方向的出入,二是工程简便,不是大兴土木。”对此,我也有不同看法。
            如果说是从便于南北方向的出入这个角度命名,所有的城门都可以用“便(biàn)”字来命名了,于是就会出现“东便门”“西便门”“南便门”“北便门”“中便门”等名称。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为了防御蒙古骑兵的骚扰,增强北京城的防卫,保障北京的安全,修筑了包围南郊一面的外罗城,修建了永定门、左安门、右安门、广渠门、 广宁门、东便门、西门7座城门。在当时的形势下,统治者最强烈的愿望是安宁,安宁压倒一切。他们给城门命名,首先考虑到的当然也是安宁。其次,古代统治者修建各种工程, 总是极尽吹嘘夸张之能事, 绝不会将自己经手的工程说成是“简便”,说成是临时设施。再者,外罗城是北京城的防御工事,关系首都的安全,如果仅仅为了省工省料,贪图简便,起不到应有的防御功能,谁能担得起如此重大的罪责? 总而言之,东、西便门并不是因便于南北方向的出入,也不是因工程简便而得名。 我认为,除了广渠门以外,其他6座城门都是围绕着“安宁”命名的。分析东、西便门的名称由来,让我们先来看一看它们所处的地理位置。就建外罗城前的北京城而言,这两座城门相对位于东南角、西南角;就外罗城而言,它们分别处在东北角、西北角;相对于内城南面的正阳门(即“前门”)、崇文门、宣武门而言,东、西便门也分别偏居两旁;这两座城门又恰好位于内城和外城的结合部位。因此,这两座城门可因其所处位置,用“偏(piān) ”来命名,分别称“东偏门”“西偏门”。可以推测,由于“东偏门”“西偏门”名称较俗,且未与当时的时代背景相联系,命名者心系国家安宁,于是就用和“偏(piān)”谐音的“(pián)”来命名。《汉语大字典》中,“便”有三种读音:(一)pián,(二)biàn,(三)biān。其中“便(pián)”有3个义项,第1个义项是:“安适。《说文·人部》:‘便,安也。’《墨子·天志》:‘百姓皆得暖衣饱食, 便宁无忧。’”这里,将“便 (pián) ”释为“安适”,把“便(pián) ”作为“安”“定”“宁”的同义词。那么,东便(pián)门、西便(pi
    án) 门的“便(pián)”就是安宁、安定,安稳、稳固。这样,就将城门名称和“安宁”“安定”挂上了钩。如今人们称“东便(biàn)门”“西便(biàn)门”,其实是对原名“东便(pián)门”“西便(pián)门”的误读。大家都这样读,也就约定俗成
    了!
    -----------------------------
    2. 东单、西单、东四、西四(收集整理)
          说法一: 据陆思贤《神话考古》的考证,单字最早出现于甲骨文中,是一个象形字,形似羊角。商代都城殷的外围有四单:东单、西单、北单和南单。胡厚宣解释“单”为郊野的平地,于省吾释“单”为台,以为是积土而成的高台,丁山释为坛。“单”是在经过平整的空旷场地上修筑祭坛即高台,以作为祭祀、舞雩的场所。《水经注》说南单之台,是鹿台的异名,《国语》说台是望氛祥而备灾害的,把“单”为“台”的性质与用途说明了。“鹿台”者以鹿为标记,应立了鹿头柱,这是南单之台的特点,在此“望氛祥”,即观察天象与气象,相当于周代的灵台。故卜辞说“爰南单”,“爰”即建木神话中“太皞爰过”的“爰”,形容太阳上中天的位置,说明商代的“单”,是测影立竿的专名。卜释又说:“西单雷”,则又明确在此观察气象。这是“单”的主要用途,当然也在此举行祭典与舞雩活动。所以,在古文字中单即是竿,是古代测量日影的工具,也就是后来的日晷。日晷就是太阳的影子,最早测太阳影子的方法是“立竿见影”,《周礼·考工记》说以绳悬垂重物使木竿垂直立于水平地面,然后以竿为圆心作圆,观察日照于竿投于平地的日影。日出与日入的竿影与圆周相交的两点相连线,便可得出正东西方向,即“以正朝夕”。古人在空旷的平地上树立一标竿,目的是用于观察日影,测量时间、方位和定节气。
        
    所谓东单,就是东方日出之意,古代以东方象征春季,即用“单”为立杆,测定春分点的太阳位置。陆思贤说在金文中,“西单”是一个合体字,“西”字作鸟巢形,置于单字的丫杈上,意为鸟巢筑在树上;或中间加鸟字、隻字,意为飞鸟归巢为西,寓意日落之景。单字一侧加“目”字者,意为观测偕日落的天象。在此表示测定秋分点。    
        
    北京城的东单、西单地名,乃本于殷都之东单、西单名,是远古“立竿测影”所遗留下的名称。但为何把十字路口称作东单、西单呢?
        
    据晋·崔豹《古今注》说华表亦称表木,是用于立竿测影的,它立于十字路口:“大路交衢(即十字路口)悉施焉,或谓之表木……今西京谓之交午木。”所谓“交午”,指正午太阳上中天时的晷影是正南北,过此瞬间,太阳西移,晷影转向立柱的东侧,古人称“反景”即“西单景”,说明远古先民曾用柱立竿测影,太阳的光芒称“华”,故把此竿称作华表。在金文中有“行单”字,即在单字的上面画四角菱形符号,意为四隅方向;“单”字两侧合为“行”,意为十字街道的中心立有“单”,表示四个正方向;合在一起为用“单”测定四方四隅。    
        
    “东单”、“西单”、“东四”、“西四”,这类京城商业旺地尽管被当下新冒出来的商圈诸如“国贸”、“亚运村”等等抢去了大半风光,但平心而论,这拨儿老字号的街区对于老北京人包括外地人说来,仍旧最具亲和力,因为这里边有历史和文化的浓韵。

            说法二: 东四和西四元朝时叫大市街,热闹红火。这里在元代就已形成为繁华商业区,元大都城建立以后,此地叫做“旧枢密院角市”,属明照坊。当年的“棹枢密院角市”已有不少商号、店铺,买卖兴隆,交易活跃,异常繁华,是全城三大商业中心之一。东四十字路口的东西南北四个街口各有一座“三间四柱三楼”的冲天式大牌坊,分别叫做“思诚坊”、“仁寿坊”、“保大坊”和“明照坊”。而西四十字路口的四个牌楼南北朝向各书“大市街”仨字儿,东边的牌楼取名“行仁”,西边的称作“履义”。往后,这四个牌楼又有了新名:“金成坊”、“鸣玉坊”、“积庆坊”和“安福坊”。
            东四和西四自打有了分别的四座牌楼后,老百姓就不说“大市街”了,干脆直称东四牌楼和西四牌楼。再往后更省事,直呼“四牌楼”。到北平解放的时候,这些牌楼还健在。20世纪50年代为了扩建马路才拆掉。牌楼没了,叫法也就省事了:“东四”、“西四”。
            东单和西单也是这么来的。这个“单”字,那是因为这儿的牌楼就是单崩儿一个。西单的牌楼叫“瞻云”,东单的叫“就日”。这样,东单牌楼和西单牌楼就叫开了。同样,20世纪50年代扩路,牌楼拆了,于是也就剩了“东单”和“西单”。您瞧,叫着这么简洁顺口的地界儿,原来还是牌楼给留下的家底儿呢。
    -----------------------------
    3. 香山(网上整理收集)
        说法一:《香山永安寺记》中栽:“以山有大石如香炉,故名”,香山香炉峰顶的乳峰石状如香炉,晨昏之际,云遮雾绕,犹如炉中香烟。
        说法二:香山一带又称杏花山,每年春季杏花盛开,清香四溢,沁人心脾,故名。
        香山的石头有着道不尽的传说。双清别墅是一处淡雅幽静的庭院,这里因为曾是中国革命的指挥中心而闻名天下,但是,鲜有人知位于院内西南角石壁上“双清”二字的由来。提起这两个字,要从金代说起,章宗皇帝一次打猎来到这里,因为疲倦便靠在树边睡着了,梦到两只小白兔,于是举箭便射,却一箭射空。醒来之后,章宗皇帝依着梦中的记忆去寻找,却真的看见一支箭插在地上,他命人将箭拔起,两股甘甜的清泉汩汩涌出,于是,章宗皇帝将这清泉称作“梦感泉”。时隔600余年,乾隆皇帝相中了香山这块风水宝地,在这里大兴土木,修建起了一座规模宏大的皇家园林“静宜园”。乾隆皇帝听过这个传说后,便亲自品尝泉水,尝过,连声称好,但是,却不喜欢“梦感泉”这个名字。于是,改作了“双清”,就取意于两股清泉的意思,并命人刻在石壁上。这就是关于“双清”的来历。 
        香山的石头有着道不尽的历史。香山有据可查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金代,当时的香山寺可以说是香山文化的发源地,《帝京景物略》中就记载:“京师天下之观,香山寺当其首游也。”可见,当时的香山寺香火非常旺盛,名气很大。然而,香山寺几经兴衰,现已不复存在,唯有经历着沧桑的石刻仿佛在诉说着历史。香山寺最精美的一件清代石刻是位于最高一层的石屏。石屏东面雕刻有精致的经文,工工整整的蝇头小楷写得是洋洋洒洒;西面雕刻有乾隆皇帝亲笔绘制的三尊佛像,以纤细的笔触勾勒出缥缈的衣衫,颇有仙风道骨之美。 
        香山的石头有着道不尽的美景。位于中路半山腰的“西山晴雪”碑就引出了燕京八景的由来。关于燕京八景的说法由来已久,不过名称一直叫法不一,直到乾隆皇帝将这八处美景一一题碑定名时,就将这“西山晴雪”落在了香山公园的半山腰。每当雪后初晴,重峰叠嶂,积琼凝玉,四野茫茫,光耀不融,格外奇丽清旷。 
        香山的石头还有着道不尽的人情。著名的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先生艺德双馨,被称作是人民的艺术家。他非常喜爱香山,经常来这里游玩。一次,他游至南山坡上,发现一块巨大的石头,一时兴起,便在巨石上题写一斗大的“梅”字。后好友们请工匠将字刻在石上。至此,故事还没有完,就因为这一个字,换来了一场义演。原来,慈善家熊希龄先生在香山开办慈幼院,收养因水灾无家可归的儿童。熊希龄先生听说了梅先生题字的事情后,便以此为由要求梅先生义演一场,为慈幼院募捐善款。梅先生欣然应许,就在山脚下搭起了露天舞台,演出了拿手好戏《宇宙锋》,并将在当时看来非常可观的一笔收入全部捐给孤儿们,也使得这一个“梅”字充满着人间的真情。香山的石头更有着道不尽的感悟。位于重翠崦西侧的“峰回路转”石刻,虽然不知何年何月由何人所题,却颇有指导人们在登山途中感悟人生的味道。位于南北主干道的“知松园”石刻虽然是现代人所题,却是取意于《论语·子罕》中:岁寒,然后之松柏之后凋也。石背所录陈毅元帅的诗句: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欲知松高节,待到雪化时。更是以物喻人,展现着人类从大自然当中悟得的道理.


        

  • 相关阅读:
    后台性能测试不可不知的二三事
    linux下操作mysql
    loadrunner scripts
    反射
    java 读取json
    java 多线程
    python_day11
    python爬虫
    python_day10
    python_day9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over140/p/975161.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