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理心,顾名思义就是说站在别人角度上思考,去感受别人的感受,也可以说就是换位思考。
同理心的训练,要从对情绪的重视开始。第一组情绪:愉悦和不爽。愉悦,即为被满足;爽,即为期待很久的需求被满足,例如游戏中想要某个装备,在努力打死一个boss后,就捡到了想要的这个装备,因为期待了很久,当被满足的时候就是爽的体验;不爽,一直不被满足或者大多数人都不能被满足,例如,支付宝第一年集五福,集了好久,最后参与活动的96%的人都没集齐,不被满足到,就不爽,甚至产生生气、烦躁、厌倦、悲伤等负面情绪。一个好的产品评价标准之一就是给用户提供的服务是否能够满足用户,让用户被满足,让用户喜欢,并产生依赖。当然,作为产品人,对用户的不爽情绪要更加敏感,驱动去优化改进产品,最后去做到让用户获得持续的满足感。第二组情绪:愤怒和恐惧。本质上愤怒也是恐惧的表现。恐惧往往是用户的痛点体现,这个时候能够抓住用户的痛点,则可一击即中,用户会很愿意去为解决恐惧而毫不犹豫的花钱。例如,用户因为恐惧健康、意外等问题,不惜买各种保险;用户买奢侈化妆品也是因为恐惧变老、变丑;社会工作竞争压力大,很多人恐惧自己不够优秀被淘汰,才会花钱网上买各种课程学习,进而成就了知识付费产品的蓝海。同理心的训练从感受用户情绪开始,把握用户的想要的爽点和恐惧下的痛点,找产品的切入口,做最懂用户的产品,那产品就已经成功了一半,好的产品,牢牢掌握用户的获得感、满足感。
同理心的训练,要让产品顺应用户的潜意识。作为产品人,不是像做销售,要去说服用户,而是要去找到用户的真实需要,找到他们不假思索的行为,这才是真实需求。产品是被动的艺术,潜意识流露而做出的自然选择,产品经理要做的就是顺应用户的这种潜意识,不要让用户思考,产生防御和戒备,需要让用户去学习和思考的功能都是在抬高产品的门槛,会降低转化率,甚至会拒用户于门外。记得前两天想要找个日历记录软件,找了几个,以上来就要绑定谷歌账号啥的,还得去注册,很麻烦,我想在某一天备注要做的事情,找了半天也不能编辑,很无语,就立马卸载了。最后,发现朝夕日历这个软件很好用,可以直接用微信登录,要不要绑定手机号不强求,而且可以很好的满足在日历的某一天点击一下即可编辑事件,操作简单,不用思考太多,都是一些潜意识行为,而不是要自己去找怎么才能编辑,要按什么按钮等。可能站在产品设计的角度,我的产品按照某个逻辑在设计啊,逻辑本身没错,错在用户的潜意识操作习惯不一定是按照你觉得会发生的逻辑来的,所以产品设计的同理心很重要,顺应用户的潜意识,让用户使用起来行云流水,顺其自然。微信之父张小龙也说过“好的用户体验,目标就是自然”。
说到用户可能会产生防御,那就该如何绕开防御,突破用户防御呢?那就是催眠,达到催眠效果的常用两种方式,一个是微笑,一个是重复。微笑温暖的感觉容易让人放下防御,例如,优质的服务,总是让用户对产品的态度感观不同。而基于意识与人交流是高防御模式,在防御的戒备交流自已,达成交易的唯一方法是让对方清晰的感觉到“我占便宜了”。例如,拼多多在微信分享砍价等玩法,虽然用户是处于防御状态的,但是多次重复告诉用户,真的便宜划算,买到就是赚到,从而催眠用户,使得用户放下防御。“占便宜”是人欲的体现,“人欲即天理”,要尊重人欲。
总结下,产品设计:1.确定目标;2.建立恐惧的边界;3.给予清晰自然的操作流程;4.给予红力,然后让用户产生路径依赖;5.不断重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