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hadoop知识整理(1)之HDFS

    一、HDFS是一个分布式文件系统

      体系架构:

      hdfs主要包含了3部分,namenode、datanode和secondaryNameNode

      namenode主要作用和运行方式

      1)管理hdfs的元数据信息,文件名字,大小,切成几块,有几个副本,切成块和副本分别存储在datanode的位置,块id、大小;

      2)通过rpc心跳机制,来检测datanode的运行状态;

      3)简单说,元数据的存储信息都放在namenode之上,为了快速查取,所以内存中有一份,但是为了保证元数据信息不丢,所以磁盘还要存一份,元数据极其重要的,元数据如果丢失,那么hdfs就会丢失数据;

      4)namenode持久化元数据位置在于core-site.xml中的dfs.tmp.dir属性决定,此参数不配置,默认元数据放在/tmp,所以建议配置此选项;

      5)namenode通过两个文件来存储元数据的信息,edits文件和fsimage文件

        其中,edits文件存储了,hdfs的所有操作记录

        fsimage存储了hdfs当前的快照,简单说,edits中包含了hdfs的实时操作状态,而fsimage是旧时元数据状态,所以两个文件需要定期合并。

        两个文件合并周期为默认1小时。

      datanode主要作用:  

        1)存储文件块的服务器;

        2)当hdfs启动时,每个datanode会向namenode汇报自身存储的信息,namenode收到所有datanodes的信息进行汇总和检测,检测数据的完整性和副本的完整性,如果检测出现问题,hdfs会进入安全模式,安全模式会做数据元复原,复原完成,安全模式自动推出。安全模式中,hdfs只对外提供读服务,不提供写服务。

        3)hdfs默认每个存储的文件块大小为128M,举例,一个257M的文件,在不修改hdfs文件块参数的情况下,会在hdfs中存储为3个文件块,128+128+1M。

      secondaryNameNode的主要作用:

        1)是namenode的备用节点,当namenode主节点挂了之后,会立马顶上,这种主备HA方式是通过ZooKeeper实现的,简单讲就是在hdfs配置文件中配置ZK集群后,namenode主节点会在zk中创建临时节点,而secondaryNameNode会监控这个临时节点,当临时节点消失后,secondaryNameNode会从stardby转换为active从而做到主备HA。

        2)在hadoop的1.0中,secondaryNameNode还有一个重要作用为异地进行edits和fsimage文件合并操作,然后发给namenode主节点进行更新。

        

        在这里补充一些hadoop2.0中高可用HA的实现

        首先需要搞明白为什么废除1.0的namenode的高可用,举一个示例:把检查点称为edits和fsimage合并的完成的时间点。当检查点后namenode挂了,那么secondaryNameNode成为active状态,但是在检查点之后的edits操作,只存储在namenode之中,那么将会全部丢失。会存在丢失数据元的情况,所以在2.0中引入一个日志架构:quorum journal manager,群体日志管理器,体现在2.0中为journalNode,简称JN节点,JN节点的数量一般为namenode数量*2+1,故一般为3,JN日志架构的设计与ZK有类似之处,需要满足过半性原则,下面详细说明一下。在此HA架构中,存在active的NN1节点和standby的SNN2节点,以及3个JN节点。SNN2节点和NN1节点存储着上一个检查点之后的数据,这时候有新的操作进来,除了NN1要记录在edits_new中,还需要将日志发送给JN节点,并且需要满足一半以上的JN节点确实记录下了操作日志,这时候假使NN1挂了,且即使恰好JN其中一个节点和NN1在一起也不怕,当SNN2成为active状态之后,会从JN节点中恢复日志操作,所以假使这时候,JN已经挂了一个,那么既然满足了过半性原则,SNN2也能把所有的元数据操作恢复回来。再假如,这时候连SNN2都挂了,那么,当启动额外的备用NN时,冷启动也是一个办法,至少datanode和JN可以恢复数据。

        其中的关键点在于,JN在一个时间里,只允许一个NN向其中进行写数据

    二、关于Edits和Fsimage文件那点事

      在看了上文之后,都知道在一定的时间,edits和fsimage文件会在每一个时间点或者hdfs启动时进行合并操作,默认合并的时间间隔是3600s,这个每次合并的时间点叫做检查点。

      两个文件合并的条件有:1、启动或重启hdfs;2、达到检查点;3、手动合并:命令:hadoop dfsadmin -rollEdits

      合并的操作会在secondaryNameNode节点进行。

      下文会说一些关于edits和fsimage文件的基本解析和合并操作流程。

      edits文件解析

      1)edits文件主要存储了hdfs的事务操作,如mkdir、put、mv等,每一个操作,都会分配一个事务id,然后写入到edits文件中;

      2)当启动hdfs时,会生成edits文件;

      3)每生成一个新的edits文件,会以begin log为开头,并且以end log结尾;其中存储着这个edits文件所以关于hdfs的事务操作;

      4)edits_inprogress文件记录了目前正在进行的事务操作,有事务id进行命名;

      5)当hdfs操作过多时,edits文件会变得过大。

      fsimage文件解析

      1)文件的目录和数据元信息持久化地存在于fsimage文件中,hdfs每次启动时从fsimage文件中加载文件目录树;

      2)fsimage是一个二进制文件,主要记录了:

        文件地版本号、NN地命名空间ID、存储地文件数量、创建目录生成的时间戳、块生成的时间戳、文件路径、文件块的数量、上传时间、访问时间、块编号、切块大小、块的实际大小、块存储的DN节点信息、目录创建者、目录创建者的属组、目录的权限等。

      edits文件和fsimage文件的合并流程

      1)首先由1.0的secondaryNameNode节点,2.0叫standby NameNode,都简称SNN节点,判断是否应该达到检查点,需要进行文件的合并操作;

      2)SNN节点会直接合并两个文件,fsimage从本地NN中获得,而edits可以实时从JN节点拿下来,合并后,生成一个fsimage_ckpt文件,并且随之生成一个关于新fsimage的md5文件,然后将fsimage_ckpt覆盖原fsimage;

      3)然后活跃的active NameNode节点收到SNN节点发来的fsimage_ckpt文件,也生成一个md5文件,在与SNN的md5文件进行核对,假如一致,就确定拿到了最新的fsimage文件,然后修改本地fsimage文件。

      其中的重点在于由于由JN的存在,所以active namenode和standby namenode都相当于有最新的edits文件。

    三、关于上传和下载文件的过程,以及部分源码刨析

      下载

      

      1)客户端向namenode发起open file,目的是获取需要下载的输入流;namenode收到请求之后,会检查路径的合法性,还有客户端的权限;

      2)当客户端在发起open file请求之后,会调用getBlockLocation(获取文件块)。当nn检查通过后,将文件块存储信息封装到输入流,返回给客户端;

      3)客户端收到了返回的输入流,根据其中的元数据块信息,去对应的datanode节点取文件数据,读取按照blockid的顺序进行读取,拼成一个完整文件,结束后关闭流等。

      上传

      

      1)客户端发起create file,目的是获取nn的输出流,nn节点同样,收到请求后会检查路径以及权限合法性;

      2)检测都通过后,nn会为这个文件分配数据块信息,然后将数据元信息放在输出流中,返回给客户端;

      3)客户端拿到输出流,采用数据流管道机制做上传,pipeline,简单总结就是,文件被切割成packet发送给第一个dn节点,dn节点再将剩下的packet发给跟着的dn节点,然后底层的dn节点向上层dn节点做ack,最终客户端收到ack信息,上传结束,关闭输出流。

       部分源码:

      下载文件时,客户端获取NN的getBlockLocation

     1 static LocatedBlocks callGetBlockLocations(ClientProtocol namenode,
     2       String src, long start, long length) 
     3       throws IOException {
     4     try {
     5       return namenode.getBlockLocations(src, start, length);
     6     } catch(RemoteException re) {
     7       throw re.unwrapRemoteException(AccessControlException.class,
     8                                      FileNotFoundException.class,
     9                                      UnresolvedPathException.class);
    10     }
    11   }

      注意,NN和客户端,DN和客户端之间的通信都为RPC。

      当客户端向hdfs上传文件时,会启动2个队列和2个线程。

      2个队列分别为,packet数据队列

    private final LinkedList<Packet> dataQueue = new LinkedList<Packet>();

      ack反馈队列

    private final LinkedList<Packet> ackQueue = new LinkedList<Packet>();

      2个线程,streamer线程,不停的从dataQueue中取出packet,发送给DN

    private DataStreamer streamer = new DataStreamer();

      response线程,不停地接收datanode的反馈信息:

    private ResponseProcessor response = null;

    数据传输过程:

      1)文件数据以字节数组进行传输,封装成一个一个的packet,每个packet大小为64KB,扔进dataQueue中;

      2)streamer不停从dataQueue中取出消息,通过socket发送给datanode,并且将未反馈信息放入ackQueue中;

      3)然后response从blockReplySteam即DN反馈的信息中获取ack,再将原来ackQueue中未确认的消息清除。

        

           

        

  • 相关阅读:
    IOS-UI基础-图片浏览器
    IOS-UI基础-UIImageView帧动画
    IOS-UI-transform
    IOS-UI基础-按钮扩展
    IOS-UI基础-UIView和UIViewController
    IOS-UI基础-按钮
    OC-关于COPY关键字
    OC-NSNumber与NSValue
    OC-NSFileManager创建目录
    2019规划目标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qfxydtk/p/11161341.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