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python-冒泡排序

    冒泡排序的时间复杂度是O(N^2)

    冒泡排序的思想: 每次比较两个相邻的元素, 如果他们的顺序错误就把他们交换位置

    比如有五个数: 12, 35, 99, 18, 76, 从大到小排序, 对相邻的两位进行比较

    • 第一趟:
    • 第一次比较: 35, 12, 99, 18, 76
    • 第二次比较: 35, 99, 12, 18, 76
    • 第三次比较: 35, 99, 18, 12, 76
    • 第四次比较: 35, 99, 18, 76, 12

    经过第一趟比较后, 五个数中最小的数已经在最后面了, 接下来只比较前四个数, 依次类推

    • 第二趟
      99, 35, 76, 18, 12
    • 第三趟
      99, 76, 35, 18, 12
    • 第四趟
      99, 76, 35, 18, 12
      比较完成

    冒泡排序原理: 每一趟只能将一个数归位, 如果有n个数进行排序,只需将n-1个数归位, 也就是说要进行n-1趟操作(已经归位的数不用再比较)

    #!/usr/bin/env python
    # coding:utf-8
    
    def bubbleSort(nums):
        for i in range(len(nums)-1):    # 这个循环负责设置冒泡排序进行的次数
            for j in range(len(nums)-i-1):  # j为列表下标
                if nums[j] > nums[j+1]:
                    nums[j], nums[j+1] = nums[j+1], nums[j]
        return nums
    
    nums = [5,2,45,6,8,2,1]
    
    print bubbleSort(nums)
    
    

    缺点: 冒泡排序解决了桶排序浪费空间的问题, 但是冒泡排序的效率特别低

  • 相关阅读:
    转:孙振耀谈人生(推荐)
    自绘按钮的实现
    数据结构知识
    Direct Show采集图像实例
    视觉跟踪
    改变对话框控件的颜色
    笔试题
    CBitmapButton的使用
    Rotor (SSCLI) 2.0 登场!
    Under the hood: 从Win32 SEH到CLI异常处理模型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qlshine/p/6017957.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