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山水谈

    山水谈

    小时候住家里;初中在乡里,住宿舍;高中在县里,还是住宿舍;大学跨省到了大西南,依旧住宿舍。毕业之后,理所当然地,自然是租房子住了。工作三四年后才意识到,还可以买房子来住的,房子甚至可以买来做投资品,而且它的收益远超兢兢业业的、按部就班的打工。
     
    当我复盘这段经历的时候,脑中闪现一句老话: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
     
    在以前的意识中,房子只有居住属性(多么讽刺呵,最认同“房子是用来住的”那拨人,却是被抛弃的),恰如“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如今面对一幢幢拔地而起的高楼,望着那水泥混凝土围成的紧窄空间,眼中赫然是一捆捆的金钞,一段段的负债岁月……不知不觉间已是“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诚然,房子只是一个人“山水式”认知变化过程中的一例,问题是为什么其他人就可以较早地觉察到“山不是山”?
     
    表层原因在于人对某件事、物没有概念。譬如一个人身处异域他国,眼中陌生的文字,抑或耳边怪异的语言等等,由于记忆中没有相应的概念储备,进而调动不起对这类事、物的应对和反应。后续的思考、归纳总结等等,自然也就无从谈起了。
     
    至于没有概念的原因,第一和自身所处的环境相关。古人有句话说:“南人乘舟,北人乘车。”耳濡目染的环境自然而然地使得南方人对舟船的认知度超过北方人,反之亦然。
     
    再说回房子。有次和别人闲话,对方说起他的一个同学,潮汕人。那位同学放假回到家,家里邻居空闲坐谈,谈话内容都是房子,而且说起来头头是道。试想,生活在如此环境下,怎么能不比别人认识更深刻?相比之下,北方偏远地区的农村,邻里之间动辄张家长李家短,差别可想而知。
     
    环境的差距只能靠后天弥补,这点当朝太祖毛先生可称得上一个完美的典范。试看他青年时期作为:博览群书,组建读书会,二十八画生征友,经营新民学会……其共同点就是结识有识之士,增广见闻,躬行实践。如今网络已经无处不在,知识的获取途径前所未有的丰富、便捷,“它就在那里,不来不去”,诸位“可有意乎”?
     
    没有概念的第二个原因,是习以为常。对于司空见惯、无处不在的事、物,人们会无意识地忽视,进而阻碍个人对其进一步深入了解。曾经看到北大光华《行为经济学》的公开课,提到的“损失厌恶”、“禀赋效应”、“处置效应”……以及其他领域各种舶来的“xx法则”,你会发现,绝大部分都是对一种现实已经存在现象的归纳总结,然后提出一种理论。面对同样的场景,我们视而不见,而歪果仁却创造出了一门学科。《红楼梦》中说“世事洞明皆学问”,就是告诫人们对平常事、物,要有穷究明理的意识,研究深了、透了,认知和学问才会产生。
     
    李荣浩有一个愿望:“如果能重来,我要做李白。”如果有重来的机会,我不要做李白,我会告诫自己:“不要一门心思只在工作、学习上,要关注现实(社会/经济/日常),深入了解现实,要多和不同的人交流。”如此,才可能体会到山山水水在妖娆之外的内在韵味。
    2021.12.19
  • 相关阅读:
    超详细动画彻底掌握深度优先,广度优先遍历!
    拜托,别再问我什么是 B+ 树了
    高性能短链设计
    Gradle build 太慢,可能是你使用的姿势不对
    看完这些,你也能成技术专家
    x58平台 服务器电源配置 tdp
    系统掉盘,机械硬盘掉盘,固态掉盘
    centos7 修改ip和dns
    centos 修改hostname
    TCP三次握手和四次挥手过程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rockyching2009/p/15707429.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