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系统分析员考试要略

    51CMM.COM原创 作者:高艳明 [2003/04/20]
    引子:我于2001年以上午场62分、下午场63 分的优异成绩顺利通过高级程序员(系统设计师)的水平考试,2002年以47、45、50 的成绩险过系统分析员考试。在网上www.51cmm.com看到那么多考友的迫切要求得到这方面信息,我想,虽然我的成绩不是最优秀的,即使把我的一些心得写出来,或许也能够对部分人有些帮助,如果能这样,我也就满足了。
    摘要:本文主要从我个人参加系统分析员的考试经历谈谈我对应考系统分析员的应对方案。主要是根据系统分析员考试大纲来谈谈个人的看法和注意点,希望能对广大的系分考友有所帮助。
    关键词:系统分析员 考试要略 辅导 参考
    我于2002年6月左右开始关注系统分析员的水平考试,因为每年的报名时间大约在6月底7月初(江苏省每年报名时间基本都是6月15日至7月15日),通过了高级程序员水平的考试后,我在兼职软件公司又参加了几个项目的开发,积累了一些经验。但是,我还是犹豫,因为系统分析员的考试需要有大型软件项目的开发经验,而我仅仅是在软件公司兼职了几个项目,自我感觉水平还是欠缺了点了。那几天我天天泡在网上,特别是软件工程专家网(www.51cmm.com),很多网友发表了他们的看法,反正是大家士气很高,准备冲击系统分析员。我在报考系统分析员还是网络设计师这个问题上想了一个礼拜,最终我和大多网友一样选择了系统分析员考试。因为它是那样的诱人,全国的系统分析员好像不足2000人。为了防止自己再次改变主意而改去报考网络设计师,我在开始报名的第一天便去报了名。
    准备考试当然要先找到大纲。我找到了系统分析员的考试大纲,并和高级程序员(系统设计师)的考试大纲相比较,得出它们之间有共同的部分即软硬件基础知识,我在准备高程时便对计算机的软硬件基础知识进行了系统的学习和梳理,而且在高程考试中得了62分,应该说基础还是不错的,所以,我便放松了最基础知识的复习,将更多的时间放在下午的两场考试上。(注意:虽然我很幸运的通过了系统分析员的考试,但是,我还是要提醒广大考友不要想我这样轻视基础知识的复习,因为考完后我估计我上午场能考最少50多分,可是只考了47分,我比较幸运,不管怎么说也超过了45分,可是,实际上还是有一部分人因为上午场失利而未能通过系统分析员考试。要知道系统分析员通过的标准是三场都要过,所以每一场都不能轻视,每一场都一样重要。)对于系统分析与设计这一模块,是很多人的弱项,也是我的弱项,因为工作经验不足,而且即使工作了几年,大部分人做的还是程序员的工作,主要是编写代码,很少涉及到系统分析与设计方面的工作。所以,这部分要在你保证上午考试的知识复习到位的情况下多花时间来研究和学习,不仅仅是按照大纲的要求了解他们的概念和原理,如果可能的话最好是能够找来这方面实际的案例来进行研究。我曾经试图去找一些正在软件公司工作包括程序员和部分从事系统分析与设计工作的朋友,希望能从他们那里得到一些实际的项目的资料,但都很难,要么是没有,要么就是要保密,很难得到这方面资料。对于第三部分——论文,大纲上只有一句话——根据给出的系统分析设计有关的四个专题,选择其中一个专题,按照规定的要求撰写论文。如何去把握,如何去解决?似乎很难。
    下面我将分别对应大纲来分析各自的应对方法,当然这只是我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第一部分——考试说明
    1、 考试要求
    ⑴、掌握管理科学与系统工程基础知识:系统分析员从事的系统分析于设计的工作,同时还要有科学的管理知识和系统工程学的基础知识。系统分析员是未来的项目主管和CIO,无论是项目主管还是CIO都是公司的管理人员,没有科学的管理知识,不会给企业带来高效益,充其量只是一个技术尖子和所谓的编程高手和专家而已。而系统工程学是一门可以教你科学地组织和运作大型系统的科学,世界上很多的大型工程,包括三峡工程在内都用到了系统工程学的知识,也就是因为用到了系统工程的科学理念才有这些大型项目的按期或提前保质地完成。
    ⑵、熟悉信息系统开发过程。对于这一点,应该不是很困难,因为MIS已经叫嚣了多年,而且ERP也越来越普及,无论是从教科书还是从计算机方面的相关时文中都能找到这方面的资料。
    ⑶、理解信息系统开发标准:以上两条是关于信息系统的开发问题,计算机商用以来,企业的信息系统一直在进行着,而且将来还会用到信息系统,只不过随着技术的成熟信息系统会愈来愈复杂化和智能化。从清华大学出版社92年出版的《系统分析员教程》来看,里面大部分谈到的都是企业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开发问题,谈到最多的也就是MIS系统的问题。关于MIS系统的书籍市面上不少,考友可以找一本来看看,记得好像电子工业出版社前几年好像有一本关于MIS分系于设计的书,很不错,有条件的考友可以找来看看。
    ⑷、掌握需求分析、系统测试和系统维护基本技术:系统分析设计与维护这是下午I的重头戏,下面详谈。
    ⑸、理解质量保证的手段:软件质量是软件开发中比较重要的问题,就像普通产品一样,质量是信誉。软件质量的保证就像普通产品的质量保证一样要在产品生产的各个阶段利用各种手段进行质量的严格控制。软件从一开始的系统分析设计到编码到测试到维护这一系列过程中都实行严格的质量控制才能保证软件的高质量。这一系列过程中所采取的方式和方法就是考生需要了解的了。
    ⑹、掌握计算机硬软件的基础知识:这是最基本的,无需多说,上午试题的重头戏,当然也不可忽视。参考资料就是中国民航出版社出版的《系统分析员试题分析与辅导》,现在已经发展到第三版了。认真仔细的研究吃透这本书,对于上午的基础知识这部分的顺利通过意义重大。
    ⑺、理解知识产权的基本知识:了解知识产权法,应当知道什么样的行为会触犯法律,不过一般不会有太难的问题,最多是选择题,脑袋里有这个概念就行。
    ⑻、掌握组织与管理的基本知识:一般无从考察,但是最好能够在论文里体现你的组织于管理的能力。系统分析员是未来的管理者,将参与公司的经营和管理,需要具有组织管理能力。
    ⑼、熟练阅读和正确理解相关领域的英文文献:相信大多数的系统分析员考友都是大学毕业生或者在校的高年级大学生,凭着对计算机的无限热爱,即使平时的英语成绩不是很好,但是一看到计算机的知识哪还有看不懂的道理?所以,只要你有大学英语四级水平,平时偶尔在看看计算机方面的英语文献,这5—10分的英文选择填空应该没问题。即使英语不怎么样,从现在起花点时间在关注一下计算机专业英语考前在研究一下历年的英语试题,应该有个八成的把握。一般来说不用太担心,毕竟是4个答案里选一个。
    ⑽、具有大学毕业的数学基础:主要是微积分和线性方程这方面的知识。
    ⑾、熟悉常用的计算方法:如⑼,既然大部分是大学生或大学毕业生,对这个数学应该没问题,可能将高等数学书拿来一点点复习对于部分人来说可以,因为重新复习一遍数学对于自身的能力的提高很有帮助,特别是已经工作了的同志。但是,对于大部分人来说,他们还有很多其他的知识要复习和梳理,不可能花这么多的精力,其实也不必要。快捷方式就是找一些最近几年的试题,研究试题的类型和要考的知识点,根据考试的知识点进行复习,这样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 通过本级考试的合格人员具有从事计算机应用系统的分析和设计的实际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能指导系统设计师工作。
    :这就涉及到系统分析员的技术水平问题,它不仅要具有管理学、经济学和统计学等等方面的知识而且要有较强的技术水平,不仅仅是系统分析与设计的能力,还包括软件开发能力。因为他要指导系统设计师工作,所以他友先要了解系统设计师的工作范围甚至具体的工作内容,要比系统设计师具有更为广泛的知识面和更多的经验、阅历,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指挥系统设计师顺利的完成工作。否则,那就是瞎指挥,只会影响项目的顺利完工。
    3、 本考试设置的科目包括:计算机与软件工程综合知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系统分析设计,考试时间为90分钟;系统分析设计论文,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应考者应当清楚系统分析员考试一共有三场,上午场考基础知识,150分钟,一般来说,只要复习到位,上午的试题应当可以提前完成,这时可以进行检查或有足够时间时在考场内稍作休息,以备下午的高强度考试。如果把握很大也可以提前交卷出来休息,当然这只是对那些确实有把握的考生。下午I是系统分析与设计,有五个题目,任选三道作答,这里涉及到如何选题的问题,即要在短时间内浏览试题后选定要回答的题目,一般用时不要超过10分钟。作答时不要忘记再答题纸上写处所答的题号(这种低级错误也应当注意)。然后每道题可以分配到25分钟左右的时间。对于论文,它是在给定的4个题目中选一个来写,首先要在10分钟左右的时间内选定要写的题目,并在要写的得题目上划圈“〇”,这点也不应忘记,因为你不划圈阅卷老师有可能不给分即得0分。至于如何写论文,以后详谈。
    第二部分——考试范围
    这一部分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计算机与软件工程综合知识;系统分析设计和系统分析设计论文。不要被大纲上的冗长的字句吓倒,相反,应该高兴,因为字句愈多说明解释的愈详细,这样准备才会有针对性。
    对于第一方面——计算机与软件工程综合知识,主要有以下部分内容:硬件知识、软件知识和其它基础知识。对于硬件知识主要也还是根据大纲的提要来选择合适的书籍,可以参考《程序员教程》这本书,《程序员教程》的面向对象是考程序员的人,介绍的硬件知识很详细,至少比《高级程序员教程》详细得多,不要有不懈的心态,对于考系分的同志应该有一颗谦虚的心。《程序员教程》的前面几章的基础知识足可以满足系分考试对软硬件基础知识的要求;也就是说,软件知识也可以参考这本书,基本可以达到系分的要求。而对于“其它基础知识”,包括专业英语、数学、管理科学与系统工程基础三部分。对于专业英语来说,只要具有大学英语四级水平后,再加上你对对计算机的喜爱,只要平时奖励年的题目拿过来看看练练和关心软件的新技术的发展,考试应该没问题,当然,如果有时间可以多花点时间来阅读一些计算机方面的原版获影印办的书籍,再考试时或许可以全部拿下英语方面的10分,这对于上午顺利通过45分线是很有帮助的。对于数学,只要上过大学的,在考前研究一下历年的试题,搞懂之后应付考试应该没问题,如果有时间进行系统的复习则更好,但是,这里的系统的复习也只是说按照大纲的要求把课本拿过来阅读复习,因为一般情况下是没有那么多时间全部系统复习。管理科学与系统工程基础我在上面也提到了复习用书,这要因人而异,如果你本身是学习管理学的,那这部分内容就是小儿科了,基本不用复习就可以。因为我本身是学习管理的,我当时备考时就没有复习这方面的内容,或许是我复习时间不多的原因吧,总之我是没有复习这方面的内容,而且这方面的内容一般也不容易考,多数是理念和思想的问题。
    第二,系统分析与设计部分。这部分对应着系统分析员考试的下午I,大家都应该知道下午I考试是考察能力的。或许会有人问,考察能力的部分我们怎么准备呢,只是看书就可以了吗?的确,大纲上明明白白地列出了各个知识点,而且似乎和考试关系不大。吃这种观点的人包括一开始复习时的我。但是随后我又想,如果没有扎实的基础知识,能力就失去了它的根基。所以,我认为,要想达到系统分析员考试要求的能力,扎实的基础知识是关键,没有扎实的基础知识一定不会有实际的能力。这部分的参考书还是中国民航出版社出版的《系统分析员试题分析与辅导》。这本书的编排基本时按照大纲上系统分析与设计这部分来进行的。相信看完并且掌握了这些基础知识后,会在能力上有所提高,通过接触更多的项目后,将这些知识应用到实际项目中,反复揣摩研读,相信一定能够达到并超过系统分析员考试要求的能力水平。当然,顺利通过系统分析员水平考试的第二场考试那更是希望大大的了。
    第三,系统分析设计论文。这是大部分系统分析员考友的一个拦路虎,特别是在小大学生朋友的拦路虎,大部分在校生很少接触实际的软件项目,即使有,参与的项目也不是足够大,而且一般是从事些编程的工作,没有接触到系统分析与设计方面的任务。当然,个别情况例外。我在考系统分析员时已经在专业的软件公司兼职了一年的时间,相对来说是积累了一些经验。但是我个人认为,还远没有达到系分要求的水平。我最终是选择了另一个方案——“借”经验。所谓“借”经验就是向从事系统分析与设计方面工作的朋友讨教,与他们共同探讨某个具体的项目,如果可能讨要一些实际的项目方案那是最好了。不过我没有这么好的运气,没有找到实际的项目方案书,所以只能靠自己去摸索。这里号要提出的是,经常翻看计算机世界这本杂志对提高这方面的能力也有极大的帮助,尤其是应用方案这部分对于我们研究案例非常有帮助,利于扩大我们的视野。
    以上只是我个人的一些看法和建议,鉴于近期很多的网友E-mail给我问一些系统分析员考试方面的问题,尤其是如何复习等,前一段时间忙着工作的事,一直没能完成此稿,今天将稿子写完,在此希望此稿能够登上大雅之堂且能够要考系分的朋友一些帮助。
  • 相关阅读:
    NYOJ 625 笨蛋的难题(二)
    NYOJ 102 次方求模
    ZJU Least Common Multiple
    ZJUOJ 1073 Round and Round We Go
    NYOJ 709 异形卵
    HDU 1279 验证角谷猜想
    BNUOJ 1015 信息战(一)——加密程序
    HDU 1202 The calculation of GPA
    "蓝桥杯“基础练习:字母图形
    "蓝桥杯“基础练习:数列特征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runfeng/p/148379.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