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类的主要作用如下:
1. 内部类提供了更好的封装,可以把内部类隐藏在外部类之内,不允许同一个包中的其他类访问该类
2. 内部类的方法可以直接访问外部类的所有数据,包括私有的数据
3. 内部类所实现的功能使用外部类同样可以实现,只是有时使用内部类更方便
内部类可分为以下几种:
成员内部类
静态内部类
方法内部类
匿名内部类
//外部类Outer
public class Outer{
private int a = 99; //外部类的私有属性
//内部类Inner
public class Inner{
int b = 2; //内部类的成员属性
public void test(){
System.out.println( "访问外部类中的a: " + a );
System.out.println( "访问内部类中的b: " + b );
}
}
//测试成员内部类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Outer o = new Outer(); //创建外部类对象,对象名为o
Inner i = o.new Inner(); //使用外部类对象创建内部类对象,对象名为i
i.test(); //调用内部类对象的test方法
}
}
成员内部类的使用方法:
1、 Inner 类定义在 Outer 类的内部,相当于 Outer 类的一个成员变量的位置,Inner 类可以使用任意访问控制符,如 public 、 protected 、 private 等
2、 Inner 类中定义的 test() 方法可以直接访问 Outer 类中的数据,而不受访问控制符的影响,如直接访问 Outer 类中的私有属性a
3、 定义了成员内部类后,必须使用外部类对象来创建内部类对象,而不能直接去 new 一个内部类对象,即:内部类 对象名 = 外部类对象.new 内部类( );
静态内部类是 static 修饰的内部类,这种内部类的特点是:
1、 静态内部类不能直接访问外部类的非静态成员,但可以通过 new 外部类().成员 的方式访问
2、 如果外部类的静态成员与内部类的成员名称相同,可通过“类名.静态成员”访问外部类的静态成员;如果外部类的静态成员与内部类的成员名称不相同,则可通过“成员名”直接调用外部类的静态成员
3、 创建静态内部类的对象时,不需要外部类的对象,可以直接创建 内部类对象名= new 内部类();
//外部类
public class SOuter{
private int a = 99; //外部类的私有变量
static int b = 1; //外部类的静态变量
//静态内部类
public static class SInner{
int b = 2; //内部类的变量
public void test(){
System.out.println( "访问外部类中的b: " + SOuter.b );
System.out.println( "访问内部类中的b: " + b );
}
}
//测试静态内部类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SInner si = new SInner(); //直接创建内部类的对象
si.test(); //调用test方法
}
}
运行结果: 访问外部类中的b:1
访问外部类中的b:2
方法内部类就是内部类定义在外部类的方法中,方法内部类只在该方法的内部可见,即只在该方法内可以使用。
//外部类
public class MOuter{
//外部类中的方法
public void show(){
final int a = 25; //常量
int b = 13; //变量
//方法内部类
class MInner{
int c = 2; //内部类中的变量
public void print(){
System.out.println( "访问外部类的方法中的常量a: " + a );
System.out.println( "访问内部类中的变量c: " + c );
}
}
MInner mi = new MInner(); //创建方法内部类的对象
mi.print(); //调用内部类的方法
}
//测试方法内部类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MOuter mo = new MOuter(); //创建外部类的对象
mo.show(); //调用外部类的方法
}
}
一定要注意哦:由于方法内部类不能在外部类的方法以外的地方使用,因此方法内部类不能使用访问控制符和 static 修饰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