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爱因斯坦方程与小黑洞



    在我们国内,关于黑洞(Black hole)的科普非常玄奥,让人一头雾水,没有趣味。

    实际情况不是这种。



    1911年。爱因斯坦悟出一个道理:惯性力与重力在物理上是无法差别的,也就是说。两者是等价的。由此导出了时空(Spacetime)与物质相互关联的理论。即1915年发表的广义相对论。

    广义相对论由10个非线性偏微分方程式组成,非常复杂,让人惧怕。



    1916年初,罗伦兹的一个学生施瓦茨(Schwarzschild1873-1916)给出了爱因斯坦方程的一个精确解,即宇宙中存在“黑洞”,惹出了大麻烦。实际上。“黑洞”仅仅是爱因斯坦方程的一个精确解而已。



    随后。天文学家发现,在我们银河系中存在数百万个“黑洞”,一般不大。“小黑洞”的质量仅仅有一个月球质量,体积的直径仅仅有零点一毫米。

    也就是说,在宇宙中,“黑洞”多得是,仅仅是我们看不见它们而已。



    施瓦茨的”黑洞“精确解是不转动的黑洞。也不带电荷。在”黑洞“里面,时间停止了,光线也跑不出来。

    所谓“时间停止”。就是说,我们地球上的时钟在”黑洞“里面不走了。对此种情景,我们一般人是不easy想象的。



    大黑洞“的质量非常大、非常大,往往已经超出了我们一般人的想象力,本文就不去说了。



    说明:爱因斯坦方程的解(Solutiom)是4维是时空中的特定区域,当中物质决定了局部时空的弯曲状态。



    袁萌68





  • 相关阅读:
    SSH框架中使用注解和xml配置的区别
    web项目中log4j的配置
    嵌入式—ASCII码
    MATLAB
    MATLAB
    MATLAB
    MATLAB
    CentOS 7将网卡名称eno16777736改为eth0
    图像增强处理
    Debussy与modelsim联仿时 do 文件脚本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slgkaifa/p/7026877.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