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君子处患难而不忧,当宴游而惕虑;遇权豪而不惧,对茕独而惊心

    心底无私气则正,气正则不失枉直

    明朝薛瑄,留下这样的文字:
    君子对青天而惧,闻震雷而不惊;履平地而恐,涉风波而不惧。
    (大同小异的有:对青天而惧,闻雷霆不惊;履平地若危,涉风波无患。君子对青天而惧,闻雷霆而不惊;履平地而恐,涉风波而不疑。)
    《菜根谭》上说:
    君子处患难而不忧,当宴游而惕虑;遇权豪而不惧,对茕独而惊心。

    长期的执法生涯,锤炼了薛瑄坚毅的品格,也使他总结出作为一个法官,治狱有四大要领,即:公、慈、明、刚———“公则不偏,慈则不刻,明则能照,刚则能断。

    《史记》载:少年韩信贫困受漂母进饭之恩,尽管老母不望报答,但韩信为楚王后,还是以千金厚赠。这一饭千金的故事,无疑从正面肯定了知恩图报的做法。一饭之恩尚且图报,如遇拜官这类厚恩,肝脑涂地去报答就不在话下。今天说“拜官不必谢恩”,是否有点不近人情?其实历史上早已有人这样干可。 晋代开国功臣羊祜就反对拜官谢恩,也绝不受别人的谢恩。他历任征南大将军、车骑将军、相国从事郎中,经常向朝廷举贤荐才,但被举荐的人从不知晓,他如此保密,主要是为防止有人因受其举荐而登门谢恩。他常说:“拜官公朝,谢恩私门,吾所不敢也。”但如果受恩而反对谢恩是否枕可能被斥之为傲慢和忘恩负义?历史上有些高尚者也作出了否定回答。

    明代薛瑄为官正直,他从山东提学金事提升为朝廷的大理寺师时,曾得到权势显赫的大太监王振一臂之力。有人提醒他拜访王振,他正色道:“拜爵公朝,谢恩私室,吾不为也。”羊祜和薛瑄一下木状,一下沐为,否定了拜官谢呼敞法史书不谋而合记载了两个人因反对公恩私谢而否定拜官谢恩的理由。   中国历史已经进步到皇帝绝了种,公仆代替了大巨,拜官谢恩的事已不能堂堂正正写进书卷。 对于拜官之后去“微服私会”表忠心那种事,人们却自然会把它同拉靠山、抱粗腿或别有用心联系起来,尤当东窗事发暴露出结党营私和出卖灵魂丑闻时,人们更会为之作呕。如此“谢恩”自然声名狼籍。

    明断见于民谣,辨诬不避权要

  • 相关阅读:
    巴洛克式和哥特式的区别
    推荐阅读书籍,是时候再行动起来了。
    AtCoder ABC 159F Knapsack for All Segments
    AtCoder ABC 159E Dividing Chocolate
    AtCoder ABC 158F Removing Robots
    AtCoder ABC 158E Divisible Substring
    AtCoder ABC 157F Yakiniku Optimization Problem
    AtCoder ABC 157E Simple String Queries
    AtCoder ABC 157D Friend Suggestions
    AtCoder ABC 156F Modularness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softidea/p/4265288.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