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java基础之抽象类与接口的区别

    在学习java的过程中,或者是在找工作笔试或面试的时候,如果你是java岗位,那么抽象类与接口的区别无疑是一个大热点,是各大公司都想要考的一个小知识点,下面是我为了9月份秋招自己总结的,若有不对的地方,欢迎指正。

    此处,借鉴了http://www.cnblogs.com/dolphin0520/p/3811437.html,写的很不错。

    一、抽象类

      使用了abstract关键字所修饰的类叫做抽象类。抽象类无法实例化,也就是说,不能new出来一个抽象类的对象(实例)。

      抽象方法:使用abstract关键字所修饰的方法叫做抽象方法。抽象方法需要定义在抽象类中。相对于抽象方法,我们平时所定义的方法叫做具体方法(有声明,有实现)。

      如果一个类包含了抽象方法,那么这个类一定是抽象类;

      如果某个类是抽象类,那么该类可以包含具体方法(有声明,有实现)。

      无论何种情况,只要一个类是抽象类,那么这个类就无法实例化。

      另 外,在子类继承父类(父类是个抽象类)的情况下,那么该子类必须要实现父类中所定义的所有抽象方法;否则,该子类需要声明称一个abstract class。

      

      抽象类和普通类的主要有三点区别:

      1)抽象方法必须为public或者protected(因为如果为private,则不能被子类继承,子类便无法实现该方法),缺省情况下默认为public。

      2)抽象类不能用来创建对象;

      3)如果一个类继承于一个抽象类,则子类必须实现父类的抽象方法。如果子类没有实现父类的抽象方法,则必须将子类也定义为为abstract类。

      在其他方面,抽象类和普通的类并没有区别。

    二、接口

      接口,英文称作interface,在软件工程中,接口泛指供别人调用的方法或者函数。从这里,我们可以体会到Java语言设计者的初衷,它是对行为的抽象。

      接口中可以含有变量和方法。但是要注意,接口中的变量会被隐式地指定为public static final变量(并且只能是public static final变量,用private修饰会报编译错误),而方法会被隐式地指定为public abstract方法且只能是public abstract方法(用其他关键字,比如private、protected、static、 final等修饰会报编译错误),并且接口中所有的方法不能有具体的实现,也就是说,接口中的方法必须都是抽象方法。从这里可以隐约看出接口和抽象类的区别,接口是一种极度抽象的类型,它比抽象类更加“抽象”,并且一般情况下不在接口中定义变量。

      接口的地位等同于class,接口中的所有方法都是抽象方法。在声明接口中的方法时,可以使用abstract关键字,也可以不使用。通常情况下,都会省略掉abstract关键字。

      可以将接口看做是特殊的抽象类(接口中只能由抽象方法,不能有具体方法)。

      一个类实现了某个接口,那么该类必须要实现接口中声明的所有方法。如果该类是抽象类,那么就无需实现接口中的方法了。

    三、抽象类与接口的区别

    1.语法层面上的区别

      1)抽象类有抽象方法也可以有具体方法,而接口中只能存在public abstract 方法,即抽象方法;

      2)抽象类中的成员变量可以是各种类型的,而接口中的成员变量只能是public static final类型的,即常量类型;

      3)接口中不能含有静态代码块以及静态方法,而抽象类可以有静态代码块和静态方法;

      4)一个类只能继承一个抽象类,而一个类却可以实现多个接口。或者叫做单继承,多实现

    2.设计层面上的区别

      1)抽象类是对一种事物的抽象,即对类抽象,而接口是对行为的抽象。抽象类是对整个类整体进行抽象,包括属性、行为,但是接口却是对类局部(行为)进行抽象。举个简单的例子,飞机和鸟是不同类的事物,但是它们都有一个共性,就是都会飞。那么在设计的时候,可以将飞机设计为一个类Airplane,将鸟设计为一个类Bird,但是不能将 飞行 这个特性也设计为类,因此它只是一个行为特性,并不是对一类事物的抽象描述。此时可以将 飞行 设计为一个接口Fly,包含方法fly( ),然后Airplane和Bird分别根据自己的需要实现Fly这个接口。然后至于有不同种类的飞机,比如战斗机、民用飞机等直接继承Airplane即可,对于鸟也是类似的,不同种类的鸟直接继承Bird类即可。从这里可以看出,继承是一个 "是不是"的关系,而 接口 实现则是 "有没有"的关系。如果一个类继承了某个抽象类,则子类必定是抽象类的种类,而接口实现则是有没有、具备不具备的关系,比如鸟是否能飞(或者是否具备飞行这个特点),能飞行则可以实现这个接口,不能飞行就不实现这个接口。

      2)设计层面不同,抽象类作为很多子类的父类,它是一种模板式设计。而接口是一种行为规范,它是一种辐射式设计。什么是模板式设计?最简单例子,大家都用过ppt里面的模板,如果用模板A设计了ppt B和ppt C,ppt B和ppt C公共的部分就是模板A了,如果它们的公共部分需要改动,则只需要改动模板A就可以了,不需要重新对ppt B和ppt C进行改动。而辐射式设计,比如某个电梯都装了某种报警器,一旦要更新报警器,就必须全部更新。也就是说对于抽象类,如果需要添加新的方法,可以直接在抽象类中添加具体的实现,子类可以不进行变更;而对于接口则不行,如果接口进行了变更,则所有实现这个接口的类都必须进行相应的改动。

     下面看一个网上流传最广泛的例子:门和警报的例子:门都有open( )和close( )两个动作,此时我们可以定义通过抽象类和接口来定义这个抽象概念:

    1
    2
    3
    4
    abstract class Door {
        public abstract void open();
        public abstract void close();
    }

      或者

    1
    2
    3
    4
    interface Door {
        public abstract void open();
        public abstract void close();
    }

      但是现在如果我们需要门具有报警alarm( )的功能,那么该如何实现?下面提供两种思路:

      1)将这三个功能都放在抽象类里面,但是这样一来所有继承于这个抽象类的子类都具备了报警功能,但是有的门并不一定具备报警功能;

      2)将这三个功能都放在接口里面,需要用到报警功能的类就需要实现这个接口中的open( )和close( ),也许这个类根本就不具备open( )和close( )这两个功能,比如火灾报警器。

      从这里可以看出, Door的open() 、close()和alarm()根本就属于两个不同范畴内的行为,open()和close()属于门本身固有的行为特性,而alarm()属于延伸的附加行为。因此最好的解决办法是单独将报警设计为一个接口,包含alarm()行为,Door设计为单独的一个抽象类,包含open和close两种行为。再设计一个报警门继承Door类和实现Alarm接口。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interface Alram {
        void alarm();
    }
     
    abstract class Door {
        void open();
        void close();
    }
     
    class AlarmDoor extends Door implements Alarm {
        void oepn() {
          //....
        }
        void close() {
          //....
        }
        void alarm() {
          //....
        }
    }
  • 相关阅读:
    电子海图开发一百篇第五十五篇-电子江图传输规范 数据模型
    天气可视化,海浪,温度图层的绘制,温度热力图的可视化
    全球潮汐数据API使用方法,潮汐数据查询
    海洋气象数据可视化,以流场的方式显示风场图,海洋气象API使用
    g++ 编译module失败
    编译gcc error-*** LIBRARY_PATH shouldn‘t contain the current directory when *** building gcc.
    windows两种自启动的区别
    windows多线程加锁
    windows server 2012不显示此电脑
    pthread_cond_wait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suixue/p/5778702.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