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精读教材《现代软件工程—构建之法》第1章 概论(整理本章中出现的计算机专业术语)
1,三大等式:
软件=程序+软件工程(质量)
程序=数据结构+算法(基本功)
软件企业=软件+商业模式(成败)
2,五大软件开发难题:
复杂性
不可见性
易变性
服从性
非连续性
3,两大不同:
计算机科学:和学科间联系大 偏理论
软件工程:和人联系大 偏应用
4,Bug:软件的行为和用户的期待值不一样
5,其他术语:
软件流程(预期发布)
软件架构
软件设计与实习(程序理解 处理异常)
软件测试
软件维护(可以维护和继续发展:对用户需求的分析有详细的文档说明;对将来发展的分析和计划;主要功能的设计文档说明...)
商业模式(用户体验)
职业道德规范(用户利益)
6,【足够好】
二、教材P18-2(与其说是列出问题不如说是列出观感)
1,粗略看了一下本书所讲,感觉与往日所学有所似又有所别。
2,对如何做一个足够好的软件的科学流程有了更为清晰的认知。
3,对以往一些对于做一个软件的步骤和方法有了新的反思和考虑,对相关行为有了更好的处理方式和思维概念。
4,暂时对于书中相关概念都处于一种似懂非懂的状态,无法具体细致的说出疑惑,但对相关知识又没有明确的认知和体会,希望能后续的学习中取得新的理解和进步。
三、教材P18-3
我手机中的软件分类:
1,工具软件:多为装机自带的,日历,时钟,天气,运动健康(bug:运动健康有时会出现初始化,不计步情况),星空地图等
使用原因:生活所需,装机自带好兼容,页面简洁。
2,学习软件:一起考老师,沪江开心词场,voa慢速英语等
原因:需要学习,觉得能得到提升,在众多学习软件中比较顺手。
3,娱乐软件:网易云音乐,哔哩哔哩等
原因:使用感良好,舒缓心情。
4,社交软件:电话,短信,qq(盈利方式:充值会员,使用流量,推广广告等),微信等
原因:社交需求,用户广泛
软件总结:
1, 开发者说服我的方式(原因):符合我的实际使用需求。符合我对软件的审美需求。
目标分析:基础都是盈利,再往上可能会有公益等精神需求。不一定是直接赚取现金,也可能是寻求用户对品牌的信赖,间接赚取现金。
2,软件来源:大多通过应用商店网页下载,一部分属于手机品牌自带。
使用时间:现在用的久的软件大多从大一开始使用。
使用感觉:大多感觉使用感良好。
3,处理bug:用户反馈,上线补丁新版本。
更新版本:应用商店,官方网站。
4,竞争分析:品牌效应,界面舒适度,资源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