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地址:https://blog.csdn.net/hudashi/article/details/7709413
Posix线程中的线程属性pthread_attr_t主要包括scope属性、detach属性、堆栈地址、堆栈大小、优先级。在pthread_create中,把第二个参数设置为NULL的话,将采用默认的属性配置。
pthread_attr_t的主要属性的意义如下:
__detachstate,表示新线程是否与进程中其他线程脱离同步, 如果设置为PTHREAD_CREATE_DETACHED 则新线程不能用pthread_join()来同步,且在退出时自行释放所占用的资源。缺省为PTHREAD_CREATE_JOINABLE状态。这个属性也可以在线程创建并运行以后用pthread_detach()来设置,而一旦设置为PTHREAD_CREATE_DETACH状态(不论是创建时设置还是运行时设置)则不能再恢复到PTHREAD_CREATE_JOINABLE状态。
__schedpolicy,表示新线程的调度策略,主要包括SCHED_OTHER(正常、非实时)、SCHED_RR(实时、轮转法)和SCHED_FIFO(实时、先入先出)三种,缺省为SCHED_OTHER,后两种调度策略仅对超级用户有效。运行时可以用过pthread_setschedparam()来改变。
__schedparam,一个struct sched_param结构,目前仅有一个sched_priority整型变量表示线程的运行优先级。这个参数仅当调度策略为实时(即SCHED_RR或SCHED_FIFO)时才有效,并可以在运行时通过pthread_setschedparam()函数来改变,缺省为0。
__inheritsched,有两种值可供选择:PTHREAD_EXPLICIT_SCHED和PTHREAD_INHERIT_SCHED,前者表示新线程使用显式指定调度策略和调度参数(即attr中的值),而后者表示继承调用者线程的值。缺省为PTHREAD_EXPLICIT_SCHED。
__scope,表示线程间竞争CPU的范围,也就是说线程优先级的有效范围。POSIX的标准中定义了两个值:PTHREAD_SCOPE_SYSTEM和PTHREAD_SCOPE_PROCESS,前者表示与系统中所有线程一起竞争CPU时间,后者表示仅与同进程中的线程竞争CPU。目前LinuxThreads仅实现了PTHREAD_SCOPE_SYSTEM一值。
为了设置这些属性,POSIX定义了一系列属性设置函数,包括pthread_attr_init()、pthread_attr_destroy()和与各个属性相关的pthread_attr_getXXX/pthread_attr_setXXX函数。
在设置线程属性 pthread_attr_t 之前,通常先调用pthread_attr_init来初始化,之后来调用相应的属性设置函数。
主要的函数如下:
1、pthread_attr_init
功能: 对线程属性变量的初始化。
头文件: <pthread.h>
函数原型: int pthread_attr_init (pthread_attr_t* attr);
函数传入值:attr:线程属性。
函数返回值:成功: 0
失败: -1
2、pthread_attr_setscope
功能: 设置线程 __scope 属性。scope属性表示线程间竞争CPU的范围,也就是说线程优先级的有效范围。POSIX的标准中定义了两个值:PTHREAD_SCOPE_SYSTEM和PTHREAD_SCOPE_PROCESS,前者表示与系统中所有线程一起竞争CPU时间,后者表示仅与同进程中的线程竞争CPU。默认为PTHREAD_SCOPE_PROCESS。目前LinuxThreads仅实现了PTHREAD_SCOPE_SYSTEM一值。
头文件: <pthread.h>
函数原型: int pthread_attr_setscope (pthread_attr_t* attr, int scope);
函数传入值:attr: 线程属性。
scope:PTHREAD_SCOPE_SYSTEM,表示与系统中所有线程一起竞争CPU时间,
PTHREAD_SCOPE_PROCESS,表示仅与同进程中的线程竞争CPU
函数返回值得:同1。
3、pthread_attr_setdetachstate
功能: 设置线程detachstate属性。该表示新线程是否与进程中其他线程脱离同步,如果设置为PTHREAD_CREATE_DETACHED则新线程不能用pthread_join()来同步,且在退出时自行释放所占用的资源。缺省为PTHREAD_CREATE_JOINABLE状态。这个属性也可以在线程创建并运行以后用pthread_detach()来设置,而一旦设置为PTHREAD_CREATE_DETACH状态(不论是创建时设置还是运行时设置)则不能再恢复到PTHREAD_CREATE_JOINABLE状态。
头文件: <phread.h>
函数原型: int pthread_attr_setdetachstate (pthread_attr_t* attr, int detachstate);
函数传入值:attr:线程属性。
detachstate:PTHREAD_CREATE_DETACHED,不能用pthread_join()来同步,且在退出时自行释放所占用的资源
PTHREAD_CREATE_JOINABLE,能用pthread_join()来同步
函数返回值得:同1。
4、pthread_attr_setschedparam
功能: 设置线程schedparam属性,即调用的优先级。
头文件: <pthread.h>
函数原型: int pthread_attr_setschedparam (pthread_attr_t* attr, struct sched_param* param);
函数传入值:attr:线程属性。
param:线程优先级。一个struct sched_param结构,目前仅有一个sched_priority整型变量表示线程的运行优先级。这个参数仅当调度策略为实时(即SCHED_RR或SCHED_FIFO)时才有效,并可以在运行时通过pthread_setschedparam()函数来改变,缺省为0
函数返回值:同1。
5、pthread_attr_getschedparam
功能: 得到线程优先级。
头文件: <pthread.h>
函数原型: int pthread_attr_getschedparam (pthread_attr_t* attr, struct sched_param* param);
函数传入值:attr:线程属性;
param:线程优先级;
函数返回值:同1。
示例1:
#include <stdlib.h>
#include <stdio.h>
#include <errno.h>
#include <pthread.h>
static void pthread_func_1 (void);
static void pthread_func_2 (void);
int main (int argc, char** argv)
{
pthread_t pt_1 = 0;
pthread_t pt_2 = 0;
pthread_attr_t atrr = {0};
int ret = 0;
/*初始化属性线程属性*/
pthread_attr_init (&attr);
pthread_attr_setscope (&attr, PTHREAD_SCOPE_SYSTEM);
pthread_attr_setdetachstate (&attr, PTHREAD_CREATE_DETACHED);
ret = pthread_create (&pt_1, &attr, pthread_func_1, NULL);
if (ret != 0)
{
perror ("pthread_1_create");
}
ret = pthread_create (&pt_2, NULL, pthread_func_2, NULL);
if (ret != 0)
{
perror ("pthread_2_create");
}
pthread_join (pt_2, NULL);
return 0;
}
static void pthread_func_1 (void)
{
int i = 0;
for (; i < 6; i++)
{
printf ("This is pthread_1.
");
if (i == 2)
{
pthread_exit (0);
}
}
return;
}
static void pthread_func_2 (void)
{
int i = 0;
for (; i < 3; i ++)
{
printf ("This is pthread_2.
");
}
return;
}
从上面事例中,可以得到这么一个结果,就是线程一的线程函数一结束就自动释放资源,线程二就得等到pthread_join来释放系统资源。
函数pthread_join用来等待一个线程的结束。函数原型为:
extern int pthread_join __P ((pthread_t __th, void **__thread_return));
第一个参数为被等待的线程标识符,第二个参数为一个用户定义的指针,它可以用来存储被等待线程的返回值。这个函数是一个线程阻塞的函数,调用它的线程将一直等待到被等待的线程结束为止,当函数返回时,被等待线程的资源被收回。一个线程的结束有两种途径,一种是象我们上面的例子一样,函数结束了,调用它的线程也就结束了;
另一种方式是通过函数pthread_exit来实现。它的函数原型为:
extern void pthread_exit __P ((void *__retval)) __attribute__ ((__noreturn__));
唯一的参数是函数的返回代码,只要pthread_exit中的参数retval不是NULL,这个值将被传递给 thread_return。最后要说明的是,一个线程不能被多个线程等待,否则第一个接收到信号的线程成功返回,其余调用pthread_join的线程则返回错误代码ESRCH。
上面说的有点乱,看不懂的看这里:
pthread_join用于等待一个线程的结束,也就是主线程中要是加了这段代码,就会在加代码的位置卡主,直到这个线程执行完毕才往下走。
pthread_exit用于强制退出一个线程(非执行完毕退出),一般用于线程内部。
结合用法:
一般都是pthread_exit在线程内退出,然后返回一个值。这个时候就跳到主线程的pthread_join了(因为一直在等你结束),这个返回值会直接送到pthread_join,实现了主与分线程的通信。
注意事项:
这个线程退出的返回值的格式是void*,无论是什么格式都要强转成void*才能返回出来主线程(pthread_exit((void*)tmp);),而这个时候pthread_join就去接这个值,我们传进去一个void*的地址也就是&(void*),传地址进去接值是接口类函数常用的做法,有同样效果的做法是引用&,但是这个做法一来值容易被误改,二来不规范,所以定义一个类型然后把地址传进去修改value。回到题目,这里返回的void*是一个指针类型,必须强转成对应的指针才能用。
---------------------
版权声明:本文为CSDN博主「modiziri」的原创文章,遵循CC 4.0 by-sa版权协议,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blog.csdn.net/modiziri/article/details/419615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