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设计模式

    装饰器模式(Decorator Pattern)允许向一个现有的对象添加新的功能,同时又不改变其结构。这种类型的设计模式属于结构型模式,它是作为现有的类的一个包装。
    这种模式创建了一个装饰类,用来包装原有的类,并在保持类方法签名完整性的前提下,提供了额外的功能。
    我通过下面的实例来演示装饰器模式的用法。

    介绍
    意图:动态地给一个对象添加一些额外的职责。就增加功能来说,装饰器模式相比生成子类更为灵活。

    主要解决:一般的,我们为了扩展一个类经常使用继承方式实现,由于继承为类引入静态特征,并且随着扩展功能的增多,子类会很膨胀。

    何时使用:在不想增加很多子类的情况下扩展类。

    如何解决:将具体功能职责划分,同时继承装饰者模式。

    关键代码:

    定义一只猫的接口:

    public interface ICat {
        void say();
    }

    接口的实现:

    public class CatComponent implements ICat {
        @Override
        public void say() {
            System.out.println("我是一只猫,喵喵喵喵。");
        }
    }

    装饰器:当你想给猫添加不同的颜色,于是定义一个修饰器

    public abstract class CatDecorator implements ICat {
    
        protected ICat iCat;
    
        public CatDecorator(ICat iCat) {
            this.iCat = iCat;
        }
    }

    定义一个修饰器实现:

    public class CatDecoratorComponent extends CatDecorator {
    
        public CatDecoratorComponent(ICat iCat) {
            super(iCat);
        }
    
        @Override
        public void say() {
            System.out.println("嘻嘻嘻,装饰一下~~~");
            iCat.say();
            System.out.println("完成~~~");
        }
    }

    调用测试:

    public class CatDecoratorComponentTest {
        @Test
        public void test0(){
            ICat iCat=new CatComponent();
            CatDecorator catDecorator=new CatDecoratorComponent(iCat);
            catDecorator.say();
        }
    }

    输出:

    嘻嘻嘻,装饰一下~~~
    我是一只猫,喵喵喵喵。
    完成~~~

    装饰器和代理模式的区别

    对装饰器模式来说,装饰者(Decorator)和被装饰者(Decoratee)都实现一个接口。对代理模式来说,代理类(Proxy Class)和真实处理的类(Real Class)都实现同一个接口。

    此外,不论我们使用哪一个模式,都可以很容易地在真实对象的方法前面或者后面加上自定义的方法。

    在上面的例子中,装饰器模式是使用的调用者从外部传入的被装饰对象(coffee),调用者只想要你把他给你的对象装饰(加强)一下

    而代理模式使用的是代理对象在自己的构造方法里面new的一个被代理的对象,不是调用者传入的。调用者不知道你找了其他人,他也不关心这些事,只要你把事情做对了即可。

    装饰器模式关注于在一个对象上动态地添加方法,而代理模式关注于控制对对象的访问。换句话说,用代理模式,代理类可以对它的客户隐藏一个对象的具体信息。

    因此当使用代理模式的时候,我们常常在一个代理类中创建一个对象的实例;当使用装饰器模式的时候,我们通常的做法是将原始对象作为一个参数传给装饰器的构造器。

    装饰器模式和代理模式的使用场景不一样,比如IO流使用的是装饰者模式,可以层层增加功能。而代理模式则一般是用于增加特殊的功能,有些动态代理不支持多层嵌套。

    代理和装饰其实从另一个角度更容易去理解两个模式的区别:代理更多的是强调对对象的访问控制,比如说,访问A对象的查询功能时,

    访问B对象的更新功能时,访问C对象的删除功能时,都需要判断对象是否登陆,那么我需要将判断用户是否登陆的功能抽提出来,并对A对象、B对象和C对象进行代理,

    使访问它们时都需要去判断用户是否登陆,简单地说就是将某个控制访问权限应用到多个对象上;而装饰器更多的强调给对象加强功能,比如说要给只会唱歌的A对象添加跳舞功能,

    添加说唱功能等,简单地说就是将多个功能附加在一个对象上。

    所以,代理模式注重的是对对象的某一功能的流程把控和辅助,它可以控制对象做某些事,重心是为了借用对象的功能完成某一流程,而非对象功能如何。

    而装饰模式注重的是对对象功能的扩展,不关心外界如何调用,只注重对对象功能加强,装饰后还是对象本身。

    总结

    对于代理类,如何调用对象的某一功能是思考重点,而不需要兼顾对象的所有功能;对于装饰类,如何扩展对象的某一功能是思考重点,同时也需要兼顾对象的其他功能,因为再怎么装饰,本质也是对象本身,要担负起对象应有的职责,被装饰者的职责一旦增加,作为装饰类也需要有相应的扩展,必然会造成编码的负担。

    设计模式本身是为了提升代码的可扩展性,灵活应用即可,不必生搬硬套,非要分出个所以然来,装饰器模式和代理模式的区别也是如此。

  • 相关阅读:
    sass 基本语法
    ruby gem的安装步骤
    sass 安装与各种命令
    《转》阿里负责人揭秘面试潜规则
    Json数组基础知识
    Json序列化与反序列化
    《转》请放下你的无效社交
    Perfmon
    C# 连接SQL Server数据库的几种方式--server+data source等方式
    C#三种字符串拼接方法的效率对比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wwj1992/p/13072170.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