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理财课堂日记第6天

    人生是场长跑,你是同学中的哪一个?

    要知道,高中时候,大家的世界观人生观基本上已经形成了,但是高中时候成绩好的,过了20年来看,未必是事业上最成功的

    我这里举四个人的例子:

    A男,我最好的朋友,大学毕业就进入设计院,作为他们系最好的学生被某建筑设计院看中。

    他当年没考上研究生竟然也是他的运气,因为和他同届考上研究生的人毕业后成为他的下属的下属。37岁当上设计院院长,成为该设计院最年轻院长。

    现在呢?现在他每天的工作就是劝手下人辞职,去年他们设计院有150人,现在只有60人了。

    据他估计,等到他把这些人全部砍掉之后,领导就要砍掉他了。他还有12年的房贷要还,基本上没有积蓄。

    B男,也是我最好的朋友,高三直升复旦数学系,硕博连读。数学系博士毕业,进入四大会计师事务所,36岁成为高级经理Senior Manager。

    当时刚刚进入会计事务所的时候,年薪就30万了。现在年薪接近百万。五年前在上海市中心老西门买房,320平米,1200万的房子。他是一个纯理工男,但是要成为合伙人,必须要出去谈生意,有指标的。

    他去年年中开始无薪休假,在家休养,因为得了轻度抑郁。后来因为房贷和家庭的压力,今年年初又开始上班了,现在估计还有1000多万的房贷要还。

    C男,交大硕士毕业,进入全球顶尖的咨询公司,一干就是20年。

    这次同学聚会,老的我们几乎都不认识了。现在还奋战在咨询行业第一线,显然不太得志,所以一直郁郁寡欢。

    D男,他的经历最好玩了。交大本科毕业,放弃研究生机会,进入IBM做销售,当时被我的几位同学鄙夷说吃青春饭。

    后来因为和IBM另一个女员工好上了并结婚,不得不从IBM辞职,跳槽到HP。7年前,被人底薪挖到一个信息安全公司,一步步从高层做到了CEO。

    这里要说的是D男,他从2003年开始,当时大家手里有点积蓄的都开始买房了。

    A男、B男和C男都买了一套三室两厅的房子,因为当时房价不贵,他们收入又高。D男却花了同样的钱,买了两套房子,一个两室一厅,一个一室一厅。

    各个阶段,他们几个各领风骚:

    1.大学阶段 - C男最风光,因为成绩最好
    2.大学毕业后 - A男最风光,因为一进设计院就被委以重任,刚刚签约就被派出去面试别人。工资也远远比别人要高。
    3.大学毕业后五年到10年 - B男风光期来了,因为他毕业比别人晚,但是一进四大工资就高出很多
    4.大学毕业后10年 - D男一步步赶上并超过以上三位了。

    从上面这么一个萝莉啰嗦的故事,我想说明什么呢?

    1. 人生是一个长跑,不到最后你不知道谁赢谁输的。
      2、短期内靠高负债你有可能很风光,但最后还是要付出代价的
      3、决定一个人成功与否的,不是你的学历,不是你的工作,不是你的关系,而是你的思维。这是我深切的感受到的

    A男和B男,属于始终没有这个思维的。他们都是我最好的朋友,我也试图和他们去说过,但是结果就...,反正差点吵起来吧,哈哈。

    但是D男却很清楚一些人生财富的哲理,比如:
    1、延迟满足,宁愿住小房子,不要摆阔
    2、房产是投资,而不仅仅是炫耀或者享受用的
    3、别人恐慌的时候要贪婪。

    D男还有一些很有意思的投资,比如他自己做过风投,投过一两家创业公司,可惜没成功,但是他也及时收手。

    他还投资过私募基金,我给A、B、D三个都布道过我的私募,A没钱,B怕风险(他的P2P上刚刚吃过亏),D准备把其他私募的钱取出来投到我这里。

    他明白分散投资的理念,上次和我咨询,我们把他的资产理了一遍,发觉他的房产太多了,而股权类的比较少。所以他决定要重新分配财产。

    所以最后我感叹说,他的成功,不是偶然的。
    顺便说一下,A、B、D的三个人的买车经历:

    1. A先是买了一辆北京吉普,用来泡妞。后来又换成了斯柯达。
    2. B先是买了一辆标致307,后来换成奥迪A4,今年又换成宝马X5
    3. D先是买了一辆标致307,一直开到现在

    最后,总结一下,人生的财富终值取决于你是否有投资的理念,和你的收入等有一点关系,但关系不大。

    各位来长投学习的,在我看来,只要别走上歪路,不要想着一步登天的超越你的同学,不出5年10年必将超过同龄人。
    班班拆读:
    这篇文章是长投网创始人小熊老师参加了一场同学会后的真实感悟。

    首先,我个人认为ABCD四个人对待财富的不同态度造成了他们当下的不同情况。

    财富是用来消费,还是用来升值?是提前花掉未来的钱,还是用已有的钱去投资从而为未来做好打算?

    看看ABCD的人生,我们问问自己,是谁?像谁?又想成为谁呢?

    决定一个人成功与否的,不是你的学历,不是你的工作,不是你的关系,而是你的思维!

    看ABC 某个时段内有可能很风光,但是谁才是笑到最后的人呢??

    或许我们一直默默无闻,从未风光过,但是记住这场长跑才刚刚开始!我们也有机会像D一样实现弯道超车!

    因为是长跑,所以要有打持久战的气度,徐图之的耐心和弯道超车的信心!

    认清资产和负债

    富人的第一个秘密:善用借来的钱,不讨厌负债。

    穷人讨厌负债,尤其是我们父母那一辈,因为过惯了苦日子,能不欠别人的钱就尽量不欠。
    其实负债没有想象中那么令人讨厌。我们今天学到了恒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负债是我们资产的一部分。从上面的公式可以看出,如果把负债去掉,相当于让我们的资产也跟着减少了。反之,一个人的负债增加了,资产也会跟着增加。当然,我们要辩证的看,且看班班后面继续说哦
    吴晓波曾经提过一个“货币的杠杆效应”,意思就是用负债来撬动更多的钱,放大自己的财富。善用负债,对我们是有好处的。
    还有一种负债方式,就是手机的借贷平台,比如花呗,微粒贷,京东白条等。大部分人有一种心理,就是急于把这部分负债偿还掉。
    比如在花呗上欠了1000块,本来可以分12期还完,但这个月刚发了工资,就赶紧一次性把这1000块全部还上,不然心里总感觉有个缺口,不踏实。
    这其实还是排斥负债的思维方式。负债是我们资产的一部分,提前消灭了负债,相当于提前砍掉了我们的一部分资产,对我们是不利的。
    《小狗钱钱》里面有个观点:应当尽可能少地偿还贷款,也就是分期付款。分期付款的额度越低,我们手里剩下的钱就越多,可支配的资产也就变得越多。
    总结一下:第一,增加负债也会同时增加资产,所以负债并不讨厌;第二,已经产生的负债不必急着一次还清,每次尽可能少地偿还贷款。
    资产负债率=总负债/总资产
    一般情况下,资产负债率超过50%,也就是说你的资产中有一半以上是负债,那就说明欠的太多了,负债爆表了,你的资产负债情况有危险了。

    富人的第二个秘密:增加被动收入,储蓄养鹅。

    如果把我们的财富比作一个蓄水池,我们希望池子里的水越来越多,有两种办法很容易想到:一种是增加进水量;另一种是减少排水量。
    这就是开源节流的道理,一边增加收入,一边减少支出。
    先来看富人如何增加收入。
    我们常常说的工资,是我们的主动收入。而富人的股息收入,债券利息,房地产租金等带来的现金流就是被动收入。当我们的被动收入能够覆盖掉支出的时候,我们就实现了“财务自由”。
    100元也可以理财!理财投资任何人都可以做,不是有钱才可以理财,而是理财才会有钱!
    我们来看一下,100块在10%的复利作用下,20年后有多少?答案是75603元。

    我们需要做的事情是:
    1、学习理财技能,为自己不断积累资产!
    2、趁年轻有精力多学习理财知识,并尝试各种理财产品,找到适合自己的理财品种,多学习多实践,用较低的试错成本换回正确的投资技能和过硬的投资心态。
    说完增加收入,我们再来看如何减少支出。
    举个栗子,有的同学喜欢没事买个冰淇淋,买杯奶茶改善一下生活,但其实,冰淇淋、奶茶、零食这些东西,有一个专业名词叫:“拿铁因子”,这些消费,会悄咪咪地拿走你的钱。
    什么是拿铁因子呢?这个词是由一位叫大卫·巴赫的金融顾问提出的,源于一个故事:一对夫妻,每天早上必定要喝一杯拿铁咖啡,看似很小的花费,30年累积算下来花钱竟达到了70万元。
    你可以计算一下,如果你喜欢吃零食,每个星期吃几顿、花多少钱,一年要多少钱,连续几年下来,就是一笔不小的费用。
    那有的同学可能会问了:难道我就要苦哈哈地委屈自己,就不能改善一下伙食吗?
    当然可以,在班班看来,首先你要对自己的花费心里有数,而具体实用的方法,就是记账,如果实在懒,就直接翻翻你的消费账单(现在都是电子账单比较多,支付宝,微信,加一下就好了);
    其次,你可以在有被动收入的基础上,去改善生活,同时不影响你财富的增值,这有一个经济学支撑的方法,就是你要懂得区分:“必要”、“需要”和“想要”。
    这么说吧!必要,是你不花会死的,比如,你不喝水会死,不付房租也算是会死,你总不能睡大街吧?
    需要,就是可以在必要之上,稍微改善生活质量的,比如,喝牛奶,补充一些营养呀!或者,每天吃个水果,补充一下维生素,美容养颜之类的。
    而“想要”的东西,更多是欲望的写照,比如,我要买的名牌手表(女生们的名牌包包),除了满足虚荣心之外,对我的工作没有任何帮助,我又不跑外勤,不用见客户,就算上班背个麻布袋子,都没有人管我。
    如果你实在搞不清你的需求和欲望。这里有个简单粗暴的口诀,买东西之前扪心自问:
    1:这个不买会死吗?
    2:以后买会死吗?
    3:买个便宜的会死吗?
    如果答案都是“否”,那么这个就是属于欲望消费。开始可能会觉得困难,不过一旦你开始控制,你会形成习惯,渐渐地你会发现,赚钱可比花钱有意思得多!
    消费的时候要分清必要、需要和想要。合理分配欲望,消费要控制在“必要”和“需要”之间,从而更好的分配好自己的资金。
    节省下来的钱,就可以用来“养鹅”了。不论你的工资是多少,你想要存钱,总是能存下来的。曾经有一个储蓄的方法,说的是你工资的10%,是你能不能实现财富自由的关键。意思就是,如果你能坚持每月至少存10%的工资用来理财,那么长此以往,你就能积累一笔不小的财富。

    富人的第三个秘密:投资自己。

    赚钱很难,花钱谁都会,但是,你不一定真的会花钱,穷人和富人的差别就是,穷人只在看得见的地方花钱。比如买个漂亮衣服,买个漂亮包包。这也没错,因为如果你预算不足,那你只能就把钱花在明面上,向别人证明你过的很好。买了大衣,包包,朋友们会说:哇!你这衣服很贵吧?然后个人的虚荣心得到了空前的满足!然后今天就很开心,这一天走路都是飘着的。
    如果是花钱投资自己呢,比如你学了投资理财的课程。谁知道你在干什么?谁知道你花钱了?而且这种内在的投资给你带来的收益不是立即可以显现的,不是立马可以获得成就感的,所以有人会选择逃避此类事件!
    这就是穷人经常干的事情。穷人总是盯着眼前的一点小利益,做决策的时候永远希望立马获得回报。
    回过头去想一想,我们过去买了那么多漂亮衣服,包包,也被人称赞过很多次,但是最后呢,与我们生活的改善有什么帮助呢?这样真的有助于个人成长吗?
    事实的真相是:正是因为这样的行为导致我们自己堵死了自己的赚钱途径!我们把钱花在不能持续产生价值的事情上,我们不投资自己,自己的赚钱能力就很难得到提升,收入的增加也就变得很困难!
    比如《欢乐颂》里面的樊胜美,她年过30,只拥有一堆看似光鲜亮丽的衣服!关键时刻,有啥用?!
    世界上没有只赚不亏的投资,如果有的话,那一定是投资自己,自己才是最值得投资的,因为你的价值会越来越大。其实有钱人都特别舍得为自己的未来花钱,我们虽然现在不一定有钱,但可以学习这种思维!

    因此,班班最后给大家一点诚恳的建议:
    1、先储蓄,再消费,先从储蓄10%的月收入开始,生活质量不会下降很明显,同时比较容易坚持;
    2、投资自己,提升个人技能,自我增值才是最好的投资;
    3、对于零基础同学来说,可以先培养投资和理财的理念,再了解各种投资品,然后再进一步学习,之后再去完善好家庭的资产配置。
    这也就是在开营热身周的时候,班班一直跟大家强调的,咱们班90%都是小白零基础
    4、在后面的课程中,有专门讲基金,买基金的课,首先得挑个好的,再配合一点小策略,就可以达到理想的收益。
    5、还有一课专门讲股票,股票没有大家想的那么可怕,在你的认知不足之前,你所有的判断可能都只是凭感觉,世间万事皆有可循之处,了解过后,我们才不至于妄下定论。
    大家能来学习,都是明智之人,人生这场长跑,谁笑到最后或许你还不清楚。因为人生的财富终值取决于你是否有投资的理念,和你的收入等有一点关系,但关系不大。
    只要别走上歪路,不要想着一步登天地超越别人,不出5年10年必将超越同龄人,这个,班班也可以肯定的告诉大家.
    以上,就是今天分享的全部内容了。

    Day6 感想

    关于负债,总觉得要马上还掉,可是一还完又没钱,过得紧巴巴,想象力都被限制了。当然负债也不能太高。而是要利用负债去赚钱。所以,信用卡,花呗还是要备着的。一个朋友做业务的,每个月客户给他的钱他都拿去买基金,一个月也能赚好几百块上千,自己则是用花呗信用卡消费。这就是用钱生钱。
    关于消费,要规划,要记录,要分析,买之前问一下是否必要,需要还是想要,权衡一下有些欲望是否非得满足?不能只想着享受当下,而忽略了长远考虑。定投是个好东西, 每次投了十几天又拿出来提前还花呗和信用卡,因为不想“欠”着。

  • 相关阅读:
    1.4.2.3. SETUP(Core Data 应用程序实践指南)
    1.4.2.2. PATHS(Core Data 应用程序实践指南)
    1.4.2.1. FILES(Core Data 应用程序实践指南)
    1.4.2. 实现 Core Data Helper 类(Core Data 应用程序实践指南)
    1.4.1. Core Data Helper 简介(Core Data 应用程序实践指南)
    1.4. 为现有的应用程序添加 Core Data 支持(Core Data 应用程序实践指南)
    1.3.2. App Icon 和 Launch Image(Core Data 应用程序实践指南)
    1.3.1. 新建Xcode项目并设置故事板(Core Data 应用程序实践指南)
    php验证邮箱是否合法
    如何使js函数异步执行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xiaozhuangAna/p/10486752.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