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ukankan      html  css  js  c++  java
  • 服务器端负载均衡和客户端负载均衡的区别

    服务器端负载均衡:例如Nginx,通过Nginx进行负载均衡,先发送请求,然后通过负载均衡算法,在多个服务器之间选择一个进行访问;即在服务器端再进行负载均衡算法分配。

    负载均衡是我们处理高并发、缓解网络压力和进行服务端扩容的重要手段之一,但是一般情况下我们所说的负载均衡通常都是指服务端负载均衡,服务端负载均衡又分为两种,一种是硬件负载均衡,还有一种是软件负载均衡。

    硬件负载均衡主要通过在服务器节点之间安装专门用于负载均衡的设备,常见的如F5。

    软件负载均衡则主要是在服务器上安装一些具有负载均衡功能的软件来完成请求分发进而实现负载均衡,常见的就是Nginx。

    无论是硬件负载均衡还是软件负载均衡,它的工作原理都不外乎下面这张图:


     

    客户端负载均衡:例如spring cloud中的ribbon,客户端会有一个服务器地址列表,在发送请求前通过负载均衡算法选择一个服务器,然后进行访问,这是客户端负载均衡;即在客户端就进行负载均衡算法分配。

    Ribbo是一个基于HTTP和TCP的客户端负载均衡器,当我们将Ribbon和Eureka一起使用时,Ribbon会从Eureka注册中心去获取服务端列表,然后进行轮询访问以到达负载均衡的作用,客户端负载均衡中也需要心跳机制去维护服务端清单的有效性,当然这个过程需要配合服务注册中心一起完成

    从上面的描述我们可以看出,客户端负载均衡和服务端负载均衡最大的区别在于服务清单所存储的位置。在客户端负载均衡中,所有的客户端节点都有一份自己要访问的服务端清单,这些清单统统都是从Eureka服务注册中心获取的。

  • 相关阅读:
    点集拓扑的重要内容回顾
    Python(二):多进程与多线程
    动态规划(一):笨办法理解动态规划
    PyPI(一):pipreqs获取当前项目依赖包
    Effective python(五):内置模块
    Python(一):装饰器
    基础数学(十一):速算
    Effective python(四):元类及属性
    基础数学(十):计算与公式
    Effective python(三):类与继承
  • 原文地址:https://www.cnblogs.com/zouhong/p/12731779.html
Copyright © 2011-2022 走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