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表有单向链表、双向链表和循环链表,此篇文章只讲解单向链表,另外两种会在下一篇文章中补充,要真正理解和使用链表的话,建议三种链表结构都了解一下。
平时我们使用最多的数据结构应该是数组,很多东西都可以用数组来轻松实现,但在某些编程语言中,数组的长度是预先设定好的,想要额外添加元素或者删除元素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那么使用链表的话恰恰就解决了这些问题,对于链表来说删除或添加一个元素是非常方便的,除了数据的随机访问(可以实现但是比较麻烦,比如可以通过添加和操作索引值来实现),它几乎可以用在任何可以使用一维数组的情况中。
链表的定义
链表是由一组节点组成的集合。每个节点都使用一个对象的引用指向它的后继。指向另一
个节点的引用叫做链。
一般的链表都会额外添加一个头节点(作为辅助)和尾节点,例如下面这种样子
数组元素靠它们的位置进行引用,链表元素则是靠相互之间的关系进行引用。在上图中,我们说 bread 跟在 milk 后面,而不说 bread 是链表中的第二个元素。遍历链表,就是跟着链接,从链表的首元素一直走到尾元(但这不包含链表的头节点,头节点常常用来作为链表的接入点)。上图中另外一个值得注意的地方是,链表的尾元素指向一个 null 节点。
插入新元素:
向单向链表中插入一个节点,只需要修改它前面的节点(前驱),使其指向新加入的节点,而新加入的节点则指向原来前驱指向的节点。上图演示了如何在 eggs 后加入 cookies。
删除链表中已有元素:
从链表中删除一个元素也很简单。只需要将待删除元素的前驱节点指向待删除元素的后继节点。上图展示了从单向链表中删除Bacon。
除了插入和删除,链表还有其他一些操作,后面将给出讲解。
设计一个基于对象的链表
我们需要设计两个类,Node 类用来表示节点, LinkedList 类提供插入节点、删除节点、显示列表元素的方法,以及其他一些辅助方法。